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舟 王曉利
摘 要 讓學生真正地用心去閱讀《媽媽的愛》,細致體會母愛的無私與偉大,增強愛父母、回報父母關(guān)愛的意識,在教學中應(yīng)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激發(fā)閱讀的欲望,喚醒愛的情感;用心去體驗感悟,升華愛的情感;放飛想象的翅膀,抒發(fā)愛的情感。
關(guān)鍵詞 淺談 引導 用心 讀書
【中圖分類號】G623.2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會和理解?!蓖ㄟ^品讀、體驗,把言語的感知轉(zhuǎn)換成表象,從而進行再造想象,引發(fā)學生主體的情感體驗。這就需要我們正確引導學生用心讀書:激發(fā)“讀”的欲望,喚醒情感;用心去“體驗”,升華情感;放飛想象的翅膀,抒發(fā)情感。
學生在語文教育中要獲得的最基本的東西是什么?就是要不斷加強語文知識的積累,對識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積累,通過讀書提高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鑒賞、記憶的水平?!墩Z文課程標準》特別指出在閱讀方面要注意“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教學建議中十分明確地指明了實現(xiàn)任務(wù)的基本途徑,就是“語文的基本素養(yǎng),要通過語言的街壘、感悟和運用,通過語文基本技能的訓練來實現(xiàn)。然后又在各個階段目標中再對此加以具體化??梢娪眯淖x書對學好語文的重要性?,F(xiàn)代課程論發(fā)展的一個基本特征,就是明確基礎(chǔ)教育是公民教育。教育要為大眾提供必需的語言、知識、價值觀的課程,給每一個學生以發(fā)展的機會,所以非常強調(diào)課程對未來公民的適用性,不單純是:“你可以做什么”,而更重視的是“你能學什么”,具備學習的能力,這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使他們養(yǎng)成愛讀書、勤思考的習慣,懂得獲取知識的方式和途徑,逐漸培養(yǎng)終身學習的意識。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會和理解?!保栽谡Z文閱讀教學中,我們要抓住兩個關(guān)鍵詞:感受和實踐?!案惺堋?,語感源于人的感官和心靈對言語的感受,“感之于外,受之于心”,通過感知使外在的言語變成主體內(nèi)心的感情波瀾,通過品讀、體驗,把言語的感知轉(zhuǎn)換成表象,從而進行再造想象,引發(fā)學生主體的情感體驗。讓言語動起來,讓情感躍出紙面。我們要千方百計地啟發(fā)引導學生去感受課文的言語,以他們的感覺、知覺、認識、情感去觸摸它,讓學生“入乎其中”,與言語發(fā)生共振共鳴,又要“出乎其外”,讓感受不斷深化?!皩嵺`”,將所感受的言語對象轉(zhuǎn)化為語感的實踐主要是讀。在這方面,我們的古人做得非常好,“讀而未曉則思,思而未曉則讀”,“使其言皆出于我之口”,“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讀,就是要讀進去,讀出來,用自己的思想情感讀進去,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讀出來,在讀中學生的語感不斷地與課文同化、順應(yīng),課文對學生的語感不斷地開拓、改造,在讀中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將課文的情感內(nèi)化為自己的情感,課文的言語積淀轉(zhuǎn)化為學生的語感。
綜上所述,可見讀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通過用心讀書去感悟和實踐,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加強自身品性的修養(yǎng),下面以我的教學實踐——小學語文第四冊第十二課《媽媽的愛》,談?wù)勅绾我龑W生用心讀書。
《媽媽的愛》這篇課文是一首敘事抒情詩,語句非常優(yōu)美,它從兒童的視角,以清新、明快、樸實的語言風格,敘述了媽媽愛“我”的幾件小事,謳歌了無私的母愛。為了使學生更深刻的體會到母愛的博大無私,在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真正地去用心讀書,體會母愛的無私與偉大,增強愛父母、回報父母關(guān)愛的意識。
一、激發(fā)“讀”的欲望,喚醒情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上課伊始,教師播放優(yōu)美的歌曲,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了情感的氛圍。再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媽媽”一詞。同時,播放課文配樂錄音,激發(fā)情感,讓學生初步體會書中從哪幾件事描寫了媽媽的愛。不僅為學習本首詩奠定了感情基調(diào),還激起了他們“想讀書,要讀書”的欲望。于是,學生紛紛帶著親切、深情、甜美的感情讀。
二、用心去“體驗”,升華情感。
“體驗”是開啟文本的金鑰匙。指導學生深入朗讀課文時,教師提示:這首詩中,最讓你感動的是哪一小節(jié)?請你們美美地讀一讀。孩子們帶著自己的切身體會去感悟詩歌內(nèi)涵,所以學生讀得非常動情,此刻孩子們的心弦已被媽媽的愛深深打動了,激起了他們對媽媽愛的情感,很快就體會到了媽媽的愛真是無處不在。
三、放飛想象的翅膀,抒發(fā)情感。
小作者通過四件具體的小事讓孩子們深深地感受到媽媽那濃濃的愛意。為了加深學生對母愛的更深感悟,老師趁勢引導:孩子們,你們的媽媽愛你們嗎?誰也能像詩中的小朋友一樣,也用詩歌的語言來夸夸媽媽。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暢所欲言,思維的火花被點燃起來。在學生講的過程中,教師點撥使其語言規(guī)范。然后,鼓勵大家?guī)椭鷺?gòu)思在敘事后,加一句“啊,媽媽的愛是XXX”。
這時,老師用贊賞的語言激勵孩子們:呀,這不就是詩嗎?來,我們連起來說一說。原來,作詩這么簡單?,F(xiàn)在,我們就把剛才夸媽媽的事說了,也加上一句“啊,媽媽的愛是XXX”。也來當回小詩人。
此時學生文思如涌,教師沉浸在濃濃的愛意中。學生極富感情地念起自己做的小詩,全班響起一陣陣掌聲。其他學生躍躍欲試,爭當小詩人。
創(chuàng)造是一種最高的境界?!耙瞾懋敾匦≡娙恕?,使學生展開了想象的翅膀,使課堂又一次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通過《媽媽的愛》不難看出在語文閱讀教學講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課文的體驗、感悟,通過教師的引導,讓課文對學生的心靈進行熏染、陶冶、感化。所以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通過多種途徑讓學生用“心”去聽說讀寫,在聽說讀寫中品味生活、感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