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斌
早春周末的午后。風(fēng)輕氣朗,乍暖還寒,小睡之后,身體仍有倦懶之感。百無聊賴之際,臨時決定,出去走走,活動一下身子,與大自然來一次親密接觸,也算是初春郊游吧!
出得家門,略作踟躕,便奔城南而去。十幾分鐘,兩公里路程,即走出了小小的縣城。把縣城的喧囂和嘈雜甩在了身后,融入自然和山水之間,人的精神、心情亦隨之放松。溯小溪而進(jìn),聽,溪水蜿蜒,潺潺有聲;看,遠(yuǎn)山含黛,輪廓飄忽。
經(jīng)歷寒冬的喬木、灌木還在做著美夢,山野間還殘存些許肅殺之氣,但可理解為它們正盡力汲取養(yǎng)分,不久的將來將會孕育出更加燦爛的生機(jī),譜寫更加輝煌的生命樂章。溪水邊,小草倒是先知先覺,早已草色返青,茁壯起來;田園里,油菜抽薹,含苞欲開,讓人感受到了春的氣息,為耕者帶來又一季的希望。
沿著小溪信步走來,東瞅瞅,西望望,不知不覺已是個把時辰。忽然間,眼前兩山夾峙,相對而出,將小溪鎖住,難覓源頭蹤跡。轉(zhuǎn)過一山嘴,前方有絕壁斷崖,如斧劈刀削,壁立千仞,只逼面前。
抬頭仰望,崖頭之上,一株老樹垂直崖壁而生,凌空伸出,盤根錯節(jié)嵌入巖縫,枯干禿頂,老皮斑駁,呈醬褐色,甚是蒼勁。仔細(xì)觀察,有一虬枝,當(dāng)春生發(fā),更有花朵綻放其上,一朵朵一簇簇白中帶粉,粉里透紅,煞是嬌妍。細(xì)觀之,乃一老桃樹也!到此時方領(lǐng)悟出《詩經(jīng)》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內(nèi)涵,也與“桃花溪流共爭妍,姹紫嫣紅競相呈”之意境暗相契合。此景使人精神為之一振,如醍醐灌頂,神清氣爽,原來的倦怠之感蕩然無存。
抬頭看天,日頭西斜,已是申牌時分,原途而歸。感慨花之嬌妍和樹的生命力之頑強(qiáng),真是不虛此行。對它們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荒山野嶺斷崖邊,
枯樹新發(fā)一枝妍,
原來春風(fēng)不吝嗇,
最寂寥處也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