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寶雙
同學(xué)們,在寫景名篇中,肯定有不少景物給你留下了鮮明的印象——美輪美奐的月下荷塘、令人叫絕的黃山……那些景物栩栩如生。其實,只要寫出景物的畫面感,你的作文也會有這種效果。
什么是景物的畫面感呢?聽我道來!
所謂畫面感,就是作者以文字為畫筆對景物精心構(gòu)圖,描寫的景物空間廣闊、層次豐富,講究線條勾勒和色彩涂染。讀者情不自禁地沉浸在畫面中,產(chǎn)生如臨其境的感覺,與其說是在閱讀文章,不如說更像是在欣賞大自然的畫卷。
怎樣寫出景物的畫面感呢?
一、安排好寫景的層次。1.用由面到點的技法——從景物的整體特點寫到局部特點,使景物層次分明,呈現(xiàn)畫面感;2.從不同角度來描寫景物,如:遠(yuǎn)眺近觀、俯視仰望、動靜結(jié)合、虛實相應(yīng)等,使景物層次井然,展現(xiàn)畫面感。
【佳段品讀一】
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莫懷戚《散步》)
這一小段采用由面到點的技法,層次分明地寫出了田野上的景象。先寫初春田野的整體特點,接著寫田野的局部:田野上的樹的特點、田野里的冬水的特點,畫面感強。
二、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恰當(dāng)?shù)剡\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把靜態(tài)的景物寫成動態(tài),或者把微小的景觀放大寫活。
【佳段品讀二】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fēng)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yuǎn)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在這段文字中,作家抓住荷葉、荷花的特點,運用了擬人、比喻和通感的修辭手法,讓葉子和花的形象躍然紙上。這樣把靜態(tài)的景物寫活了,畫面感自然就出來了。
【佳段品讀三】
漸漸地、漸漸地曇花由小變大,成了一個巨大、潔白無瑕的花骨朵。從遠(yuǎn)處看,既像一塊純潔美麗的玉石,又仿佛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用手輕輕摸去,柔軟得好像一段絲綢一般,真可謂是“天下第一奇景”。過了一會兒,花瓣慢慢張開,宛如玉制的緊口“杯”,從頂部看去,里面仿佛飄著薄薄輕紗,一顆顆芝麻大小嫩黃的花蕊伸出花外,獨具風(fēng)姿。(《曇花一現(xiàn)》)
這段文字把“曇花綻放”這個微小的景觀,巧用比喻、擬人、夸張的修辭手法,放大寫活,寫出了曇花開放瞬間的美麗姿態(tài),畫面感強烈,讓人如臨其境。
三、寫出景物的顏色特征。用色彩斑斕的詞語(比如,綠油油、鵝黃、火紅、潔白等)給景物著色,這樣所寫的景物就會沖擊讀者的視覺神經(jīng),畫面感強烈。
【佳段品讀四】
我喜歡站在塘邊的柳樹下,觀賞雨后的荷塘。荷花就像剛出浴的仙子,裹著粉紅、雪白和淡黃的浴巾,亭亭玉立在碧波上。陽光下,翠綠的荷葉上,一顆顆晶瑩的水珠閃爍著五彩斑斕的光彩。幾只露著白肚皮、鼓著大眼睛的青蛙,時而在荷葉上打坐,時而一個猛子扎入水中。一圈圈金色波紋向荷葉深處蕩漾開去……(張紅艷《夏日荷塘》)
這段文字描寫的是雨后的荷塘美景。文中用了大量表示顏色的詞語:粉紅、雪白、淡黃、翠綠、五彩斑斕、白、金色。作者筆下的荷塘,真像一幅色彩斑斕的畫!
