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
【摘要】從性別文化的角度闡釋,《高老頭》里面存在著兩種思想傾向。從高里奧老頭將女兒作為生命的中心、拉斯蒂涅克狂熱地追求貴族女性,可以看出文本的“女性崇拜”色彩;而從文本的以男性為焦點的敘述視角、大量悲劇型女性人物形象、作家的女性價值批判之聲,又能明顯地體會到“男性中心”的存在。本文首先將對于“女性崇拜”以及“男權(quán)中心”兩種觀點,在原文中找出依據(jù)進行分析;接著,本文進一步比較“女性崇拜”與“男性中心”兩種思想,發(fā)現(xiàn)“女性中心”只是表層,實質(zhì)仍是“男權(quán)中心”。
【關(guān)鍵詞】《高老頭》;女性崇拜;男權(quán)中心
《高老頭》是法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的代表作。在小說所展示的時間里,主人公“高里奧”和“拉斯蒂涅克”都以“女人”為追隨的對象,崇拜的中心,似乎顛覆了傳統(tǒng)的“男權(quán)主義”思想,體現(xiàn)出“女性崇拜”的傾向。但與此同時,文本的男性中心視角、小說塑造的悲慘女性形象以及大量存在的女性價值批判,又透露出“男權(quán)中心”的色彩。那么,這場“女性崇拜”與“男權(quán)中心”的對抗究竟孰勝孰負,我們將依靠文本進行分析。
一、女性崇拜:對傳統(tǒng)男女地位關(guān)系的反叛
(一)高老頭:畸形父愛的受害者
高老頭的父愛是非常無私、甚至沒有任何原則的。他曾是個有錢的面粉商人, 在妻子死后拒絕再娶, 并將自己的全部感情轉(zhuǎn)移到兩個女兒身上。只要女兒開口要求,他就能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獻給女兒。為了女兒,他甚至表示愿意去偷, 去搶, 去賣命,甚至“殺人放火”??梢哉f,在他看來,自己生命的價值就是為女兒而服務(wù)。當(dāng)這種意識達到極致,就會往畸形病態(tài)的方向發(fā)展。小說中有大量的行為和動作描寫都體現(xiàn)了這位父親對女兒執(zhí)著而瘋狂的愛。
但是,高老頭這種極致的愛并沒有從女兒身上得到同等的回報。為了取悅丈夫,兩位女兒都不接納高老頭住在自己家中;她們只有在向父親要錢的時候,才會去找父親,表示一下親昵;甚至,在父親臨死之際,都因為各自的原因,沒有見上最后一面,讓父親抱憾而終……
在本文中,無論是情感的投入還是付出的程度,身為父親的高老頭都大大高于兩位女兒。他的生命,仿佛是女兒的附屬體、剝削品。
(二)拉斯蒂涅克:靠女人上位的“戰(zhàn)士”
本篇小說的主線,是拉斯蒂涅克在經(jīng)歷鮑賽昂夫人、伏脫冷、以及高里奧老頭的“人生三課”后,逐漸走上了“靠女人上位”的墮落之路,而他的發(fā)展,是一直依賴著女人的力量的。這似乎又不同于以往“女人靠男人而生”的傳統(tǒng)觀念。
他曾先后嘗試追求雷斯多夫人、紐沁根夫人以及維克多莉娜小姐。在這個過程中,他基本上是“惟她們是從”,用大量溢美之詞以及承諾誓言討她們歡心。他稱紐沁根夫人是他“崇拜的偶像”(《高》)?!爸灰幸稽c兒表示,他便能為她赴湯蹈火,因為她就是他的整個世界……”(《高》)在小說最后,目睹了高老頭的悲慘經(jīng)歷后,他下決心“完成對社會的首次挑戰(zhàn)”(《高》)。總的來講,拉斯蒂涅克是一個資本主義男性青年戰(zhàn)士,盡管經(jīng)歷了猶豫和放棄,他最終還是走上了“將人生寄托在女人身上”的道路。
拉斯蒂涅克和高里奧老頭是小說最重要的兩個人物。他們“以女人為自己生活的重心”,對于女人如此依賴,看上去是對于“男權(quán)主義”的一種挑戰(zhàn)。
二、男權(quán)中心:無處不在的“性屬定見”
所謂“性屬定見”,即一個男人或女人源于其所屬性別而形成的擺脫不掉的思維定勢和生活方式。巴爾扎克作為男性作家,男性對女性固有的“性屬定見”在《高老頭》隨處可尋。
(一)文本視角:以拉斯蒂涅克為中心的零聚焦敘述
小說在敘述的過程中,是以拉斯蒂涅克的為中心人物的,由拉斯蒂涅克把一個個表面看來互不相干的故事聯(lián)接起來的,實際上類似于歐洲傳統(tǒng)的“流浪漢小說”,沒有拉斯蒂涅克這個形象,故事的發(fā)展就無法繼續(xù)。在這種情況下,小說打上了拉斯蒂涅克的個人色彩。例如,文章中對許多女性的描述都是以拉斯蒂涅克的評價展開的。如小說中高老頭的兩個女兒都是非常貌美的,而這又是通過拉斯蒂涅克的語言或者心理來表現(xiàn)。如他參加完舞會時,他這樣形容伯爵夫人:“我從來沒有見過那樣的美人。她的頭上插著花,胸前掛著最好看的花球,全是香味撲鼻的話花……真是無法形容她在跳舞時的美妙……”
如此一來,便有一種隱藏的含義——假若沒有拉斯蒂涅克,那么文章中許多的女性形象都要大打折扣。也許作者無意識要降低女性在文本中的存在地位,但是透過“女性形象的評價掌握在男性手中”這一現(xiàn)象,小說的“男權(quán)主義”色彩便顯現(xiàn)出來。
(二)大量悲劇型女性形象:作為男性的附屬品
同巴爾扎克其他的作品一樣,《高老頭》中存在著大量悲劇型的女性形象
