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金夏后期邊境沖突及其特點

      2015-05-30 07:35:28杜珊珊
      學(xué)理論·中 2015年9期
      關(guān)鍵詞:議和金朝西夏

      杜珊珊

      摘 要:自金衛(wèi)紹王大安二年(1210年)至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年)間,金與西夏展開了長達十四年近乎瘋狂的報復(fù)與反報復(fù)戰(zhàn)爭。這嚴(yán)重消耗了兩國國力,最終使得金夏兩國先后覆亡于蒙古鐵蹄之下。

      關(guān)鍵詞:金;西夏;邊境沖突

      中圖分類號:K245 ? 文獻標(biāo)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26-0094-03

      基于各自國家利益的考量,金和西夏之間在1124年達成和議,這一年是金太宗天會二年,史稱“天會議和”。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金夏間各種矛盾不斷積累,以及西夏對金朝作為宗主國見死不救的報復(fù),在兩國后期,雙方爆發(fā)了長達十余年的戰(zhàn)爭,嚴(yán)重消耗了雙方的國力。在蒙古軍隊的強勢進攻之下,兩國又“倉促”結(jié)盟,共同抗蒙,但為時已晚,先后被蒙古軍隊所滅。

      一、金夏后期邊境沖突的基本狀況

      金大安二年(夏皇建元年,1210年)八月,夏襄宗李安全即位后不久,便對金采取了報復(fù)性的軍事行動,攻打金葭州(今陜西佳縣),自此,拉開了西夏攻打金國的序幕,兩國關(guān)系正式破裂。此后的十余年間,夏對金進行了近乎瘋狂的軍事進攻,《西夏書事》載:“夏自安全銜失援之憾,構(gòu)怨于金,遵項繼之,平?jīng)鲮枙g無歲不擾?!?夏對金軍事行動一直持續(xù)到了金元光二年(夏光定十三年,1223年)。

      金大安三年(夏光定元年,1211年)七月,夏神宗遵頊即位,不久,便遣騎兵萬余人包圍了位于金夏邊界上的金東勝城,金派西南路馬軍萬戶紇烈古鶴壽救援,才擊退了夏兵的圍困。十一月,蒙古軍南下攻擊金朝中都,趁金軍無暇西顧,西夏舉兵深入,攻陷了金朝的■州(今陜西彬縣)、涇(今甘肅涇川北)。

      金崇慶元年(夏光定二年,1212年)三月,金主動冊封遵頊為夏國王,以緩解與西夏之間的沖突。但事與愿違,遵頊仍然繼續(xù)推行附蒙侵金的政策,戰(zhàn)爭規(guī)模日益擴大。金貞■元年(夏光定三年,1213年)六月,夏兵攻占金保安州(今陜西志丹縣),圍慶陽府(今甘肅慶陽市);八月,破金■州;十一月,遵頊乘金朝因金主衛(wèi)紹王被弒殺,國中大亂,發(fā)兵突襲會州(今甘肅省靖遠縣東北),被金都統(tǒng)徒丹丑兒擊敗于窄士峽。十二月,遵頊發(fā)兵萬余,攻陷鞏州(今甘肅隴西縣)。金貞■二年(夏光定四年,1214年)秋七月,李遵頊遣使攜“蠟書”至南宋西和州之巖昌寨,企圖與宋會師夾攻金朝,未能得逞。八月,遵頊親自率兵攻掠慶原、延安諸州。三年正月,攻金環(huán)州、積石州,不克。冬十月,西夏攻陷金臨洮。但不久又被奪回,斬獲城中西夏內(nèi)應(yīng)20余人,又派壯士夜襲西夏軍營,夏兵大亂,金兵趁機大敗西夏軍隊。

      西夏軍隊又在定羌州等地接連被金軍所敗,李遵頊復(fù)圖臨鞏,攻取長安的戰(zhàn)略已不能實現(xiàn)。故在金貞■四年(夏光定六年,1216年)九月,西夏聯(lián)合蒙古軍隊進攻金延安、代州等地,接著又進犯潼關(guān)。十一月,遵頊趁勝發(fā)兵萬騎攻金邊防要地定西城,被金軍所敗。十二月,金朝兵分二路發(fā)起反攻,但并沒能達到預(yù)期目的。

