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小小
王端淑生于紹興,父親是明朝進士,才名顯著,身居要職。
江南的青石板小路和文化氣息濃烈的家庭氛圍,如春日的雨滴,慢慢滋潤著端淑幼小的心。
詩詞、歷史、老莊,這些形形色色的書擺滿了書案,如滿天星辰將端淑的眼睛慢慢點亮。
相較于那些用閑書打發(fā)無聊光陰的女子,王端淑要認真許多。夜深人靜時,她在燭光里端坐,直到和衣而臥依然手不釋卷。
慵懶春日,江南風光無限,她卻將一室春光關(guān)于門外,任由思緒沉浸在浩瀚書海里,與古人談天,和歷史對話。
博采眾家之長的王端淑越來越通透睿智,隨口吟一首詩便清麗婉轉(zhuǎn),隨口說一段話也是見解不俗。這樣的女子,夢中的如意郎君自然也需胸有丘壑,能解萬千風情,能執(zhí)手共看云卷云舒。
而端淑很幸運地得到了她的如意郎,錢塘貢生丁圣肇,有才有貌有官職,真正的門當戶對、天作之合。
夫妻同吟共唱自然是生活常態(tài),但大多時候,丈夫忙于公務,并不能時刻與她流連于詩詞歌賦中。
和那些春怨深深的女子不同,王端淑不怨不惱,反而把寂寞春閨當作讀書習字的樂園。
在她看來,有良人陪伴便紅袖添香夜共書,無良人陪伴便與書為伴自逍遙,怎樣都好。
她寫詩著書,自制樂府,彈唱舞蹈,才情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再輔以每日疾書的勤奮,她的詩詞如春日飄飛的柳絮,在每個角落里徜徉。
生活似一匹完美的錦緞,一路向前鋪開,可誰也不會想到,這錦緞會忽然遭遇狂風暴雨,然后被碾落成泥。
清兵入關(guān),明朝滅亡,河山變色。父親不愿一身事二主,紹興淪陷時絕食而亡。明朝既亡,丁圣肇失了官職,亦不愿歸清,便如一朵飄零的浮萍,無處停留。
生活的大浪迎面打來時,王端淑選擇站在風口浪尖與浪共舞。那段時間,她的詩詞風格巨變,不再是小情小調(diào)、風花雪月,更多的是家國情懷、興亡之嘆,甚至冒著得罪清朝權(quán)貴的風險,為明朝忠節(jié)烈士寫傳。
一個人的筆,可以柔情萬千,也可以硬如鋼鐵。而王端淑的剛,不僅表現(xiàn)在詩詞著作里,也滲透在她的骨肉里。
順治帝慕王端淑之名,便請她入宮,做公主、嬪妃的老師。這是多少人求而不得的好事,從此就可富貴榮華。何況此時丈夫賦閑在家,家境日漸困頓,太需要一份收入來維持生活。
但王端淑一口回絕,哪怕生活貧困,哪怕得罪權(quán)貴,她也毫不在乎。
她與丈夫搬回老家,從此荊釵布裙,看林巒花鳥,聽呼嘯風聲,生活雖苦卻心如明鏡,自得其樂。閑時看書寫字,畫幾筆花鳥,她的花鳥圖便是在那段日子里突飛猛進,自成一家的。
無論春風得意還是逆流而行,對王端淑而言似乎都沒有太大區(qū)別,她總是執(zhí)筆為馬,日復一日地努力向前。而她所做的,還遠不止這些。
眼看家底坐吃山空,衣食難以為繼,她毅然走出家門,一邊當私塾先生,一邊賣字售畫。
在那個女子不輕易拋頭露面的時代,她的行為讓兄弟們感到不滿,忍不住出言規(guī)勸,她卻只是泰然一笑,云淡風輕地寫詩回應,家中衣食貧乏,自己不擅女紅,賣個才情又如何?
這回應看似柔軟,實則剛烈,誰說女子就不能拋頭露面?王端淑不僅自謀生路,還與一些文學大家交往甚密,于思想碰撞間提高了自己的文學修養(yǎng)。
雖然江山更替,她的名氣卻未消亡,反而愈來愈盛。她用滿腹才華撐起一片天,讓困頓的家慢慢又滋潤了起來。
她的光芒太盛,早已將丁圣肇罩入陰影之中。對于男人來說,這似乎是難以忍受的尷尬,但丁圣肇卻毫不在意,不僅胸無芥蒂,還在眾多場合稱贊妻子。
但無論如何,丁圣肇還是有自己的煩惱。抱負無處施展,對才子來說,注定會迷茫無措。他只能縱酒猖狂,醉在夢鄉(xiāng)。
王端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本是展翅的大鵬,卻被時事折斷了雙翼。言語安慰多少有些蒼白無力,她便變賣首飾,為丈夫納了一名小妾。
無奈之舉里,透著濃濃的關(guān)愛與自信。在她看來,即使有第三者加入,她與他的感情依然會完美如初,縱使真的不幸被奪了愛,她亦輸?shù)闷稹?/p>
當一個人不把愛情當作生命的唯一時,也便灑脫超然了。
而王端淑注定是不會把愛情當唯一的人,她要做的事太多,她還有更大的抱負。
她的目光越過歷史的山重水霧,放眼當今的浩翰星空,卻遺憾地發(fā)現(xiàn),處處都是男子的身影,女子則藏在塵埃里無人提及。
女人所做的從來不比男人少,女人的才華也從來不比男人弱,為什么她們沒有機會青史留名,讓后人細細品味?
她開始著手編著《名媛詩緯》,收錄各朝各代閨媛才女的詩詞,這些才女身份地位千差萬別,但全都才華橫溢。
王端淑選擇詩詞的標準很嚴苛,要求平淡自然,有性情有格調(diào),且去除脂粉氣。
在她眼里,只有不媚俗、有格調(diào)的詩詞才值得流傳于世,那些討好之作多是靡靡之音,不具備流傳的價值。
她的思想越來越成熟,對于人情世故,對于歷史掌故,她都有著自己的判斷標準。
而她所做的一切,不為名利,只為有更多的人看到女子的才識,有更多人傾聽到女子的聲音。
王端淑一生著作浩如繁星,然而真正流傳下來的只有《名媛詩緯》,這是她一生最大的成就。
王端淑這一生,歡喜有時,落魄有時,風云變幻在她身邊從未消停。但無論生活以怎樣的方式對待她,她始終虔誠地對待生活,勤奮寫書繪畫,認真對待家庭,真正應了她的名字,端莊而淑雅。
她就像一汪水,可以柔情萬千,也可以堅韌不彎。才女往往多憂思,難得高壽,而她八十余歲方卒,無論放在哪個時代,都是難得的高壽。
而這一切,皆因她如水的性情。因為,只有水能包羅萬象,能恬靜閑適,能滋潤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