第一類悲劇形象以鮑賽昂夫人、紐沁根夫人為代表。她們美麗高貴、為許多男性追隨、最后被人背叛;第二類以雷斯多伯爵夫人和蘿爾、阿加脫(拉斯蒂涅克的兩位妹妹)為代表。她們心甘情愿地犧牲著自己,成為男性的壓榨品;第三類則以維克多莉娜為代表,她與其他所有女性不同,善良、純真、博愛,這樣類似“圣母”的形象實質(zhì)上體現(xiàn)著男性出于自身角度,對于完美女性的定義。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女性,也要任由男性挑選、難逃被拋棄的命運。實質(zhì)上,對于她、對女性本身,都顯示著不公。
(三)作者的聲音:強加于女性的價值判斷
在文本中,我們能夠聽到作者有意無意發(fā)出的聲音:對于女性的價值判斷。
作者在敘述時,或借助小說中人物之口,或直接作為事實進行陳述,毫不隱藏地對女性及其價值進行了批判:“一個女人不僅應(yīng)該滿足男人心靈和肉體的需要,還必須懂得,她有更大的義務(wù),要滿足男人的無窮無盡的虛榮心,這也是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昂丹區(qū)的這些女人報復(fù)心都是很強的”……(《高》)
這些評論,非常直接地以“女人”作為主語,并且這些評價以負面為主。
在這部作品中,對于女性的批判遠遠多于男性的。且巴爾扎克在批判男人的時候,并不會像女人那樣,以“男人……”的句式開展。例如,伏脫冷曾說“那些人一旦有了一個念頭后,就再也擺脫不了啦。他們只是認定一口井里的水,往往還是發(fā)臭的水呢;為了要喝這一口水,她們可以出賣自己的妻子、孩子,甚至可以把自己的靈魂出賣給魔鬼……”在作者眼里,男人能夠代表著“人”,而女人是區(qū)別于“男人”以及“人”的另一類存在,只是男權(quán)社會的附屬品。
此外,還有一個細節(jié)也需要關(guān)注:作者對于喪偶的伏蓋太太以及未婚的維克多莉娜小姐,常以“伏蓋寡婦”和“老姑娘米肖諾”來稱呼。而同樣喪偶的高老頭和未婚的伏脫冷、拉斯蒂涅克,則沒有此類定性??梢娫谧髡叩臄⑹鲋?,沒有伴侶的女性比男性不符合常規(guī),這里就透露出“女性要依靠著丈夫才具有生命價值”的性屬定見。
總之,巴爾扎克在作品中總是以高人一等的姿態(tài),對于女性進行批判,充當(dāng)著類似于警察和法官一類的角色,著實不難看出其根深蒂固的男權(quán)思想。
三、力量懸殊:“女性崇拜”之表,“男權(quán)中心”之根
根據(jù)前面的內(nèi)容,我們可以知道《高老頭》中同時包含著“女性崇拜”與“男權(quán)中心”兩種思想傾向。但是實際上,“女性崇拜”是無法與“男權(quán)中心”抗衡的。我們看到的“女性崇拜”只是表象,其實質(zhì),還是離不開“男性中心”思想。
對于高老頭來說,他之所以以阿納斯塔西與但斐納為中心,并不是因為她們是“女性”,而是因為她們是他的“女兒”。換句話說,她們是自己生命的延續(xù)。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我把她們生下來的, 她們是我的!”同時,他又非常強烈地想要控制她們、得到她們的心。這似乎又與中國傳統(tǒng)的“父權(quán)”有些類似了。
而對于拉斯蒂涅克來說,他對于女人的追求和崇拜,也不過是為了金錢利益。他對紐沁根太太說:“我真想您屬于我。”而他實質(zhì)的想法是“要是德·紐沁根夫人對我感興趣,我會教會她如何控制丈夫的。這個家伙做黃金買賣,他能幫我發(fā)大財?shù)??!彼咏允菫榱丝刂婆裕屌詾樽约悍?wù),這樣的觀念正是“男權(quán)主義”思想的突出體現(xiàn)。
因此,我們說小說中“女性崇拜”是無法“男權(quán)中心”思想抗衡的。從性別文化的觀點考慮,《高里奧》是一部男權(quán)主義小說。在男權(quán)社會中,這種思想傾向就驗證其現(xiàn)實主義的本質(zhì)。
【參考文獻】
[1]鄧潔嬪. 試論巴爾扎克筆下不幸婚姻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內(nèi)涵所謂[M]. 湖南:湘潭大學(xué). 2011.
[2]劉玉雙.男權(quán)桎梏下的女性悲歌[D].湖南:中南大學(xué),2010
[3]童慶炳. 文學(xué)理論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王琳. 女性崇拜掩蓋下的男性中心主義[D]. 沈陽:遼寧師范大學(xué),2013.
[5]王先霈、胡亞敏. 文學(xué)批評導(dǎo)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楊纖. 關(guān)于小說[ M ]. 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6.
[7]王琳. 女性崇拜掩蓋下的男性中心主義[D]. 沈陽:遼寧師范大學(xué),20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