四、聚焦一點,展示特色。有時美景眾多讓人不知該怎樣描繪,與其面面俱到寫景,不如聚焦一點,展示特色,這樣做就容易寫出景物的畫面感。
【佳段品讀五】
大觀園外面,有一個叫“梅塢春濃”的景致。每當(dāng)春天三、四月間,梅花盛開季節(jié),這兒就如煙似雪,一片粉白,陣陣幽香,飄蕩至三、四里外,卻也稀稀疏疏地綻出了幾朵梅花,這淡綠色的是名貴的綠梅?;▋弘m少,卻也飄出了縷縷幽香??拷叺拿窐?,把它那蒼勁傲岸的樹影,倒映在碧藍(lán)的湖水上。微風(fēng)起處,水波蕩漾,樹影搖曳,更給這淀山湖風(fēng)景區(qū)平添了幾分詩意。(峻青《淀山湖之游》)
作家巧妙地運用了“聚焦一點,展示特色”這個寫法,選取淀山湖美景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景點——梅塢春濃,進(jìn)行具體生動的描繪,讓人對淀山湖的美景產(chǎn)生畫面感。
“師傅領(lǐng)進(jìn)門,修行靠個人”,同學(xué)們還要活學(xué)活用。
【美文鏈接】
鄉(xiāng)村(節(jié)選)
屠格涅夫
六月的最后一天,舉目四顧,一千俄里之內(nèi)都是俄羅斯的大地──祖國的疆域。
整個天空盡染均勻的藍(lán)色;天上只有一小片云朵——不知是在飄浮、還是在消散。沒有風(fēng),天氣和煦……空氣就像剛剛擠出來的新鮮牛奶?。ㄗ骷也捎糜擅娴近c的技法,先寫天空的整體特點,再寫天空的局部——云朵和空氣的特點,生動地寫出天空如畫一般的美景。)
云雀在高聲啼唱;鼓著嗉子的鴿子在咕咕低語;燕子悄無聲息地一掠而過;馬兒噴著響鼻,不停地咀嚼著;狗兒也不叫,站在那里,溫順地?fù)u著尾巴。
空氣中散發(fā)著炊煙和青草味兒——還有一點焦油和皮革味兒。大麻田早已欣欣向榮,散發(fā)著濃郁的、但令人愉快的芳香。一條幽深的、但坡度平緩的峽谷。兩旁長著幾排爆竹柳,樹冠枝繁葉茂,下面的樹干卻傷痕累累。峽谷里小溪潺潺;透過晶瑩的漣漪,溪底的小石子仿佛在顫動。遠(yuǎn)方,在天地相交的盡頭,是一條大河的藍(lán)瑩瑩的曲線。(借助顏色詞語“藍(lán)瑩瑩”和比喻的修辭手法,讓遠(yuǎn)處的河流像畫一樣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
沿著峽谷——一邊是些整潔的小谷倉,門兒緊閉的小儲藏室;另一邊是五六家木板屋頂?shù)乃赡巨r(nóng)舍。每家屋頂上都豎立著一根高高的、掛著椋鳥籠的竿子;每家的小門廊上都有一只雕刻的、鬃毛隆起的小鐵馬。窗戶上粗糙不平的玻璃輝映出虹的色彩。護(hù)窗板上畫著插著花卉的陶罐。(作家把聚焦點定位在松木農(nóng)舍上,從屋頂寫起,具體地描繪出小門、窗戶和護(hù)窗板,展示出鄉(xiāng)村農(nóng)舍的特點,讓人讀后對鄉(xiāng)村產(chǎn)生畫面感。)
每家農(nóng)舍前,都端端正正地擺放著一條完好無損的長凳;貓兒在墻根的土臺上蜷成一團,警覺地豎起透明的耳朵;在高高的門檻后面,前堂屋里一片幽暗清涼。
【點評】屠格涅夫用自己的文筆,繪出了一幅俄羅斯鄉(xiāng)村傍晚的風(fēng)景畫。這幅畫是立體流動的:湛藍(lán)的晴空上一小片云朵緩慢地變化,飛禽走獸豐饒多姿、動感十足,一條幽深的峽谷以及和峽谷相連的景色,在作家細(xì)致入微的筆下,給我們帶來如同畫面的感覺。作家就是這樣寫出了景物的畫面感。
【佳作示例】
晚霞中的菜園
河北省三河市東營小學(xué)五(1)班 張云奕
我愛晚霞中的菜園!
去年暑假的一個傍晚,我去奶奶家的菜園玩兒。不經(jīng)意間,我抬起頭看到金黃的光穿過晚霞。整個菜園好像披上了鑲著金邊的面紗,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
絢爛的霞光中,菜園四周的籬笆墻上,蜀葵花揚著粉嘟嘟的笑臉,絲瓜挺著綠油油的身子。菜園里,架上青青的豆角,在密匝匝的綠葉間若隱若現(xiàn),跟霞光玩捉迷藏。藤上直溜溜的黃瓜,被霞光鍍上了一層金色,仿佛都變成了小金棍。秧上紫燈籠似的茄子,朝著霞光翹著下巴,可愛極了。
放眼望去,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幾畦西紅柿。我情不自禁地走過去,竹竿編扎的架上,一嘟嚕一嘟嚕青紅相間的西紅柿,掙脫綠葉的懷抱,披著霞光外衣,仿佛在對我說:“歡迎你來菜園玩兒!”那些熟透的西紅柿圓滾滾的,像是小姑娘害羞的臉蛋兒,又像是神奇的紅果子,讓人看了就眼饞。微風(fēng)吹過,送來西紅柿獨特的味道,猶如來自彩云之上的縹緲歌聲。
籬笆墻外的大樹上,傳來陣陣蟬鳴。我循聲望去,萬道霞光透過輕輕擺動的樹葉,給菜園披上了一層流動的胭脂紅,好美啊!我張開手臂,哈哈!我把整個菜園抱在懷里了!
晚霞中的菜園,那是一幅美麗的畫!
【教師點評】小作者運用比喻、擬人、通感、夸張等修辭手法,把晚霞中的菜園描繪得栩栩如生;借助表顏色的詞語,比如,粉嘟嘟、綠油油、青紅相間、胭脂紅等,使菜園中的景物色彩鮮明;采取由面到點的技法,先寫霞光中整個菜園的樣子,接著寫籬笆墻上的蜀葵花和絲瓜,再寫菜園里的豆角、黃瓜和茄子;使用聚焦一點展示特色的方法,重點寫了菜園中的西紅柿,彰顯出菜園的特色美景。這樣做就把晚霞中菜園的景物刻畫得形象生動、色彩鮮明、層次清晰、獨具特色,最終達(dá)到寫出菜園畫面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