      金興定元年(夏光定七年,1217年)正月,遵頊率兵三萬騎配合蒙古兵自三門、析津北渡黃河進犯金平陽,金尚書右丞胥鼎調(diào)兵絳、解、隰、吉、孟五州共同夾攻,蒙古大敗,夏兵退至寧州,又遭到慶陽總管慶山奴伏擊,大敗。西夏附蒙侵金,處境并沒有得到改善。相反,隨著蒙古的征兵日益繁重和自身作戰(zhàn)的消耗,以及金朝對西夏的經(jīng)濟制裁,西夏更處于極其困難的境地。遵頊體驗了附蒙攻金的各般滋味,再次向金求和,遭到金的拒絕。而后西夏遣兵萬眾破金會州,降其守將烏古倫世顯,關(guān)右大震。金宣宗命陜西行省同西夏議和,遵頊不許,并加快了攻金的步伐,圍定西州,破西寧州,侵金鞏州,攻綏德州等,金朝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金興定五年(夏光定七年,1221年)三月,蒙古將木華黎引軍,由東勝州渡過黃河,假道夏國攻金,要求西夏出兵配合。遵頊?zhǔn)煮@慌,派塔哥甘普率軍五萬隨木華黎作戰(zhàn)。十月,蒙夏聯(lián)軍在石天應(yīng)的率領(lǐng)下進攻葭州。木華黎又乘勝追擊綏德,攻破馬蹄、克戎二寨。這時,木華黎要求西夏增兵,遵頊又派大將迷仆領(lǐng)兵前往。迷仆奉命包圍安塞堡,金知延安府事完顏合達預(yù)謀趁夏人比蒙古軍先至之時機,夜襲西夏,“夏兵無備,潰走四十里,墜崖谷死者不可勝計。”[1]2465

      金元光元年(夏光定十二年,1222年)二月,西夏破金大通城,建浮橋準(zhǔn)備攻掠金■延路。金發(fā)起反擊,發(fā)兵襲浮橋,出鎮(zhèn)戎,直趨西涼;命延安府事完顏合達出環(huán)州;令派遣大將奪回大通城,深入夏境與之作戰(zhàn)。金軍大敗西夏,夏兵“幾殺其半,入河死者不可計,余兵焚其橋西遁?!弊罱K在吐蕃僧人的內(nèi)應(yīng)下金軍奪回了大通城。六月,木華黎再次對金朝陜西各地發(fā)起進攻,遣使假道與西夏,遵頊同意其自東勝洲渡河南下。十二月,蒙古相約夏兵由葭州(今陜西佳縣)進攻金陜西,在質(zhì)孤堡遇到金蘭州提控唐括■部的阻擊,大敗。

      金元光二年(夏光定十三年,1223年)正月,遵頊以步騎十萬隨木華黎圍攻金陜西重鎮(zhèn)鳳翔府(今陜西鳳翔縣),見圍攻失利,西夏不經(jīng)蒙古同意,擅自撤兵,引起了蒙古的強烈不滿。蒙古派兵包圍了其剛剛攻占的積石州,聞金朝出兵抄其后路,才解圍退兵。十一月,在金鞏州元帥田瑞與通遠節(jié)度郭蝦蟆的率領(lǐng)下,金軍奪回了會州。西夏兵民震恐,守軍全部出降。

      遵頊附蒙侵金政策,引起了西夏朝野上下的強烈不滿。同時,成吉思汗對其親蒙表現(xiàn)也未能滿意,多次遣使令其退位。在這種形勢下,遵頊于夏光定十三年(金元光二年,1223年)底,被迫宣布退位,讓位于次子李德旺,自稱太上皇。自此夏金戰(zhàn)爭告一段落。

      二、金夏后期的邊境沖突的特點

      在金夏之間的邊境沖突中,金的態(tài)度經(jīng)歷了從妥協(xié)、防御,小規(guī)模作戰(zhàn)到主動出擊的轉(zhuǎn)變。在這期間雙方多次放出和談空氣,均未實現(xiàn)。直至金哀宗即位迫于蒙古勢力的壓力,兩國才倉促結(jié)盟,為時已晚。因為此時的金夏兩國國力已經(jīng)消耗殆盡了。

      (一)金朝對西夏的妥協(xié)防御

      大安二年八月,西夏攻打金之葭州。初期,金朝以防御為主,許多陜西邊境的州軍城塞連被攻掠?!按蟀仓?,北兵圍燕都,夏人連陷邊州”對于西夏的進攻,衛(wèi)紹王只是減去了原本賜給夏賀金正旦使節(jié)的禮物作為懲戒,并沒有進行軍事回擊。當(dāng)蒙古軍隊的兵鋒指向金朝,金調(diào)陜西兵入援中都,夏人趁陜西邊防空虛之際,接連攻陷■、涇兩地,以五萬兵力圍擊東勝,侵金保安州,包圍慶陽府。是時“遵頊乘其敗,頻侵邊境,而金封冊使仍至。”[2]379金崇慶元年(夏光定二年,1212年)三月,為表示友好,竭力挽回同西夏的關(guān)系,不待西夏遣使請封,金就遣使冊封遵頊為夏國王。而西夏在進攻的同時,也虛與委蛇。冬十二月,西夏遣使到金朝謝拜封冊。

