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玉琴
你說中國文化最寶貴的是詩,宛如寶劍上鑲刻的星辰,恍若皇冠上烘托的太陽,仿佛一襲輕紗下的曼妙舞蹈。
我說中國文化最寶貴的是詞,宛如美人臉上凝香的露華,恍若綴滿枝頭的星光,仿佛搖蕩清秋的月亮。
他說中國文化最寶貴的是精神,宛如以堅韌為骨的胡楊,恍若以容納四海為體的天空,仿佛以燦爛溫暖為色的陽光。
你說沒有比李白更易醉的豪腸,張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你說沒有比李商隱更感傷的惆悵,澆開了一池的紫丁香;你說沒有比王維更憂傷的意境,朝雨沾濕了衣裳。你說詩像一個女子,她有青山的明媚,有綠水的柔波,她唇上有采蓮女子輕快的歌謠,有秦淮槳聲燈影里的旖旎溫潤,有煙雨樓臺的隱約迷蒙,有折葉為舟、織荷為裙的古韻流轉(zhuǎn)。你的心中有一個詩的江湖,湖面上有淺醉的霓裳。你說你愿意在詩里輕舞飛揚。
我說沒有比蘇軾更豁達的胸襟,月華下起舞高吟;我說沒有比李清照更凄涼的曲調(diào),晚年只能孤身觀花一人嘆息;我說沒有比李煜更華麗的辭藻,君王世家紅顏在旁舉酒同歡。我說詞像遙遠的回音,追著夢的翅膀。沐日浴月的地方,一首唱詞里有著萬里河山的遙遠。音調(diào)穿越歷史的塵埃,搖動樹影婆娑,玉簫吹散了宋韻,舞時翩翩飛鴻,靜時姣姣處子。一把古琴在修長的手指下震顫,撥動了水聲,在詞調(diào)的蕩漾里,是不盡的高山流水。我說我愿意在詞里沐浴日光。
他說沒有比項羽更剛硬的男兒,為尊嚴一死毫無怨言;他說沒有比屈原更忠心的臣子,為國效力不惜以死喚醒國君;他說沒有比司馬遷更堅強的作者,忍宮刑之辱奮發(fā)撰寫《史記》。他說精神才是中國文化的瑰寶,我們注意的不能僅僅是文化,更要挖掘的是文化內(nèi)在的精神。就像傳承下來的書法:草書張揚而狂放,似濃妝烈焰的女子,非為自身底蘊豐厚,自是無力承載其中奔騰的文風,這種精神叫量力而行;楷書為高居廟堂的夫子,端莊矜持內(nèi)涵豐厚,這種精神品行端正;行書似一素衣女子,穿著樸素,滿目皆是知性,懂欲縱還收,有颯爽之氣,亦有溫婉之態(tài),這種精神叫應機而變。他說要是我們能把這些精神真正傳承并發(fā)揚,那么中國文化必定永遠璀璨,他說,這叫中國夢。他說他愿意在精神世界里徜徉游蕩。
千年的沉淀讓虛華的東西被時光掩蓋而去,留下的至真至善至美讓人一一想言明,可說不盡的是中國詩詞的美麗,訴不清的是文化內(nèi)涵的精神。
你說,我說,他說。
我們都說:“愛中國!”
學校:湖南邵陽市第二中學
導師:王 虹
點評:開篇三段運用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既恰如其分地寫出了中國文化中詩、詞、精神的感性形象,又奠定了全文優(yōu)雅、唯美的感情基調(diào),初讀就甚是吸引人。緊接著用“你說”“我說”“他說”承啟文章主體,并且由表及里,透過現(xiàn)象深入本質(zhì),由詩詞之美升華為傳承和發(fā)揚中國文化的精神。最后匯聚為一句話“愛中國”,收尾鏗鏘有力。全文大氣磅礴,筆端如瀉、辭藻華美、構(gòu)思新穎、立意高昂,讀后令人回味無窮,顯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寫作能力,是一篇非常優(yōu)秀的學生作文。(慕 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