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曉輝
2014年5月的一天,武漢市近七十歲的屠奶奶坐公交車去老同事家。剛上車,一位前排的年輕女孩就主動讓座給她。女孩手里拿著不少東西,屠奶奶有些不好意思,就跟她推讓了一番,但女孩微笑著執(zhí)意請屠奶奶坐。
女孩明媚的笑容,讓屠奶奶心生溫暖。于是,屠奶奶就問女孩:“我能把你的笑容拍下留作紀念嗎?”女孩靦腆地點頭,屠奶奶就開心地把女孩燦爛的笑容定格在了自己的手機里。
打那天開始,屠奶奶坐公交車坐地鐵,只要有人給她讓座,她都會在征得讓座人的同意后,把他們的笑容拍下來,然后按照時間順序,把這些笑臉照整齊地保存在自己電腦的一個文件夾里。
半年時間,屠奶奶就記錄下了59張讓座人的笑臉照。這些照片中,有學生,有上班族,甚至還有頭發(fā)已灰白的大媽和幾歲的孩童。一張照片就是一個故事,每每回想當時這些好心人讓座的情景,屠奶奶心里仍舊十分溫暖和感動。
有天,屠奶奶帶著存了笑臉的U盤找到報社,希望媒體表揚報道一下這些心存善念的陌生人,以此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這則圖文并茂的新聞登出后,“笑臉照”和屠奶奶迅速在網(wǎng)絡走紅,引發(fā)了公眾熱烈的討論。網(wǎng)友都說,屠奶奶的舉動增加了自己做好事的動力,相信“相扶相助、溫情友善”依然是社會的主流價值追求方向。一位“笑臉讓座人”在網(wǎng)上看到自己的照片后,感到很意外很溫暖,說沒想到讓座這件小事會讓屠奶奶那么感念,會得到那么多人的點贊和支持,以后還會一如既往地存好心做好事。
幾位記者去采訪屠奶奶,屠奶奶有些吃驚。她沒想到,自己的舉動會得到那么多人的共鳴和支持,猝不及防地讓自己成了名人,被網(wǎng)友們親切地稱為“拍客婆婆”。
屠奶奶動情地說,讓座是種美德而不是義務。社會雖呼吁尊老愛幼,但不能強制,老年人強行要求年輕人讓座是不對的,是為老不尊。年輕人有工作,壓力大,老年人一定要理解體諒年輕人,并且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報答幫助自己的人。
傳達點滴小善,讓自己快樂的同時,也引人向善,不僅讓愛和善行潤物細無聲地傳遞著,也讓溫情和文明播撒在人們的心里。
(摘自《風流一代·青春》2015年3月上 ?圖:廖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