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新奇
同伴互評又被稱為同伴反饋、同伴評估等。它將學習者看作一種信息源,通過同伴間的互動,對彼此的學習行為或成果進行討論并提出改進意見,以改善學習現(xiàn)狀(葉萍 2014)。它與教師評價的價值不一樣,但卻具有同樣重要的作用。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同伴互評已經(jīng)被廣泛地運用到多種課程教學中,成為多元評價反饋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演講是一門語言的藝術,英語演講是英語語言的藝術,旨在傳達出演講者的思想、觀點和感悟,引起聽眾的共鳴。英語演講是英語口語的重要表達方式,也是語言交際的一種手段,還是衡量英語綜合能力的指標之一。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演講能力,值得廣大英語教師不斷探討和研究。
國內外學者已經(jīng)將同伴互評的理論運用到教學實踐中。眾多研究表明,同伴互評在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社會交際能力以及學習情感過濾方面對學習者有積極影響。此外,還證實了它在寫作教學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Stanley對一組在美國平均居住了五年的英語熟練程度較高的ESL學生進行了有關同伴互評作文的訓練,指出同伴互評作文的最終成敗并不在于學生閱讀同伴作文的仔細程度,而在于學生能否成功地將他們在閱讀中的感想和發(fā)現(xiàn)反饋給同伴(徐冬東2008)。韓冰(2009)認為,同伴互評策略的使用能提高學生寫作的復雜性和準確性。白麗茹(2012)也指出,同伴互評反饋活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降低學生的寫作焦慮感,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文本輸出質量。
相對而言,同伴評估法在口語教學、演講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較少。將口頭同伴互評融入英語演講課堂,探究其在英語演講技能習得和英語會話能力方面產(chǎn)生的效果(葉萍 2014)。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探究過程中,學生全程使用英語。本研究嘗試在英語演講培訓教學中引入同伴口頭互評環(huán)節(jié),旨在觀察學生能否成功地將他們在觀看、傾聽過程中的感想和發(fā)現(xiàn)反饋給同伴,以便幫助他們提高英語演講的能力。口頭互評的語言可以是中文,也可以是英文。
英語即興演講要求演講者能迅速、準確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準備的時間只有短短幾分鐘,根本沒有時間去準備完整的文稿,只能在心里默默地列一個提綱,邊想邊說,其演講難度可想而知。
第一,演講者必須具有一定的知識廣度,對人文歷史、時政要聞、科技信息、日常生活、中外文化等知識均有所涉獵,這樣才能在短暫的準備時間內從腦海中找到生動的例證和恰當?shù)脑~匯,為即興演講增添魅力。
第二,演講者要有較強的思辨能力和一定的思想深度,這樣才能對事物迅速做出分析判斷,透過現(xiàn)象認識到事物的本質,形成有深度的觀點,并圍繞它組織語料,連貫成文,而不會游離于繁雜的事例細節(jié),偏離主題。
第三,演講者要具備較強的語料信息組織能力,這樣才能在短短幾分鐘內把符合主題的語料組織在一起,展示出其知識的廣度和思想的深度。
第四,演講者要具備較強的現(xiàn)場演講技能,這樣才能用流利的語言、標準的語音、得體的肢體動作、深入淺出的論述征服觀眾。
第五,演講者要具備較強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這樣才能在拿到演講題目后及時做出分析判斷并組織語言和材料;才能在面對臺下眾多觀眾時控制住緊張的情緒,侃侃而談;才能在應對臨場意外(如忘詞停頓、時間不夠等現(xiàn)象)時游刃有余。
