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涵
我常去小區(qū)后的那個村子里散步,在那兒認(rèn)識了一個半百老先生。他曾和我聊起他的家史:據(jù)可記,傳了兩百多年,十三代人,沒出過大人物;枝不繁葉不茂,族親之間除了年節(jié)、婚喪、壽誕,也沒別的往來。麻煩從沒斷過,特別在非常時期,全賴祖宗積德,總得人相助,大多有驚無險,更有在困難被人解決之后,才被告知原來有這么個麻煩。所以幾代人大錢沒有,小錢有,日子倒都過得滋潤。
這些貴人是些什么人?是曾受惠于老先生家的人及他們的后人。想起清代狀元姚秋農(nóng)的一句話:“世上幾百年舊家,無非積德?!边@話說得真好,韻味十足,卻毫無頭巾氣。
老先生家做了些什么善事?他說,第一,不干損人的事;第二,常行舉手之勞;第三,做雪中送炭人。
守好本分就算積德,原是再也容易不過的事??上П弧叭瞬粸榧骸彬?qū)使著干盡作踐子孫的勾當(dāng)。人家對付不了你,會轉(zhuǎn)而去治你的后代。以致幾代子孫沒有出頭日,蒙難寡助,幾近斷亡。大部分“幫人”不會傷及財力、人力,只是舉手之勞,但亦是勞,而且付出之后,又想著有回報。這就成了交易,一清百了。錦上添花誰不能,難得是饑時一碗飯。見人家突然落魄了,便要斷絕往來,甚至落井下石。比如借錢,明明有頗多閑置儲蓄,幾千幾萬塊的救命錢也不肯拿出來,心想我借了他,他還不還得出?老先生也說了自家借錢的事,在親友最缺錢的時候,如果那人有人品,有信譽(yù),他們會悄悄送去,借期久點(diǎn)沒關(guān)系,一旦借了人家,從不去逼債。
良言是別人的,事情是人家的。以禮待人,以誠待人。尊敬也是一種善德。落魄的時候,要記得尊敬自己;得意的時候,也不忘尊敬別人。因為人生是起起落落,家族走勢也是這樣。
一個家族得以百年長存,千年延續(xù),不在于人丁興旺,不在于家財萬貫,而在于結(jié)善緣。積德是為善果,意圖雖功利化,倘能一輩子恪守,任誰都會豎起拇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