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歷史題材的影視劇和文學(xué)作品中,尤其是近年來充斥熒屏的帝王劇中,不論是秦皇漢武,還是唐宗宋祖,甚至雍正乾隆之時,皇帝的嬪妃和皇上說話時,都自稱“臣妾”。其實,這樣的說法是錯誤的,古代妃嬪可以自稱“妾”“妾身”“賤妾”,但不可稱“臣妾”。
一、何為“臣”
“臣”的甲骨文字形像一個豎著的眼睛,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人首俯則目豎,所以像屈服之形者。”《說文解字》:“臣,象屈服之形?!薄抖Y記·少儀》:“臣則左之。”鄭玄注說:“臣謂囚俘?!币鉃椤氨蛔カ@的戰(zhàn)俘”,抓獲的戰(zhàn)俘如果不殺,就成為勝者的奴隸。這就是“臣”的本義,“專指男性奴隸”。
《說文解字》中還說到“臣,事君者也?!彼?,“臣”在古代的另一層意思是指君主時代做官的人。諸葛亮《出師表》中就有“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忠良死節(jié)之臣”的千古名句。
“臣”也可用作官吏、百姓對君主的自稱?!蹲髠鳌べ夜迥辍罚骸俺悸勚?,鬼神非人實親,唯德是依?!边@是宮之奇對虞公說的一段話,宮之奇在虞公面前就自稱為“臣”。值得注意的是,清朝的典章制度規(guī)定,滿族官員在上奏章時,可以自稱“奴才”;漢臣上奏章時只能稱“臣”,不得自稱“奴才”,否則就是“冒稱”,要受到懲罰,可見“臣”的地位之低下。就像和珅在乾隆帝面前總是自稱“奴才”,而紀(jì)昀從來都是稱“臣”一樣,這并不是他自矜,而是在當(dāng)時他根本就沒有資格自稱“奴才”。
最后,“臣”用作動詞時,義為“統(tǒng)治、役使;稱臣”?!稇?zhàn)國策·秦策五》:“而欲以力臣天下止住”;《漢書·武帝紀(jì)》:“以匈奴弱,可遂臣服,乃遣使說之”。
二、何為“妾”
甲骨文中的“妾”字,下面是個“女”字,上面是個“辛”字,“辛”就像一把“平頭鏟刀”。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中說:“‘辛是給有罪者或異族俘虜行黥刑時所用的刀、鑿一類的刑具,黥刑無法表現(xiàn)在簡單的字形之中,所以就借用施刑的工具來表現(xiàn)?!薄墩f文解字》:“妾,有罪女子給事者。”
在奴隸制度下,男性主人和女奴往往發(fā)生性關(guān)系,甚至使女奴成為專屬于男主人的性行為對象。于是,“妾”的詞義開始發(fā)生改變,指一夫一妻多妾制結(jié)構(gòu)中,地位低于正妻的女性配偶。周代貴族女子出嫁,需要同族姐妹或姑侄陪嫁,稱為“媵”。媵會成為側(cè)室,地位比妾高。后世媵和妾漸漸不分。
另外,“妾”在古時也可作為女子表示謙卑的自稱,如:“妾身、賤妾”等,類似于男人自稱的“仆”。孟郊《織婦詞》中有云:“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p>
三、“臣妾”的釋義
“臣”“妾”二字在古時連用,可用作名詞和動詞。
首先,“臣妾”古稱地位低賤者,是男女奴隸的總稱。《尚書傳》:“役人賤者,男曰臣女曰妾?!薄稌x書》:“天戒若曰,臣妾之不可者,雖親貴莫比,猶宜忍而誅之?!薄稘h書》:“陛下誠復(fù)立六國后,此皆爭戴陛下德義,愿為臣妾?!薄胺虼笸跻郧Ю餅檎樱匀f民為臣妾,此高皇帝之厚德也。”所以,“臣妾”也指臣服者、被統(tǒng)治者,如《史記·吳太伯世家》和《伍子胥傳》中有“請委國為臣妾”“求委國為臣妾”語,《漢書·西域傳》有西域小國“稱臣妾”語。
其次,“臣妾”在古時也可用作男人和帝王說話時對自己妻子的稱呼,即“臣之妾”“賤內(nèi)”“拙荊”之義?!肚迨犯濉罚骸爸脸兼杂凶优暌牙洗?,并無歌兒舞女,強取戴氏女,尤無其事?!庇袝r也用作仕宦之女對人的謙稱。如《宋史》所載:“臣妾父固可念,淮、湖石姓尤可念?!薄睹魇贰罚骸捌淦迯埵戏I上書,言:‘臣夫繼盛誤聞市井之言,尚狃書生之見,遂發(fā)狂論……倘以罪重,必不可赦,愿即斬臣妾首,以代夫誅?!鼻謇顫O《玉搔頭·謬獻(xiàn)》:“臣父接臣妾上任,在中途遇了亂兵。與這個乳娘,一齊逃難?!?/p>
另外,“臣妾”作為名詞,還指周時的九種職業(yè)之一?!吨芏Y·天官·大宰》中有記載:“九職中有臣妾聚斂疏材?!编嵄俗⒃疲骸笆璨?,百草根實。凡畜聚之物,瓜瓠葵芋,御冬之具也。”即替王室征收調(diào)配生活物資的一類人。
“臣、妾”二字連用,有時也作動詞使用,意為“使之為奴”“統(tǒng)治、管轄”?!渡叹龝ゅe法》:“同列而相臣妾者,貧富之謂也?!碧拼 妒谂嵯蜃笊ⅡT常侍制》:“朕以將壯之年,臣妾天下,司其忿速,其在于持重溫良之士以鑒之乎?”宋朝蘇洵《上皇帝書》:“臣聞古有諸侯,臣妾其境內(nèi),而卿大夫之家亦各有臣?!薄睹魇贰罚骸拔┟晒排c我等夷,乃欲臣妾我?!?/p>
四、結(jié)語
通過對“臣”“妾”“臣妾”的釋義,可知“臣妾”在歷史上的含義分別為:①地位低賤者,男女奴隸的總稱;②男人和帝王說話時對自己妻子的稱呼,即“臣之妾”;③仕宦之女對人的謙稱;④周時的九種職業(yè)之一,專職“聚斂疏材”; ④“使之為奴”“統(tǒng)治、管轄”。
綜上所述,可知“臣”“妾”只能用于男人或者女人對自己的“謙稱”,不能混用或亂用。將二字同用,作為妃嬪對皇上的自稱,純屬無稽之談,是不尊重史實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表現(xiàn),在今后的影視作品和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中應(yīng)該及時予以修正。
參考文獻(xiàn):
[1][漢]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漢]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
[3][唐]房玄齡.晉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4][清]張廷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5]趙爾巽.清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1976.
[6]郭沫若.郭沫若全集[M].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1982.
[7]王力.古代漢語[M].北京:中華書局,1999.
(賈環(huán)玉 ?浙江寧波 寧波大學(xué)人文與傳媒學(xué)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