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喬治是英國一家手工作坊的小業(yè)主,經營著小本生意,一步一步不斷發(fā)展壯大。按照馬克思資本積累原理,他完全有可能通過努力變身為大資本家。但是很不幸,一場經濟危機使他陷入了困境,導致他的產品賣不出去,資金周轉不開,再加上物價暴漲,他很快就面臨破產的威脅。友人勸他趕快裁員,以減輕負擔。喬治思考良久,實在找不到更好的辦法,也準備采用友人的建議。
裁人計劃還在醞釀之中,工人們整日人心惶惶,也無心工作。消息很快就傳到了老喬治的耳朵里。那天清晨,老喬治來到辦公室,勒令喬治收回裁人決定。喬治不服,向老喬治解釋了裁人的必要性,老喬治一怒之下,現場解除了喬治的職務。中午,老喬治走進了工人餐廳,看見大家一臉憔悴、蒼白,碗里是白水煮的青菜和幾片豆腐。老喬治很難過,立刻從街上的小餐館花三英鎊買回兩碗紅燒肉,端進餐廳,哽咽著說:“兄弟們!我很抱歉,讓你們受苦了?,F在,我已經解除了喬治的職務,請你們放心,我們不會裁掉一個人。從今以后,每天中午我和你們一起吃飯。當然,可口的紅燒肉必不可少!”工人們聽到老喬治這樣說,全都歡呼起來。
那時候,三英鎊是個不小的數目,至少可以供老喬治夫婦一天的基本生活所需。
不過,事實證明,老喬治的決定是對的。每天三英鎊,所帶來的效益卻是無法計算的。因為工人們心存感激,便拼命干活,努力降低成本。一段時間過后,竟然使這個手工作坊挺過了難關,并不斷發(fā)展壯大,最終成為全英一家著名的電器公司,擁有資產過千萬。
(摘自《印刷經理人》,2008年04期)
點燈
老喬治的做法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想要自己喝飽,應先把上半杯水送給別人。經營人際關系和經營夢想一樣,只有不斷付出,才能有所收獲。所以,我們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應首先學會以誠相待,將心比心。同樣身處荒漠的邊緣,能轉角擁抱柳暗花明的人,往往都是懂得分享和舍得灌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