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
導(dǎo)讀:在天寒地凍的北極地區(qū),雖然生存環(huán)境極為惡劣,但是并不代表沒有生物在此活動。從本期開始,我們將分三期介紹北極的生物圈,如果你也十分好奇究竟是哪些生物不畏嚴寒在極冷之地繁衍生息,就跟著小編一起到那里探訪它們吧!
北極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之一。由于缺少陽光,大部分地方終年都是冰天雪地,因而人跡罕至。但這里又有頑強的生命,它們以各自的絕招兒挑戰(zhàn)嚴酷的環(huán)境。這次我們就從探訪狼和狐貍開始,揭開我們領(lǐng)略北極奇特生物景觀的序幕。
北極狼
在北極,生活著你在童話故事中常能聽見的兩種動物——狼和狐貍,它們在這兒有自己的名字——北極狼和北極狐。它們同為獵食者,但捕食的目標(biāo)大不相同。北極狼雖然對送到嘴邊的旅鼠和兔子等小動物也不肯放過,但是它們追逐的主要是馴鹿和麝牛之類的大型動物。
北極狼又稱白狼,是灰狼的亞種,身長89~189厘米,是體形中等的狼。從身形上看,它們的胸部狹窄,背部與腿強健有力,這些外形特征使它們具備了很好的耐力和高效的機動能力,適合長途遷移。它們能以10千米左右的時速來完成十幾千米的路程。當(dāng)追逐獵物時,北極狼的速度能提高到接近每小時65千米,沖刺時每一步的距離可以長達5米。
為了適應(yīng)北極寒冷的氣候,北極狼有著一層厚厚的毛,而且不是所有成年狼的毛色都是白色,你還能看到長有紅色、灰色和黑色皮毛的狼。多種毛色使它們能利用林子里的灰色、綠色和褐色作為靠近獵物的掩護。它們的牙齒非常尖利,這有助于它們捕殺獵物。
北極狼族群同其他地方的狼群一樣社會等級相當(dāng)森嚴,在每個群體當(dāng)中都有一個雄性首領(lǐng),它是獨裁者。狼群實行嚴格的等級制度,一旦捕到了獵物,首領(lǐng)最先享用,然后是它所鐘愛的母狼,接著則是懷孕的或正在喂養(yǎng)幼崽的母狼,最后輪到其他公狼和尚未成熟的母狼進食。不過,每個北極狼首領(lǐng)的統(tǒng)治并不是終身制的,其他公狼隨時都在盯著它的地位,一旦機會成熟便會向它發(fā)起挑戰(zhàn),使用武力把它趕下臺去。當(dāng)然,新上臺的首領(lǐng)也必須擔(dān)當(dāng)起組織和指揮捕獵的重任。
北極狼通常會選擇一頭離群的弱小或年老的馴鹿(或麝香牛)作為進攻的目標(biāo),從不同方向悄悄包抄過去,靠近以后再突然發(fā)起攻擊。獵物如果逃走,狼群便會窮追不舍,而且往往分成幾個梯隊輪換作戰(zhàn),以便保存體力。無論是馴鹿還是麝香牛,一旦被狼群選中,就很難逃脫。
在北極,從生態(tài)平衡的角度來看,北極狼是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它們制約著馴鹿和麝香牛等大型食草動物的數(shù)量,對草原起到了間接的保護作用。
北極狐
北極狐世世代代居住在北極沿岸地帶及一些島嶼上的苔原地帶,它們的體長46~68厘米,體形較小而肥胖。北極狐身上的毛皮又長又軟,還很厚實,可以抵御嚴寒。有意思的是,它們的皮毛會隨著季節(jié)換色:冬天毛色為純雪白色,僅無毛的鼻尖和尾端為黑色,但在春天至夏天全身毛色逐漸轉(zhuǎn)變?yōu)榍嗷疑搅讼募倔w毛會變?yōu)榛液谏?。仔細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北極狐有一條尾毛特別蓬松的尾巴,光看著就能想象它的好手感。
北極狐在適宜活動的地方生活得自由自在,雖然無力進攻馴鹿那樣的大型食草動物,但是捕捉小鳥,揀食鳥蛋,追逐兔子,或在海邊上撈取軟體動物,都是它們的拿手好戲。到了秋天,它們也會換換口味,到草叢中尋找一點兒漿果吃,以補充一下身體必需的維生素。但是,北極狐最主要的食物還是旅鼠。捕食的時候,它們像貓一樣敏捷輕巧,機動靈活,往往能縱身跳起,準(zhǔn)確地撲過去,將逃跑中的旅鼠按在地上,一口吞下。
北極狐族群中是由雌性狐貍當(dāng)家,雄性狐貍在外面到處游蕩,儼然是“流浪漢”。早春季節(jié),雄狐不斷地到雌狐家里去造訪,四五月份,幼狐就開始出世了。在食物匱乏的年景,北極狐往往會連續(xù)一年或者幾年不生育。值得一提的是,當(dāng)旅鼠數(shù)量減少時,北極狐種群中的一些就會染上“瘋舞病”,這種病使狐貍興奮異常,到處亂闖亂撞,甚至攻擊過路的狼,它們大多會死于第一年的冬季。
北極狐也會進行長距離遷徙,而且擁有很強的導(dǎo)航本領(lǐng)。它們會在冬季離開巢穴,遷徙到600千米外的地方,在第二年夏天再返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