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川安
清晨,突然被一陣聒噪聲吵醒,經(jīng)過仔細地尋覓,發(fā)現(xiàn)住房鐵窗上方的屋檐下,不知什么時候竟然多了一個鳥巢,聒噪聲正是那鳥巢里三只尚未睜眼的雛鳥發(fā)出來的。看它們正張著嫩嘴,顯出一副嗷嗷待哺的模樣,準是正在等它們的父母回來喂食。
大地尚在酣睡,正是“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的時刻,想必,這三只雛鳥的父母也正在急著找尋哪只貪睡的懶蟲,欲銜回哺育雛鳥吧?我心里才剛這么想著,就瞥見一只嘴銜尚在蠕動蟲兒的小麻雀,只見它貼著屋檐東張西望了一下,便快速沖入巢里,腳還未立穩(wěn),就急急忙忙地將自己嘴上的蟲兒放入雛鳥口中。沒多久,又一只嘴上銜著蟲兒的麻雀,貼在同一處東張西望了一下,就沖進巢里,同樣迫不及待地將自己嘴上的蟲兒放入雛鳥口中,雛鳥終于被喂飽,不叫了。一幅溫馨的喂兒圖,也深深烙進了我腦海里。
此后每天清晨,我就會特意去注意這個“家庭”的動靜,大約都是一樣,并沒有什么變化。但約莫半個月后,雛鳥身上開始長出了一層羽毛,并開始在父母的監(jiān)護下學飛,學自立。
剛開始時,只見小家伙們愣頭愣腦的,沿著窩巢四周飛飛停停又跌跌撞撞的,但不一會兒就能飛進飛出;第二天清晨時,見到它們一家五口飛了出去,就沒再飛回來。傍晚回舍房時,我特地搬來一張椅子墊腳察看,但看了半天一點動靜都沒有,整個窩巢空蕩蕩的。近一個月里每天看它們熱熱鬧鬧地喧嘩,突然靜了下來,感覺上像是少了什么似的,心頭突然襲上一陣莫名的惆悵,許久許久不能平靜……
翌日清晨,我再搬來椅子,把臉貼近鐵窗不死心地仔細往窩巢及四周搜尋一番,依然靜寂、空蕩,我才坦然地接受它們已經(jīng)搬家的事實,也知道雛鳥已能自立不再依賴父母了,雖然心頭仍不免有一層淡淡的別愁,但更多的是祝?!杆鼈儭叭浮背倘f里——無妄無災。
住房又回歸安靜,沒有聒噪聲,然而我已習慣了早起對著那窩空巢注視。似乎,這空蕩的窩巢里經(jīng)歷了一個生命成長、延續(xù)責任的過程,清楚地顯現(xiàn)出生命的存在意義,與無可回避的責任……
閱讀引導:親愛的小讀者們請圍繞著“生命的責任”這個中心詞,向爸爸媽媽請教這個故事的內(nèi)含。也請家長指導孩子讀懂文章。
家教世界·創(chuàng)新閱讀2015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