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讀往來@MATATA:曾有同學說去泰國考GRE,利用和美國的時差,考的分數能比我高出挺多的。后來聽說這件事之后,覺得自己埋頭準備考試,也是醉了。
@找水的橙先生:我相信不只是一個國家的學生,有這種留學考試作假行為。即使留學開始后,也有人利用他人造假完成考試。
中國新聞周刊編輯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國新聞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留學申請造假的調查太有意義了。以前我有個同學要出國,他成績很差,忽然托??剂?0多分,還跟我炫耀了半天。當時另外一個朋友跟我透露說,他是作弊才考了高分。他出國以后學習一直跟不上,還換了學校,后來也不知道怎么樣了?,F在我才知道,原來作弊過程是這樣的。我不明白,通過作弊出了國,聽不懂老師上課講什么,怎么畢業(yè)?(花明)
“東方之星”沉了,隨著一起沉沒長江的還有442個生命。
根據監(jiān)利縣政府統(tǒng)計的數字,到達監(jiān)利縣的記者有400名,很多記者都會為這次報道撰寫手記,手記里面應該都會包含著“第一時間奔赴現場”“熬夜”“趟水”“奮戰(zhàn)在第一線”這樣的故事。
我也不能免俗,“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深夜徒步幾公里。而行走在江堤的爛泥、水坑里時,根本沒想到這里是血吸蟲疫區(qū)。
在整個新聞報道的推進過程中,確實有一個很奇特的體驗,那就是被罵。雖然沒人點名道姓地罵我本人,但作為記者這個群體的一員,我確實也自動歸位,自動挨罵了。
朋友圈里關于沉船十大惡心標題越轉越兇,人們調侃,嬉笑,諷刺。
我自問,我們這些身在故事現場的前方記者,到底能做什么?到底該如何寫一篇克制且準確的報道?在習慣了被煽情被感動的讀者面前,我究竟應該提供一個什么樣的新聞產品?我為此深深地惶恐。我真的害怕,害怕寫出一篇被罵得狗血噴頭的稿子,也害怕被人罵做沒有人性底線。
其實,回過頭來仔細想想,我是一個記者。蓋·特立斯是這樣描述這個群體的:“大多數記者都不安分,都是喜歡偷看下流場面的人,吹毛求疵,在各種人身上和各種地方尋找瑕疵。對他們有誘惑力的不是日常生活的健全場面,而是諸如騷亂和搶劫,國家分裂和輪船遭難,銀行家流竄到里約和燒死尼姑之類的事情——榮耀是他們的追求,壯觀是他們的激情,而正規(guī),卻是他們的敵人?!?/p>
所以,想做一個職業(yè)的記者,就力爭做到職業(yè)經理人那樣,別把自己包裝得那么崇高而正義,那么勇敢而無畏,就踏踏實實地做一只“嗜血”的看門狗。也別感動于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徒步、趟水、無處睡覺這些邊角故事,要知道這都是一名職業(yè)記者完成工作所必須做的。
用職業(yè)并且專業(yè)的態(tài)度,不煽情,不偏激,克制且準確地完成一篇報道,認真履行保障公民知情權的使命,就是挺好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