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臺
每個媽媽都希望在孩子心中,是最好的人。因為我們深信:世間再也沒有一種愛,能超越母愛。但如果孩子快樂、幸福、善良和孝順,“世上只有誰最好”真的有那么重要嗎?
周末,我?guī)畠汗渖虉?,她指著一件紅彤彤的花毛衣,興奮不已:“媽,把這件毛衣買下,好不好?”可這毛衣分明是大媽款式啊,我才多大年紀啊?
“奶奶穿,正好嘛!”女兒頭也不抬地說。
奶奶穿?敢情沒我什么事兒啊。我沒搭理她,隨手挑了一件粗呢大衣,還沒試穿呢,女兒又發(fā)表意見了:“你都有多少件大衣了,怎么還買?要買就給奶奶買,我覺得那件小碎花的外套挺適合奶奶的?!?/p>
咦,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而我的這個親閨女卻是奶奶的羽絨服啊。出了商場,女兒一溜小跑竄上了公交車,扔下一句話:“我去看奶奶了,今天我跟奶奶睡?!?/p>
女兒出生后,一直是我?guī)?小時之內(nèi)忙工作,8小時之外照顧她,那種辛苦勁兒就別提了。尤其是在她小的時候,有兩年為了不讓她輸在教育起跑線上,每個周六我都要驅車100多里,帶她去市里上鋼琴課。為了繳納高昂的鋼琴培訓費用,我好長一段時日連化妝品都舍不得買。直到前年,兒子小寶出生,女兒才暫時住在奶奶家。
婆婆對孫女自然不錯,可再怎么好,也不如我這個親媽??!去年夏天,我已經(jīng)覺察到女兒和奶奶過分親密,學習也沒那么上心了,于是將她接回家。她人是回來了,心卻留在了奶奶家,但凡有點兒好吃的,她第一個想到的總是奶奶:“給奶奶送點兒去吧?!?/p>
有一次,女兒在奶奶家給我打電話:“老師讓交10塊錢的卷子費?!蔽易屗认蚰棠桃?,她一口回絕:“我不要奶奶的錢!”得,我只好開車半小時給她送10塊錢。
前不久,我一個閨蜜的奶奶去世了。閨蜜大病一場,拉著我的手掉眼淚:“這輩子最疼我的人走了。”聽到這句話,正在削蘋果的閨蜜媽媽手一抖,把手指給削破了。那一刻,我深刻體會到了一個母親的心痛,也想到了自己的女兒,是不是有一天,我們之間也會出現(xiàn)這一幕?
等女兒回家,我和她玩真心話大冒險。
“奶奶好還是媽媽好?”
“當然是奶奶好。”
“為什么?”
“奶奶脾氣好,不像媽媽總是呲噠我;奶奶做飯香,我想吃什么就做什么,不像媽媽總是盡著弟弟,才不管我吃沒吃飽;奶奶不偏心,不像媽媽,什么都是弟弟優(yōu)先;奶奶心疼我,從不逼我學習不愛學的東西,不像媽媽,逼著我學這學那,還總說為了我付出了多少多少……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我覺得奶奶老了,很孤獨,如果我再不疼她,她就更孤單了?!?/p>
女兒最后的這句話,讓老公紅了眼圈兒:“其實,爸爸也很疼奶奶的?!?/p>
“你疼奶奶?”女兒猶疑片刻,搖了搖頭,“你每天都要上班,下班以后還要照顧弟弟,哪有時間去疼奶奶?你都一個月沒有去奶奶家了?!?/p>
女兒雖然數(shù)落的是她爸爸,但我也聽得酸楚、愧疚。有了小寶以后,我們對女兒、對婆婆都有所疏忽,幸虧孩子敏感,替我們這些大人盡了該盡的孝心。我對她說:“周末咱去給奶奶買你看中的那件花毛衣好不?”女兒高興得又蹦又跳:“干脆再給她買件呢子大衣!因為我媽媽最好了?!?/p>
從女兒嘴里蹦出“最好”的字眼,讓我感覺到很幸福。和女兒溝通以后,我給她減掉了兩個培訓班。學習上不再高壓,對待兩個孩子的方式也有所改變。小寶有的,一定也給姐姐一份;寵溺小寶的時候,我不忘摟過女兒親一口。看到我的變化,婆婆笑了:“這就對了,對待兩個孩子,一定要一碗水端平。”我親昵地攬住婆婆的胳膊,發(fā)出邀請:“以后每個周末,我們都在一起過。”婆婆的眼角泛出了淚花。
女兒和我的關系改進了不少。有一天,小丫頭居然來找我“投訴”了:“奶奶給了弟弟一塊芝麻糖,卻沒有給我。”看著她鄭重其事的樣子,我深感欣慰——不是欣慰她對奶奶有“意見”,而是欣慰我最親愛的女兒,無論她嘴里嚷嚷著誰最好,她都是我最最貼心的小棉襖。
編輯?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