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國
羊的傳說
在中國民間傳說中,羊是一位同希臘神話中的普羅米修斯一樣偉大的人物,普羅米修斯因盜天火給人間而被送上斷頭臺,而羊則因盜天上五谷種子給人間而舍身取義。
在盤古時代,人間是沒有五谷的,人類靠蔬菜、樹葉和野草為生,餓得皮包骨頭。有一年秋天,一只神羊從天宮來到人間,發(fā)現(xiàn)人類面黃肌瘦、神情萎靡,問明原因,善心大發(fā),當即許諾,下次一定給人們帶些糧種來。當時只有天宮御田里才有營養(yǎng)豐富的糧食,可是吝嗇的玉帝不愿意把糧食的美味給人類分享。神羊回到天宮后,趁半夜守護御田的天神熟睡之時,悄悄地溜進御田里,摘下五谷,含在嘴里,趁天未亮,來到人間。神羊便把種子交給人類,并交待了種植五谷的方法,又悄悄地回到天宮去了。
不料此事驚動了玉帝,命太白金星查明此事,得知后玉帝大怒,責令天官將羊神宰殺,并令人間食用其肉。
說來也怪,在宰殺神羊的地方,先是長出許多青草,又很快生出了許多羊崽,羊從此在人間傳宗接代,以吃草為生,把自己的肉、奶獻給人類,人類則出于對羊舍身送種的感激之情,每年都舉行臘祭,以示紀念。
當人類聽說玉帝要挑十二種動物為人類屬相時,便一致推舉羊為屬相之一,盡管玉帝對羊盜谷種一事耿耿于懷,但難拗人間的推崇和眾儀,只好讓四大天王把羊的名字排在生肖里的第八位。從此,人類不忘羊的恩德,又把生肖中的“馬羊虎犬”并列為“忠孝節(jié)義”的代表。
在我國古代神話中,也有不少關于羊的傳說,最為有趣的是“羊域”五羊的故事。據(jù)清代屈大均《廣東新語》卷五中記載:“周夷王時,南海有五仙人衣各一色,所騎羊亦各一色,來集楚庭。各以谷穗一莖六出,留與州人,且祝曰:‘愿此卹妳,永無饑荒。言畢騰空而去,羊化為石。”即現(xiàn)今聞名中外的廣州五羊石,并建有五仙觀,供游人瞻仰,故廣州有“羊城”和“五羊城”之稱,市徽圖案也鑲有五只羊。
羊肉的營養(yǎng)價值
民間諺語說,人參補氣,羊肉補形。中國人補身食品分為滋陰和溫陽兩大類,而羊肉則屬于溫陽類。元代“四大醫(yī)家”之一的李東垣曾說過:“羊肉,甘熱,能補血之虛,有形之物也,能補有形肌肉之氣。”冬季時節(jié)主氣是“寒”,人們自然想到具有溫中暖下,益氣補虛作用的羊肉,俗語說:“冬天一碗羊肉湯,勝過棉衣把風擋?!毖蛉饩褪球尯疁仃柕氖澄?,冬天食用羊肉不失為最佳的保健方式之一。
羊肉除脂肪含量比豬肉略低之外,其他營養(yǎng)成分都比豬肉含量高。據(jù)分析,每百克羊肉中含蛋白質11.2克,脂肪26.8克,碳水化合物0.8克,尼克酸、維生素B1、維生素B2、無機鹽等,適合各類人群食用。
羊肉味美可口,食用方法很多,紅燒、生炒、清燉,隨心所欲,還可制成許多風味獨特的佳肴。如涮羊肉、羊肉湯、羊肉面、羊羹、紅燒羊肉、羊肉粥、紅燒羊排、白切羊肉、醬羊肉、羊肉串等都是鮮美可口的席上珍品。
羊肉的藥用功能
羊肉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戰(zhàn)國時期的醫(yī)籍《素問·藏氣法時論》中云:“肺色白,宜食苦,麥羊肉杏薤皆苦。”說明古人很早就對羊肉的藥用價值有了認識?!睹t(yī)別錄》中說:羊肉“主緩中,字乳余疾,及頭腦大風汗出,虛勞寒冷,補中益氣,安心止驚?!薄夺t(yī)宗說約》也有“冬羊伏狗”之說,其意是指冬季進食羊肉最補。
羊肉:性溫味甘,能益氣補虛、溫中暖下,主治虛勞羸瘦、腰膝酸軟、畏寒怕冷、產后體虛、腹痛寒疝、中虛反胃、尿頻陽萎等癥??捎醚蛉?50克,切丁,與大米180克同煮成粥,酌加鹽,花椒調味,分3次服用。
羊肝:性涼味甘,微苦,能益血、補肝、明目,主治血虛萎黃、肝虛目暗、白內障、角膜炎、夜盲癥、視力減退等癥,熟食或蘸醋食之均可??扇⊙蚋?50克,蒼術、菊花各15克,煮熟后去藥食肝喝湯。
羊心:性溫味甘,能補心,舒郁,主治勞心膈痛、驚悸等癥??捎醚蛐?個,玉竹15克,加水共燉,吃心喝湯,治憂郁不樂、心情煩悶等癥。
羊腎:性溫味甘,能補腎虛、益精髓,主治腎虛勞損、腰背酸痛、耳聾、陽萎、尿頻等癥??扇⊙蚰I一個,加入枸杞子、黨參、肉蓯蓉各15克同煎,姜、鹽調味,去渣吃腎喝湯。
羊肚:性溫味甘,能補虛健胃,主治虛虧勞損、食欲不振、手足煩熱、尿頻盜汗等癥??捎蒙?0克切片放入羊肚中,文火燉之,吃肚喝湯,連服2~3次。
羊脛骨:性溫味甘,能補肝腎,強筋骨,健腦補血。取羊脛骨1斤,砸碎,煮1個小時,加入大棗2兩,煮至爛熟,分2~3次服用,可治貧血和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凡筋骨酸痛,腰背疼痛者,可取羊脛骨砸碎后炒黃研末,黃酒沖服有效;凡誤食異物(鐵屑等)用羊脛骨灰8克,米湯沖服,能使之從大便中排出。
羊血:性平味咸,能行血、止血、解毒、去瘀,主治產后瘀血、血閉、胎衣不下、誤食野菌中毒等癥狀,凡大小便出血者,可將羊血煮熟,趁熱以醋拌食,療效極佳。
羊睪丸(俗稱羊卵子):性溫味甘、咸,能補腎、壯陽、益精。清代王士雄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羊卵丸治遺精、陽萎、淋癥、房勞陰寒,宜煨爛食或煮粥食之,亦可與補骨脂、小茴香等研末作丸服用?!?/p>
羊角:性寒味咸,能鎮(zhèn)驚、安心、明目、平肝、益氣。主治頭暈目眩、乙型腦炎引起的高熱抽風等,可用羊角30克削片研末,煎水服用。
羊奶:性微溫味甘,能潤五臟、益精氣、滋養(yǎng)補虛,主治胃陰不足、虛勞消瘦、呃逆反胃、腸燥便秘等癥,對腎炎也有很好療效。
羊油:性溫味甘,如手足被魚刺或木屑刺入,可用羊油滴入患口,就能挑出異物;其他如五金類或玻璃刺入的小傷口,也可用羊油涂擦傷口,對止痛消炎很有療效。 【編輯: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