徐徐
兒子回家看望父母時(shí),老家田里的稻子剛剛收上來,正在谷場上等待著7月太陽的曬烤。
傍晚時(shí),兒子陪父親去谷場上收稻子,父子倆合力將攤散開來的稻粒攏成一座圓錐形狀的谷堆,然后再蓋上稻草,這樣夜間的露水便無法將它們打濕了。
收完稻子后,兒子隨口感慨道:“還是自家的新米好吃呀,沒打過農(nóng)藥,米粒又糙,健康而綠色,聞起來都香,不像城里從超市買回來的米,既陳又精細(xì),吃起來沒滋沒味的,沒什么營養(yǎng)?!?/p>
“可惜的是我沒這個(gè)口福了,明天一早就得走,否則一定要等到稻粒曬干了、脫了殼、變成米、煮成飯,然后狠狠地吃上幾大碗。”兒子笑著說。
吃過晚飯后,兒子陪父母看了會兒電視,又聊了會兒天,之后便回房中休息去了──明天他還得早起,步行到十多里的山外去坐車,回到千里之外那個(gè)城里的家。
兒子睡下了,但父親卻怎么也睡不下,他對老伴說:“兒子想吃新米,俺得想法子讓他吃上?!?/p>
母親一驚,然后為難地問道:“可谷場上的稻粒還沒干,沒去殼呀。更何況,這么晚了,鎮(zhèn)上的碾米機(jī)早就停了,怎么能碾出新米來?”
“老婆子,你傻呀,難道你忘了村口的那口老舂米臼了?”父親反問道。
“你的意思是我們用它去舂新米?”母親還是有些不敢確定,“那可是我們年輕時(shí)才使的,那時(shí)沒有碾米機(jī),只能舂?!?/p>
“對,我們?nèi)ヴ┬┬旅?,給娃帶上。”父親毫不猶豫地答道。
“行,我們?nèi)ヴ?。”母親跟著應(yīng)道。
于是,在昏暗的月光下,兩位七十多歲的老人開始艱難地將那塊沉重的、廢棄了多年的舂米臼,推搬到了一個(gè)平坦的地方。然后,父親扒開谷堆,之后恨不得把眼睛都貼到地上,好將里面最大、最飽滿的一顆顆稻粒趕進(jìn)稻簍里,緊接著再將它們挑到舂米臼前。
接下來的幾個(gè)小時(shí)里,兩位老人采取最古老的方式,在蟲叮蚊咬的極差環(huán)境下,開始一棒槌一棒槌地舂米……由于稻粒沒有十足干,稻殼里還有一些濕氣,因此增加了舂米的難度──本來只需舂兩三遍就能去掉殼,現(xiàn)在則需要它們舂五六遍,效率很低,既慢又累,汗水不停地從他們身上朝下流。
但父親和母親一點(diǎn)也不覺得慢和累,他們只顧沉默地一遍遍地舂,在它們腦海里浮現(xiàn)的全是兒子吃到新米的情形……
第二天清晨,當(dāng)兒子睜開雙眼時(shí),發(fā)現(xiàn)床邊放著一個(gè)鼓鼓囊囊的蛇皮袋,正朝外散發(fā)著一股熟悉的好聞氣味,打開一看,竟然是大半袋新米。手一拎,竟有三四十斤重。
當(dāng)兒子得知這袋新米的來歷,再看到父母身上全都汗透了的衣服,以及被蚊子叮腫的外露的手臂,瞬間鼻子一酸,眼淚差點(diǎn)流了出來──他怎么也沒想到,自己隨意的一句話,竟然讓年邁的父母熬了一整夜的苦。
去車站山高路遠(yuǎn),要是換成以往,兒子無論如何都不會帶上這袋沉重的米的。但這次,他卻帶上了──他要把那袋米帶上汽車、帶上火車、帶進(jìn)自己在城里的家……因?yàn)槟遣粌H僅是一袋新米,更是兩顆深愛著自己的父母心。
那個(gè)兒子就是我。
選自《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