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映紅
中國父母對獨身成年子女的“逼婚”似乎成為了一種相當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不僅逼婚,許多父母甚至不惜親自出面為獨身成年子女相親,自作主張給子女報名參加婚介活動等。不僅如此,中國父母為成年子女的婚姻似乎承擔了太多責任,像無償為成年子女帶孩子;出面調停子女婚姻沖突等。
那么,為什么中國社會父母對成年子女的婚事憂心忡忡呢?這可以從如下幾個因素來詮釋。
在中國社會里,無論是影視、輿論還是媒體所傳播的行為價值觀,都以父母凌駕于子女權利之上為“正當”的。一對父母無論從大眾媒介,還是身邊,都能習得同樣的行為價值觀。當周圍家庭和影視中的“榜樣”,都傾向或贊成“逼婚”,那么如果自己放任子女的婚事而不加過問,儼然便是做父母的“失職”。
中國父母對子女婚事的過度關心和干預,還反映了中國大多數(shù)普通家庭父母對晚年生活的不安。大多數(shù)年屆老年的中國父母,窮其一生都在組織的安排下按部就班、循規(guī)蹈矩地過完一生。退休之后,期盼有個孫子,就成為晚年生活的莫大慰藉。從某種意義上,中國父母對成年子女的逼婚也反映了中國父母對晚年養(yǎng)老的焦慮。在他們看來,子女結婚生子后,晚年生活才算安定下來;否則,他們的晚年生活仍然在“風雨飄搖中”。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微妙的因素使中國一些家庭里面父母對成年子女的逼婚宛如一種絕妙的諷刺?,F(xiàn)代一些逼婚的父母,10年前正是他們?yōu)榍啻浩诘淖优偎榱诵模瑸榉婪肚啻浩谧优鐟俣鞣N嚴防死守;大學期間又擔心子女把持不住,不認可甚至阻撓子女的戀愛。長期的過度管制使子女的社會性發(fā)展受到抑制,導致相當比例的適婚青年人缺乏戀愛和婚姻的心理準備,以及建立和維系親密關系的技能和把握。這些因為早年的過度管教造成成年子女“長不大”的現(xiàn)象,可以認為是一些逼婚父母的自釀苦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