      金朝因?qū)γ勺鲬?zhàn)不利,為了避免兩線作戰(zhàn),對西夏采取妥協(xié)忍讓的態(tài)度,希望以此換來金夏和平,使自己得以喘息。但西夏并不買賬,反而變本加厲,侵金不已。金貞■元年(夏光定三年,1213年)六月,攻保安州。十一月,攻會州。十二月,陷涇州。在頻繁侵?jǐn)_金朝邊境的同時,西夏還運用外交手段向金施壓。二年八月,金人喬成攜夏國書歸國,國書中混淆視聽,反責(zé)金朝侵夏,要求金朝懲處邊疆將領(lǐng)。不久,西夏又在遵頊的親自率領(lǐng)下多次擾邊,攻金慶原、延安、積石州等地,宣宗“詔有司移文責(zé)問” [3]2872,西夏置之不理。金貞■三年(夏光定五年,1215年)正月,出于報復(fù),金朝邊將曾率軍攻打夏境,招致了西夏更為頻繁的侵?jǐn)_。為此金宣宗還特意戒飭邊將,不許進入夏境。當(dāng)金一系列的讓步仍然不能換取西夏的合作時,金宣宗決定反擊。

      (二)金朝對西夏開始主動出擊

      面對西夏無休止的侵?jǐn)_,金宣宗決意反擊。貞■三年(1215)三月,宣宗始議伐夏,但陜西宣撫司上奏說:“往者,夏入侵我環(huán)、慶,河、蘭、積石以兵應(yīng)之,悉皆遁去,遽還巢穴,蓋為我備也。今蘭州潰兵猶未集,軍實多不完,沿邊地寒,春草始生,未可芻牧,兩界無煙火者三百余里,不宜輕舉。” [3]2872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奏告雖然是在強調(diào)對西夏作戰(zhàn)要做好準(zhǔn)備和選擇時機,但也反映出金朝還不完全具備對西夏主動反擊的條件和能力,只能勉強應(yīng)付。金宣宗采納了陜西宣撫司的建議,為了改變對夏戰(zhàn)爭的被動局面,金朝開始積極準(zhǔn)備一次大的戰(zhàn)略反攻。同年五月,遣大臣鎮(zhèn)撫京兆,謀劃討伐西夏的事宜;八月,在陜西設(shè)置了行省“置行省于陜西。命令陜西駐軍,堅守與西夏臨近的”延安、臨洮、環(huán)、慶、蘭、會、保安、綏德、平?jīng)?、德順、?zhèn)戎、涇原、酈、坊、■、寧、乾、耀等處要害”[4]311;九月,詔令陜西宣撫司,“凡夏人入寇,有能臨陣立功者,五品以下并聽遷授”[4]313;十月,在陜西設(shè)行尚書省……一面將渭南等地駐軍轉(zhuǎn)移到平?jīng)?,詔令陜西宣撫使駐守■州、副宣撫使駐守同州,分別統(tǒng)領(lǐng)軍隊,并派兵把守渭河沿岸的重要渡口。同時,還詔令陜西行省密切關(guān)注西夏與宋的聯(lián)合動作。經(jīng)過一年的部署,在西夏的步步緊逼下,金夏沖突在貞■四年全面爆發(fā)。四年七月,應(yīng)陜西行省請求,金朝兵分兩路伐夏,相繼取得了一些勝利。十二月,宣宗再次與皇太子商議伐夏,但戰(zhàn)果不佳。次年正月,宣宗又命胥鼎抽調(diào)三萬五千部隊,由陀滿胡土門統(tǒng)率,再次西征。胥鼎認(rèn)為不可,上奏說:“自北兵經(jīng)過之后,民食不給,兵力未完。若又出師,非獨饋運為勞,而民將流亡,愈至失所?;蛩稳顺讼抖鴦?,復(fù)何以制之?此系國家社稷大計。方今事勢,止當(dāng)御備南邊,西征未可議也?!?[5]2379金章宗聽后,反復(fù)考量利弊,并沒有堅持此次對夏的進攻,卻把矛頭指向了南宋,企圖通過對南宋發(fā)動進攻來彌補在與蒙古作戰(zhàn)中的損失。但事與愿違,金對南宋的戰(zhàn)爭雖有小勝,卻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國力也逐步消減。然因宣宗最大限度地集中兵力擊敗南宋,減少了對西夏的主動攻擊。如興定五年正月,“議御西夏及征南事”[6]355。但因議和條件并未成熟,此時雙方仍沖突不斷。金夏交戰(zhàn),直至金哀宗即位,雙方議和為止。

      (三)金夏兩國的艱難議和

      在金夏沖突的過程中,雙方先后有五次議和傾向。其中發(fā)生在金興定元年(夏光定七年,1217年)、興定二年(夏光定八年,1218年)的兩次是由金朝主動提出的,發(fā)生在金興定三年(夏光定九年,1219年)、金興定四年(夏光定九年,1220年)的兩次是由西夏主動提出的,但均因沒有得到另一方的積極回應(yīng)而未能如愿,只有最后一次倉促完成。這也充分證明了金夏矛盾具有的長期性和反復(fù)性。

