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福政?オ?
[摘要]如何教育好留守學生,給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使他們身心健康成長,已經(jīng)成為廣大教師越來越重視的問題。對于留守學生,教師要做到洞察思想傾向、剖析心理問題、關注日常生活、轉變學習觀念、深入情感世界、保證身心安全。
[關鍵詞]留守學生教育問題關愛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240090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深入發(fā)展,社會發(fā)展和城鎮(zhèn)一體化進程的加快,農(nóng)村大批勞動力涌向城市。由于城市消費水平高、農(nóng)民工自身的工作和生活不穩(wěn)定等因素,許多農(nóng)民工只好將孩子交由長輩或親戚等臨時監(jiān)護人撫養(yǎng)、教育、管理。我們把這些學生稱之為 “留守學生”。目前,留守學生在我國已相當普遍,尤其是廣大的農(nóng)村。怎樣教育好這些留守學生,使他們健康成長,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洞察思想傾向,把握教育契機
要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就要把留守學生的教育作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學校要與留守學生的家庭密切配合,努力培養(yǎng)學生自律、自立的能力。學校可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內外活動激發(fā)留守學生的興趣,增強其自信,引導他們學會接納自己、維護自己、發(fā)展自己,不斷完善和提升自己的人格。
二、剖析心理問題,疏導心靈障礙
教師在生活、學習上要多關心、愛護留守學生,認真傾聽他們的心聲,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心理引導、心理診斷、心理治療。教師要用自己的真情推開一扇扇幼小的心門,解開留守學生的一個個心結。只有這樣,才能幫助留守學生樹立信心和勇氣,以更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人生。
三、關注日常生活,培養(yǎng)生存能力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許多留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出現(xiàn)了問題,如缺乏分辨是非的判斷能力,容易迷失方向、放任自流,學習成績偏差,心理發(fā)育不良,嚴重者沉迷于網(wǎng)吧、逃學、拉幫結派、打架斗毆,甚至違法犯罪。
目前社會上一些網(wǎng)吧、游戲廳等向中小學生開放, 色情、兇殺、恐怖等內容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近年來我校把思想道德建設和文化知識教育融為一體,使留守學生深切地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和關懷。這樣一來,留守學生的違紀現(xiàn)象急劇下降,助人為樂、勤奮好學蔚然成風,而且我校的校紀校風也大有好轉,教學質量明顯提高。
四、轉變學習觀念,提高學習成績
筆者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接觸了許多問題留守學生。繁重的家務勞動讓他們沒有時間去復習和預習功課,致使學習一落千丈。大多數(shù)留守學生的學習成績在班級中處于中等偏下水平。
留守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容樂觀,這主要是由他們學習自覺性、自控力差所造成的。留守學生的父母對子女總體期待值太低,“讀書無用”的思想導致留守學生厭學,甚至輟學。
留守學生學習成績差的問題,應當引起學校、教師和家長的足夠重視,并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
五、深入情感世界,架起溝通橋梁
留守學生在缺乏父母關愛的家庭環(huán)境下成長,容易缺乏愛心,對社會很冷淡,無安全感。許多留守學生在校期間經(jīng)常違紀,直到走入社會還表現(xiàn)出易沖動、愛挑釁等性格特點,這直接導致了我國近幾年來青少年違法犯罪尤其是暴力犯罪現(xiàn)象不斷出現(xiàn)。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必須有效結合起來,形成一股教育合力。首先,要通過組織各種文化活動、主題班會、義務勞動等培養(yǎng)留守學生的優(yōu)良品質。其次,通過電影、圖片等讓留守學生了解打工者的生活狀況和待遇,體會父母打工掙錢的不易,對父母多一些理解和信任。再次,加強家校聯(lián)系,讓家長及監(jiān)護人了解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和操行情況,讓他們掌握正確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增強他們的育人能力。最后,凈化校園周邊的文化環(huán)境,加強對學校周邊環(huán)境的監(jiān)管。
班主任、科任教師要給予留守學生特殊的關愛,使他們切實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愛,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以此來消除親情缺失對其人格發(fā)展帶來的消極影響。例如在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多種方法加強生存、安全和法制等方面的教育,以強化留守學生知法、守法的意識,提高他們自律、自立的能力。
六、保證學生安全,促進健康成長
對于教師和家長來說,孩子能快樂健康地成長是他們最大的心愿。學校和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就是保障學生的安全,使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吧,一起來關注農(nóng)村學校留守學生的教育問題,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出一份力,盡一份責,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責任編輯柳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