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到一個故事,故事雖短小,卻令我久久咂摸,反復玩味。
一名專欄作家同一個多年不見的老同學會面,喝到微醺時,兩人聊起了從前的學校生活。
老同學呷了一口酒,紅著臉說起了一個秘密。他說,那一年,同班的一個女孩,偷偷給他送過一封情書。這事兒,他沒和任何人講過。他記得,女孩把情書夾在了他數(shù)學課本的第15頁和第16頁之間。因為前一天的數(shù)學課,老師講到第14頁,而第15頁,正好是第二天要學的。
作家聽后,頓時感到一縷微風拂過心田:午后的教室,青澀的少年,書頁的油墨香味,兩個神秘的數(shù)字,顫抖的手指,以及怦怦亂跳的心,共同刻畫出一個一生難忘的畫面……
作家沒有追問“后來怎樣”,他只知道,和老同學結婚多年的妻子,并不是這個寫情書的女孩。
這件小事點亮了作家的靈感,回到家后,他便以這一校園往事為素材,寫下了一篇小說。第二天,作家將稿件投遞給一家雜志社,順便給那位老同學也轉發(fā)了一份。
不料,就在作品發(fā)表前,老同學打來了電話,說他找到了當年那本書,發(fā)現(xiàn)他之前記錯了——情書其實是夾在第14、15頁之間的,因為第15頁和第16頁是一張紙的兩面,并沒有“之間”。作家當即翻開桌上一本書查看,發(fā)現(xiàn)果然如此,當時他聽的時候也沒在意。
電話里,老同學笑著說,看來記憶還是不可靠啊。作家告訴他,其實,具體數(shù)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將這幅畫面一直記在心間。就像你一定早就忘了你上學時每次考試的分數(shù),但會永遠記得那間教室、那張課桌、那些和老師同學們相處的點滴。
歲月如織,在數(shù)不清的日子里的千萬個瞬間中,你是否也有幾幅難以抹去的畫面?同樣的,相信你在閱讀我們的故事的時候,眼前也會浮現(xiàn)出一些美好的畫面。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把這些畫面編織起來,奉獻給你,為你的記憶增添些許躍動的因子,令它鮮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