在即興演講的培訓過程中,最難在短時間之內提高的就是學生的思辨能力和語料綜合組織能力。即興演講的同伴評估,要求學生對同伴的這五種能力做出評價,因為分析他人的優(yōu)點和不足也是對自己演講的一個自省過程,更是一個分析問題并試圖找出解決方法的思辨過程,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和演講技能。
在英語即興演講的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在短時間內幫助學生提高演講能力。將同伴互評模式引入即興演講教學后,教學活動主要有以下四個步驟:初講、同伴互評、修改再講、同伴再點評。
初期的即興演講培訓可以從審題、寫提綱開始,教師應先給出示范,并講解即興演講提綱的一般范式:Lead In(可省略)+Topic+Body(why or how)+Closing。話題給出之后,讓學生在5分鐘內寫出提綱,然后輪流解說自己的提綱,再由同伴互評提綱,接著教師對每一位學生的提綱進行評價并提供修改意見;之后,讓學生在5分鐘內準備一個2分鐘的即興演講,并一一上臺表演。教師要提醒學生,在讀題時先找出題目中的關鍵詞,即演講中要闡述的重點詞匯。
每個學生手里都有一份即興演講的評分標準,在臺上的學生進行演講的過程中,其他學生拿著評分標準,一邊聽演講,一邊對演講者的內容、口語、臺風、時間控制進行評分,并在英語即興演講評分表中記錄。
表1 :英語即興演講評分表
學生輪流對演講者的演講做出口頭評價,評價的語言可以是中文也可以是英文,最重要的是能夠做出一語中的的評價反饋,找出不當之處并提出修改意見。因為演講培訓班的人數(shù)通常是3~10人,所以并不會耗費太多的時間,教師可以讓學生輪流來做首評者。在學生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向更深層次的觀點和思想進行評價。接著,教師對每一位學生的演講和同伴評估進行評價總結。
在同伴評估的過程中,演講者要記錄每一位同伴的評估意見和教師的評價意見,再根據(jù)修改意見和自己的思考,修改自己的演講稿及演講形式,再次上臺演講。通常,學生在第二次進行演講的時候會更加自信、從容,演講的觀點更加深刻,語言的組織更加符合邏輯,舉例更加貼近主題,不再糾結于例子中與論題無關的細節(jié)描述。同伴互評也很好地激發(fā)了他們心中不服輸?shù)亩分竞突ハ喔偁幍囊庾R,他們更努力地想要讓自己的演講變得更好,在演講培訓的過程中也更加認真、專心,演講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有效提升。
在同伴再次互評中,教師只點一個或者兩個學生對演講進行口頭評價,其他學生只對演講進行再次評分,教師將所有同伴評估打分表收集起來,交到演講者的手中,讓他可以在課后再看、再思考,以彌補自己的不足。教師對第二次演講和同伴的再評進行總結評價,提出即興演講定稿的修改意見,要求學生在課后將即興演講稿修改定稿,發(fā)送到教師的郵箱,教師對此進行最后的評價和修改并反饋給學生,要求他們背誦并在下一次上課的時候進行演講或者將自己的演講錄像發(fā)給教師。
即興演講培訓不在于演講了多少個論題,而在于學生對于每一個練過的題目都能熟練而又深入淺出地進行演講闡述,同時積累演講的技巧和臨場應變的經(jīng)驗。通過同伴評估的練習,學生能夠做到少犯錯或者不重復犯自己和同伴所犯過的錯誤,不斷提高自己審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并讓自己的思想觀點更有深度,語料組織更符合邏輯。
總之,將同伴互評融入即興演講培訓的實踐,不但可以使學生用英語進行演講,傳達自己的觀點信息,還可以使聽眾在接收同伴的觀點信息時,對同伴的觀點信息做出判斷評價,從而使說者和聽者都有充足的語言輸入和輸出機會。注意和反思語言使用的問題,在不斷重復調整和認知學習中內化和增加語言知識儲備,使之最終轉化為嫻熟的使用語言的能力(葉萍 2014)。同伴評估模式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提供解決問題的建議,這有利于促進學生思辨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使其從別人成功或失敗的經(jīng)歷中吸取經(jīng)驗教訓,讓自己少走彎路,從而更好、更快地提高英語演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