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興思
(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云岡礦,山西大同 037003)
以戊一22070工作面為例進行分析,戊一22070工作面位于六礦采取東翼下部,開采煤層是戊8煤層,煤層厚度是0.5~2.8 m,走向是115~126,傾向是25~36,傾斜角是8°~12°,傾斜長是160 m,走向長700 m,煤礦可開采量達到33.6萬t。直接頂是粉砂巖互層和砂質泥巖,厚度是3.6~7.0 m;偽頂是炭質泥巖,厚度為0.1~0.6 m,容易掉落;直接底是粉砂巖,厚度是3.2~8.5 m;老頂是灰白色細砂巖,厚度是1.7~4.3 m;老頂級別為二級,直接頂類別為Ⅱ類,老頂初次壓步距是20 m,周期壓步距是10~15 m,直接頂初次垮落步距是10~15 m。戊一22070工作面是一次采全高,采用設備包括SZZ一764/160橋式轉載機、JG3200-1.4/2.6掩護式液壓支架、4MG一200采煤機以及SGZ一630/220雙中鏈框架式刮板輸送機等。原設計方案和新設計方案如下。
第一,鋪金屬網。采面距離停采線12 m時開始鋪金屬網。金屬網的長是10 m,寬是1.2 m,網孔是40 ram×40 ram。第一次鋪金屬網時,將一根170 m長的鋼絲作為引繩,在擋煤板上展開金屬網,沿著傾斜方向聯網,聯網之后,再依次降架,將網和引繩放在支架前梁上,再正常聯網,一直到停采位置[1]。
第二,鋼絲繩采用25.2 mm或者22.2 mm強度的舊鋼絲繩,每根鋼絲繩長170 m,鋪到第三排網時,再依次上鋼絲繩,將鋼絲繩放在金屬網上,上下拉緊,在鋼絲繩兩端預留5 m,將其固定在兩巷頂板錨盤上,鋼絲繩的間距是0.6 m,直到停采位置。
第三,做出架空間。出架空間的高為2.0 m,寬為1.8 m,再配置200 mm×180 mm×2 600 mm的方木梁和200 mm×2 000 mm的圓木腿。
第一,頂板錨桿。錨桿長度計算公式是:L-L1+B+L2,為了保證安全,可以適當延長錨桿長度。式中:L表示錨桿外露長度,取100 mm;L1表示錨桿伸入穩(wěn)定巖層的長度,取400 mm;B表示頂板巖層的松動范圍,經計算得出,B為1 500 mm。錨桿。選擇直徑為20 mm的螺紋鋼錨桿,滿足桿尾螺紋鋼是M16,材質是A3鋼。極限強度達到380 MPa,破斷載荷是76.4 kN,屈服強度達到240 MPa,將樹脂藥包作為錨固。錨桿間排距綜合分析各種因素,并根據以往經驗,確定合理的錨桿間排距,得出間排距是750 mm×700 mm(如圖1),再考核計算各種參數。頂板巖石重量Q是17.64 kN。安全系數K計算公式是:Q/q-36/17.6-2.8。其中Q表示錨桿設計錨固力,取36 kN;q表示每根錨桿承擔的松動巖石重量;K表示安全系數。
圖1 錨網支護技術示意圖
第二,幫錨桿。由于綜采面收尾中出架空間的使用周期比較短,所以可以選擇直徑為40 mm管縫錨桿為外幫錨桿,其間排距是800 mm×800 mm,長度是1 800 mm。錨桿的錨固力是15 kN,高于煤幫側壓的14 kN。
第三,鋼絲繩和金屬網。在綜采收尾工藝中,金屬網的作用是托頂、防止破碎頂板冒落;鋼絲繩的作用是托金屬網、防止頂板冒落和金屬網損壞,當撤回綜采支架后,安上頂柱,保證其具備通風斷面。因此,在綜采收尾工藝中,按照原支護形式使用鋼絲繩和金屬網[2]。
第四,大抹角支護工藝。大抹角是綜采工作面支架撤回的轉彎通道,大抹角支護工藝使用錨網和錨桿支護,錨桿間排距和采面基本支護一致,但是由于此處斷面比較大,為了保證安全,應該在錨網支護下設置“一梁兩柱”金屬鋼梁棚子支護。
采煤設備回撤順序是:采煤機組-刮板運輸機-綜采液壓支架,直到停采線后,將采煤機停放在上缺口,切斷電源并拆掉負荷線,再拆采煤機。在拆采煤機時,正確起吊支架頂梁和錨桿。使用導鏈,再配合一些輔助工具,將頂梁和錨桿解體,并裝車移送到外面。在拆除采煤機組時,先解開刮板輸送機大鏈,切斷電源并拆掉負荷線,再拆除減速器、溜槽、電機以及擋煤板。拆除溜槽之后,在綜采工作面上鋪滑道,滑道位于支架和煤幫的中間,再撤離支架拆除滑道,并將其外運。由上可知,綜采支架回撤是綜采面回撤的最后工序,由于存在冒頂工作面,容易造成工作面無風、微風等問題,因此,需要考慮綜頂板控制問題。
