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喬
對青旅的最初概念是來自西藏,五湖四海的背包客聚集一處,白天在墻上涂鴉留言,晚上通宵唱歌夜宵侃大山,第二天還能風風火火地爬起來直奔納木錯湖。但歸根結底,我依然是那個鐘愛睡眠的懶人,還是喜歡在藏式賓館里安安靜靜地躺著,再說,我真的無法忍受睡在一百八十斤大漢的下鋪,聽著床板吱呀吱呀的聲音,難以入眠。
沒錯,多數(shù)的青年旅社是男女混住。在拉薩,最有名的是東措青旅的一間容得下28張床鋪的大房,我的小伙伴S就住在傳說中的206瘋子天堂,他說,純是為了追求那種熱鬧的體驗,才忍耐了那么燥熱的夜晚。
事實上,到了旺季,登山客和騎行軍占領藏區(qū),游客們?yōu)榱丝匆谎垩┥?,看一眼廟堂,基本其他的什么都不顧上了,幾天洗不上一次澡也沒關系,在人前換衣脫褲子也沒什么大不了,反正大家在此刻打成一片,各回各家后,興許老死不相往來。
這個也許就叫做背包客的一期一會吧。
曾經(jīng),和朋友去南京旅行的時候,也是光顧了青旅,因為是在紫金山北面剛剛開業(yè)的一家店,所以床鋪和臺球桌都很新,現(xiàn)在想起來,窩在房間里邊吃著蟹黃包和糖葫蘆邊看電影的日子,其實也很不錯。更何況啊,我這個人適應能力超強,再陌生的地方我也能心無掛礙,呼呼大睡,很快就有了家的感覺。
有次作為記者,我采訪過幾個背包客,在他們的記憶里,看過的風景也許定格在相機中,但在青旅遇到的人和事卻能深深地銘刻在記憶里,盡管終將離開,盡管很快物是人非,但大家就像流水,流過山石,流過花枝,無多羈絆。
作為一座旅游城市,青島自然也少不了青旅,幾家名店要么是依山傍海國際范兒,要么是深巷之中白塔別墅,不過價格還是很親民的,有時候姐妹們千里迢迢來看我,我們就約在這些青旅,而我也能假裝成一次游客,假裝第一次看海,第一次抓螃蟹撿海星,以便和土著小哥搭訕……
回憶起青旅的故事,也是因為老朋友阿哲,那個理想主義者,今年三月,他也開了一家青旅式的青年空間,我從看這棟能在天臺上烤肉望海數(shù)星星的房子里,了解了一家青旅從雛形到艱難開業(yè)的點點滴滴。
阿哲買了質量最好的被子和窗簾,買了家庭影院式超大屏幕的電視,專門空出房間給自由職業(yè)者辦公,給文藝愛好者辦影展和講座,還有琴房和練習室,還有午夜聊天室……這不就是一個大型的家庭Party專用場地嗎?他帶著我看開店前的裝飾和準備時,我就在心里這么想:簡直就是把自己的家變成了人來人往的會客室。
但仔細想想,好像一些情懷滿滿的青旅,也都是這樣,店家并沒有特別強調(diào)“客人”的概念,而是奉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背包客來了又去,留下的是暫無完結的連載劇集,由店老板和店員演繹。不過,剛開始總是艱難的,地點選擇的偏僻和淡季的客流量不高,使盈利份額好看不起來,對于阿哲來說,這棟房子的租金相當于每天要花掉幾百塊,有時候住了好幾個人也照樣是在賠錢。
“那怎么辦?”
“先做做看,反正我簽了三年?!?/p>
來日方長,也許這家青旅會成為青島的特色地標也說不定,也許會開辟出更好玩的東西,比如定期的琴友會和咖啡鑒賞,比如涂鴉大賽,比如經(jīng)常的聚會里經(jīng)常地遇見新鮮血液,而在此過程中,會突然感到,有著青旅作為理想的人還真是不少,他們普遍的特點是簡單干凈,是想要組建大家庭的純粹心愿。
阿哲的青年空間開業(yè)那天,我送去了滿天星和百合,我相信花朵都是很美的,而且會義無反顧地展顏盛開,我想他也能理解我的祝福,希望他的理想之園遍地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