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宇
摘 要:勤工儉學歷來被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所重視,勤工儉學活動可以不斷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但縱觀歷年的勤工儉學活動的開展來看,并沒有形成規(guī)范化、科學化,此項工作在實際操作中存在著問題和不足。因此,教師要對近些年學校開展的各項勤工儉學活動進行認真總結(jié)、分析,特別是在偏遠貧困的農(nóng)村中小學,一定要將勤工儉學這項工作制度化、規(guī)范化,形成一整套的科學體系。
關鍵詞:教育;農(nóng)村中小學;勤工儉學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09-0080-01
中小學階段是人生中形成良好品德的最佳階段,是人的身體與智力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對人的健康心理與良好品質(zhì)的形成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勤工儉學是教育形式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學校都將勤工儉學活動看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來抓,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但縱觀歷年的勤工儉學活動的開展并沒有形成規(guī)范化、科學化,此項工作在實際操作中存在著問題和不足。因此,建立一整套規(guī)范化、科學化的勤工儉學制度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過開展勤工儉學活動不但可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勞動者,而且對學生能進行勞動意識和勞動技能的教育,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熱愛勞動的傳統(tǒng)美德。勤工儉學活動的開展也有利于學生智力的開發(fā)。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開發(fā)學生的智力,而勤工儉學活動的開展恰恰能彌補學生在課堂上學習不到的知識,形成課堂、課外知識的互補。
通過勤工儉學活動的開展可以不斷提升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是推進素質(zhì)教育全面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學生動手能力的強弱也是評估學校辦學效率及質(zhì)量高低的一項客觀標準,特別是對職業(yè)教育學校來說,學生畢業(yè)分配、走向社會是否能夠得到社會的認可、得到公司及工廠等用工方的歡迎,動手能力的高低關系到個人的出路及謀生的問題。勤工儉學活動的開展,可以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實踐機會,可使學生的動手能力不斷獲得提高。同時還能讓學生體驗勞動的艱辛,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學校適時開展勤工儉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參加勞動,讓學生干一樣的活,吃一樣的飯,喝一樣的水,流一樣的汗,從而讓他們從小就能夠感受到勞動的真正價值和意義、體會到勞動的艱辛,養(yǎng)成愛惜勞動果實的好習慣;在勤工儉學勞動之余,教師與學生之間可以進行溝通與交流,讓學生談談活動的感受,也可以讓他們將自己的感受與體會寫出來。同時,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感恩教育,讓學生在幼小的心靈中感受和體驗到父母對子女的養(yǎng)育之恩,體會到在教室里學習的幸福,感謝社會給予了他們受教育的機會,尊重老師與家長,懷有一顆赤誠感恩之心與愛國熱情,回報社會。此外,勤工儉學活動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意志力。磨煉意志,這也順應了專家提出的磨難教育之說,能為學生今后在人生中承受挫折奠定了一定的基礎?,F(xiàn)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打小就被爺爺奶奶和父母嬌寵慣了,他們大多是在長輩的過分溺愛下成長起來的,意志力和情感脆弱,經(jīng)不起失敗與挫折,很少從事勞動鍛煉。所以,在中小學適時、適量開展勤工儉學活動,對于學生品德修養(yǎng)和各項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有效促進中小學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徑。
開展勤工儉學活動有利于改善辦學條件和師生生活,促進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勤工儉學活動可以彌補學校的辦學經(jīng)費,緩解學校的日常開銷的壓力。學校可以用勤工儉學的收入進行校舍維修,增添教學儀器和設備、圖書等,不斷改善辦學條件。
那么,在新形勢下如何做好農(nóng)村中小學勤工儉學工作呢?筆者從事農(nóng)村中小學勤工儉學工作已有數(shù)年,認為農(nóng)村中小學開展勤工儉學活動離不開以下三個基本原則:
一是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我們要結(jié)合學校實際,通過勤工儉學活動盡力增加學校的收入。但衡量勤工儉學的成績也不能單純地依據(jù)收入的數(shù)額作為唯一標準,每個學校有每個學校的特點,各學校間又有地域差異,學校間可以積極地去借鑒其他學?;蛲獾赝庑3晒Φ慕?jīng)驗,取長補短,不能全盤模仿與照搬。同時,各學??梢愿愣囗椖?、多種形式的勤工儉學活動,切忌走過場,擺花架子,搞形式主義。
二是提高育人功能為主,增加經(jīng)濟效益為輔。勤工儉學具有提高育人功能和增加經(jīng)濟效益的雙重作用,但在有些學校的勤工儉學活動中,由于指導和認識上的模糊不清和理解出現(xiàn)偏差,對于學校開展的勤工儉學活動出現(xiàn)了很多的失誤,同時也阻礙了學校教育的積極性作用,盲目性、隨意性非常明顯,未按照上級的要求切合實際地開展活動,今天這樣兒,明天那樣兒,既無經(jīng)濟效益也不能發(fā)揮育人的功能,片面追求高額的收入,而忽略了育人的作用,甚至是與育人作用背道而馳。如有的學校打著勤工儉學的名義向?qū)W生進行變相收費,這樣的勤工儉學往往會招致學生家長的怨言和譴責。因此,筆者認為一定要把握好這二者之間的關系,必須以育人功能為主,失去育人功能的勤工儉學不如不搞。
三是努力把勞動實踐基地搞好。上級對學校的勤工儉學基地建設比較重視,有些學校早就擁有勞動基地,但是多年來發(fā)揮得不夠理想,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認識不到位。通過多年來基地經(jīng)營管理的經(jīng)驗和教訓,筆者覺得搞好基地建設大有文章可做。
參考文獻:
[1]劉漢超.新形勢下農(nóng)村中小學勤工儉學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學校管理,2007(05).
[2]杜曉清.淺談新形勢下農(nóng)村中小學勤工儉學工作的創(chuàng)新[J].新課程,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