第一,在做出架空間之前,應該將綜采面拉直,將支架調順,采高適中,保證初撐力達到規(guī)定的標準;第二,通過采煤機割最后三刀做出架空間,每割半刀停機,設置臨時支護后,打錨桿眼。錨桿施工工藝如下:落煤-推溜-臨時支護-打錨桿眼-安裝錨桿-鋪網-檢測錨桿質量-移動錨桿機-下一個循環(huán);第三,幫錨使用煤電鉆打眼,頂板錨桿施工工具使用ZY-24系列的雙級氣腿風鉆;第四,在打眼之前,先確定眼位,按照支架定位眼位,每個支架打眼兩行;第五,錨桿安裝工序包括插入錨桿、緊固螺母、攪拌藥卷以及裝錨固劑,保證錨桿構件、錨桿孔和藥卷的質量,將藥卷攪拌時間控制在30 s以內,保證藥卷攪拌的持續(xù)性;第六,將頂距控制在1 200 mm以內,在2小時內完成錨桿安裝工作,做好臨時支護;第七,固緊錨桿,加工力矩扳手,及時安裝錨桿,充分發(fā)揮支護效用。
保證頂錨桿固力不低于45 kN;凈寬誤差控制在150 mm以內,當末排錨桿與煤壁的距離超過350 mm時,需要補打錨桿;錨桿、托板和施工質量桿體固定,不得松動;鋪網,平整鋪網,搭接長度低于100 mm;錨桿和頂板巖面的角度大于80°;將錨桿孔深誤差控制在0~50 mm范圍內;將頂板錨桿間排距誤差控制在0~80 mm內,將幫錨桿間排距誤差控制在0~20 mm范圍內,巖壁和錨桿外端之間的距離是80 mm,誤差不能超過20 mm;幫錨桿錨固力大于15 kN[3]。
第一,頂板管理。進行錨桿支護收尾,實時觀測工作面,尤其是壓力異常和頂板破碎部位,設置錨索支護,對頂板管理實施有效控制。在拆除綜采支架、進行錨桿支護收尾時,有效避免頂板壓力大、串板收尾出現問題、頂板下沉、采面跨度大、采面冒頂等問題,減少了采面維護。同時,嚴格按照操作程序執(zhí)行,不能隨意更改潤滑時間。全面檢查機械設備,不能出現輕檢修、重進尺的問題。
第二,員工素質。加強職工培訓,科學組織勞動。各工序保質保量、按時完成,加強各工序的聯系,堅持正規(guī)循環(huán)作業(yè);最大限度進行多種工種作業(yè);加強施工管理,實施工種崗位制。在巷道快速掘進過程中,掘進司機的專業(yè)技能水平直接影響著巷道掘進質量和掘進速度,對其經濟效益影響較大。機電工的專業(yè)技能水平是機械設備能否穩(wěn)定運行的關鍵。因此,需要提高員工的素質。主要從以下方面努力:降低職工勞動強度,不斷改善作業(yè)環(huán)境;做到一次成巷,提高工程質量;保證斷面輪廓齊整,減少超挖,節(jié)約支護材料,提高巷道穩(wěn)定性;探索和創(chuàng)新大斷面巖巷快速掘進工藝和管理方法,為巷道掘進提供可靠的依據。實施專門培訓,提高職工的專業(yè)素質。
綜上所述,錨桿支護技術在綜采面收尾中的應用是錨桿支護技術的一次創(chuàng)新,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與原木棚支護工藝相比,錨桿支護技術的安全性更高。在綜采工作面收尾期間,頂板易控制,支架斷面間距??;在支架回撤期間,高度高于木棚支護,避免出現壓死支架現象,有利于提高生產的安全性??傊捎缅^桿支護技術,有助于改善支架回撤的作業(yè)環(huán)境和安全狀況。
[1]靳職鵬.煤礦巷道影響錨桿支護質量的因素[J].科技與企業(yè),2013,11(19):187-188.
[2]張道兵,朱川曲,楊小禮,等.基于最大熵原理的多失效模式下煤巷錨桿支護結構體系可靠度模型[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4,34(2):399-400.
[3]徐前衛(wèi),朱合華,丁文其,等.軟弱隧道圍巖錨桿支護效應的落門試驗研究[J].現代隧道技術,2014,51(5):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