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玲
[摘 要]教師在課堂語篇教學中,要抓住教學主線,把握尺度;注重環(huán)節(jié)過渡,厘清教學梯度,設計有效的課堂活動,優(yōu)化課堂教學密度;這樣才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構建適度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英語語篇教學 把握脈絡 構建適度課堂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12-055
英語語篇教學以發(fā)展和提升學生語言理解、運用等綜合能力為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教師在教學中要準確把握語篇教學的脈絡,積極構建適度課堂,準確定位課堂教學的尺度、梯度、密度和廣度,才能使語篇教學顯示其應有的教學優(yōu)勢,達到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綜合發(fā)展的功效。
一、抓住清晰明快的教學主線,把握語篇教學的尺度
教學目標是貫穿課堂教學活動的首要成分和核心要素,直接關系著課堂教學的效果。制定清晰明快的教學主線有助于教師理清思路,準確定位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和任務,準確把握語篇教學的尺度。
【教學片段賞析】《5B Unit 9 An English Club》
教師通過自由談話了解學生的喜好,在和學生一起唱唱、玩玩、說說活動中滲透本課重點,通過PPT給學生呈現(xiàn)主題:The English Club。教師緊緊抓住在The English Club里交朋友這條主線,引導學生開展聽錄音、猜人物、游戲、俱樂部交談等語言實踐活動。
【簡析】本課的設計一直圍繞The English Club這條主線展開,讓學生在較為真實的語境中開展活動,增加學生語言運用和實踐機會。本課教學目標定位準確,課堂活動開展張弛有度,語篇教學的尺度恰到好處,教學效果明顯。
二、注重緊密細致的環(huán)節(jié)過渡,厘清語篇教學的梯度
語篇是新舊知識有機銜接的統(tǒng)一,學生必須通過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來對語篇進行閱讀、理解、消化以“獲取、分析、整理和應用文本信息”。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做到厘清語篇教學的梯度,注重緊密細致的環(huán)節(jié)過渡,將新舊知識“巧妙”鏈接和“有機”統(tǒng)一。
【教學片段賞析】《6B Unit 6 Planning for the weekend》
教師以自己的一篇日記開場,日記中充分運用已學動詞過去式,從談論自己上周末做的事情入手,引出本課新知。在學生了解教師的周末活動后,教師用本課重點句型來了解學生本周末的打算,并提供將有音樂會舉行的信息,邀請學生參加,從而約定見面時間和地點。學生進而開展語篇閱讀、獲取信息、應用文本信息等系列活動。
【簡析】本節(jié)課最顯著的特點是環(huán)節(jié)過渡自然緊湊,學生的學習過程有一定的梯度,能夠“跳一跳就摘到蘋果”,激發(fā)學生挑戰(zhàn)新知的欲望,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環(huán)節(jié)過渡在教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使教學中的不同知識點相互銜接、轉換,將學生的思維活動引到教學要點上。
三、設計新穎獨特的教學活動,優(yōu)化語篇教學的密度
設計有效的新穎獨特的課堂活動能夠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密度,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和參與意識。
【教學片段賞析】《5B Unit 8 At the weekends》
教師在完成C部分教學后自然轉換話題到愛好話題:通過展示集郵冊,請學生描述昆蟲類郵票,滲透單詞教學。并利用課件使幾只蒼蠅變成了美麗的butterfly,dragonfly和firefly。此時, “超級變變變”、獨具一格的猜謎語游戲,讓學生略顯倦怠的注意力再次被吸引,恢復學習動力。在讀謎語、猜謎語、看動畫、昆蟲描述等一系列活動中,教師將本節(jié)課的難點巧妙分解到每一個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中。
【簡析】課堂活動的設計始終圍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適當講授,加強學法指導,并留有一定的空間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加強學生聽、說、讀、寫的訓練,增加個人和小組交流的機會。整個課堂教學疏密結合,達到切實有效的課堂教學效果。
四、營造活力四射的課堂氛圍,拓寬語篇教學的廣度
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讓他們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教學片段賞析】《5B Unit 9 The English Club》教師引導學生使用本課日常交際用語提問,在交談中師生距離逐步拉近。當學生對本課知識進行復習鞏固后,教師給學生展示他們所熟悉的人物:姚明、奧巴馬等,要求學生用已學句型介紹人物。接著進行猜一猜活動,教師準備一些學生喜歡的卡通人物短文,引導學生閱讀和表達,使學生閱讀能力得到一次提升。
【簡析】教師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帶著輕松的心情,在有趣的語言情境中發(fā)掘自我,最大限度地獲得語言能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課堂氛圍的創(chuàng)設,有計劃地、有目的地擴大學生對英語學科綜合知識的廣度和寬度,使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表現(xiàn)自我的空間,使我們的語篇課堂煥發(fā)奇光異彩。
總之,語篇教學是以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意識,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素質為最終目的。
(特約編輯 陳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