      金夏的第五次議和,也是唯一一次成功的議和是在金哀宗正大元年(夏德旺乾定元年,1224年),此次議和雙方都有強烈的議和意愿。金哀宗曾先遣使議和,而后李德旺再次提出議和請求,金隨即表示同意,雙方議和正式達成。規(guī)定雙方交往用國書,夏以兄事金,金致西夏國書稱“兄大金皇帝致書于弟大夏皇帝闕下”[7]399,各用本國國號,雙方互相援助。

      金夏雙方對于此次議和的達成都是相當(dāng)滿意且十分有誠意的。金哀宗對群臣說:“夏國從來臣事我朝,今稱弟以和,吾不以為辱者,冀得通好,以息吾民耳?!盵7]398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在自身力量衰弱的情況下,為了避免與蒙古、西夏兩面作戰(zhàn),哀宗甘愿放棄宗主國身份的心態(tài)變化。而對于西夏,在減輕了對外戰(zhàn)爭壓力的同時,與金議和的另一個目的則是從中獲得金的經(jīng)濟支持。曾企圖依照宋例的歲賜,向金邀求財貨。雖并未實現(xiàn),但金哀宗重新開放了邊界榷場貿(mào)易作為回應(yīng)。金正大三年(夏乾定三年,1226年)春正月丁巳朔,夏國遣使來賀。恢復(fù)了中斷了十二年的西夏賀金賀正旦使。同時,金朝也提高了夏使的接見規(guī)格。

      但這種轉(zhuǎn)變已為時過晚。此時的金夏蒙三角格局中,蒙古占有絕對的優(yōu)勢,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和經(jīng)濟后盾;金雖在軍事上尚有一些實力,但也已兵虛財盡,只能勉強支撐;而西夏則明顯處于劣勢,非但不能與蒙古抗衡,而且與金締結(jié)盟的舉動無非是與虎謀皮,加快了成吉思汗消滅西夏的進程。

      由此可見,金夏的邊境沖突不僅深刻影響著金夏兩國各自的命運走向,也時刻制約著13世紀(jì)西北民族關(guān)系的發(fā)展,如蒙夏、蒙金以及與金宋、夏宋的關(guān)系。因筆者才疏學(xué)淺,本文的研究仍然還停留在階段性的簡單描述,希望能以此引起學(xué)術(shù)界對該領(lǐng)域相關(guān)問題的重視,做進一步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元]脫脫.金史:卷一一二(完顏合達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5.

      [2][清]吳廣成,龔世俊,等,校證《西夏書事校證》卷四十[M].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5.

      [3][元]脫脫.金史:卷一三四(西夏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5.

      [4][元]脫脫.金史:卷一十四(宣宗紀(jì)上)[M].北京:中華書局,1975.

      [5][元]脫脫.金史:卷一百八(胥鼎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5.

      [6][元]脫脫.金史:卷一十六(宣宗紀(jì)下)[M].北京:中華書局,1975.

      [7][清]吳廣成,龔世俊,等,校證《西夏書事校證》卷四十二[M].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5.

      猜你喜歡
      議和金朝西夏
      秦檜是堅定的議和派,無可指責(zé)?
      金朝酋邦社會形態(tài)下勃極烈官制始末
      淺析明與后金(清)的三次議和及其失敗原因
      黑龍江史志(2017年6期)2017-11-24 00:56:12
      西夏“上服”考
      西夏學(xué)(2017年1期)2017-10-24 05:31:32
      試述西夏軍抄
      西夏學(xué)(2017年1期)2017-10-24 05:31:22
      再考西夏的馬
      西夏學(xué)(2016年2期)2016-10-26 02:21:08
      試析渤海世族家族與金朝皇權(quán)統(tǒng)治
      金朝與西夏盜竊法比較研究
      金朝銅錢貨幣流通貯藏形態(tài)管窺
      中國錢幣(2015年6期)2015-11-18 02:28:15
      新四軍與岡村寧次“議和”真相
      鳳凰資訊報(2014年8期)2014-05-30 01:58:09
      色达县| 沂源县| 白山市| 积石山| 商河县| 华亭县| 神木县| 阿瓦提县| 遂溪县| 平乐县| 文山县| 滕州市| 高阳县| 辽阳县| 中西区| 阳高县| 荃湾区| 宁波市| 安图县| 兴化市| 石首市| 凌源市| 莱西市| 贵溪市| 凤台县| 富川| 杂多县| 屏山县| 南宁市| 潜江市| 揭东县| 商水县| 黄浦区| 磴口县| 瑞丽市| 晋城| 和田市| 仁化县| 射阳县| 温泉县| 五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