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藝
一戶人家有三個孩子,大哥、二姐和小妹。二姐就成了“二的”。
家里的事兒基本靠奶奶管,但奶奶年歲大了,腦力體力都不夠了;爸爸、媽媽都上班,顧不上家;大哥學習好,一直是學校的小干部,放學總晚;小妹還小,根本指不上。二的自然就成了家里的主要勞動力。
二的學習一般,二的自己說準備上中專,考不上中專就上技校,最后,二的考了中專,畢了業(yè),在國營大廠的工會上班。第一月領工資,二的連硬幣都交到了奶奶手里。爸爸媽媽工資都不高,大哥又在北京上學,奶奶治病也得花錢,二的知道家里不寬裕。
小妹剛上大學第一年,大哥在北京讀博士,二的工作有兩年了,奶奶就癱床上了。二的早晨起來先收拾完自己,再幫奶奶上廁所,為她洗臉、漱口、穿衣服,把早點和水擺到奶奶跟前,再去上班;中午回來接著幫奶奶上廁所,做午飯;晚上繼續(xù)做飯,收拾。外地親戚來看奶奶,“您瞧您老太太,兒子媳婦孫子孫女兒都是大學生,多有出息啊,”說話這工夫,二的正把沏好的茶遞到親戚手里,親戚看到她,忙加上一句:“二的也這么能干懂事?!倍男π?,到廚房忙活飯去了。
大哥畢業(yè)后留在了北京,娶妻生子。二的也結了婚,有了兒子。小妹大學畢業(yè),隨著男朋友出國了,在國外一連生了三個孩子,爸爸媽媽間斷著就去了十幾年,幫著照看孩子。孩子們后來大了,爸爸媽媽就回來了。
二的這時候也趕上單位改革,下崗了,二的就回家了,每天去看看爸爸媽媽:大哥和小妹都給家里寄錢,二的就給老兩口做點順口的,收拾收拾家,跑跑腿兒,還得經(jīng)常帶他們?nèi)メt(yī)院看病,已經(jīng)快80歲的爸爸媽媽身體這兒那兒的總有毛病。
過春節(jié)的時候,大哥一家子回來了,小妹和大家視頻聊天,和家里每個人都說幾句。
小妹說,二姐你最不容易了,爸爸媽媽全指你了。二的說,跟我客氣什么,不是我爸媽???
二的說了兩句,就到廳里,忙活擺桌子上菜。
最后換爸爸和小妹聊天。
一會兒,二的過來叫爸爸吃飯。
就聽爸爸對小妹說,你記住,一定要疼中間那一個……
二的一下子停了腳步,靜靜地待了一會兒,擦擦臉上的淚,喊:爸,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