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未君
僧無可和《安國寺寂照和尚碑》
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中,有一冊民國年間的拓本,題為《安國寺寂照和尚碑》(圖1),剪裱經(jīng)摺裝,墨紙尺寸為27.5厘米×17.5厘米。碑文為楷書,共21頁,書法乍一看很像是唐代大書法家柳宗元所書(圖2)。細讀此拓至末頁(圖3),可見書碑者署名為“少華山樹谷僧無可”。此碑的碑文為段成式撰,鐫刻者為李郢。寂照和尚唐大和七年(833)十二月卒。這是一通唐碑的拓本。其實,這位叫無可的僧人不僅是一位著名的書法家,還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不僅如此,他還是賈島的堂弟呢。
多年來,僧無可很少被人提及,他的名氣遠不如他的堂兄賈島大,更很少有人提到他的書法。直到近幾年關于無可的研究才逐漸多了起來,但由于歷史上關于無可的資料很少,至今還有一些關于他的說法,比如生卒年等還沒有定論。
現(xiàn)存無可的詩中有多首是寫給賈島的,如“暗蟲喧暮色,默思坐西林。聽雨寒更盡,開門落葉深。昔因京邑病,并起洞庭心。亦是吾兄弟,遲回共至今?!边@是無可很有名的一首詩,題目是《秋夜宿西林寄從兄賈島》。賈島詩集中也有多首是寫給無可的。無可在唐代是位很活躍的詩人,有他的詩集傳世(圖4),《全唐詩》中也錄有他的詩。他很小就出家了,是一位詩僧。所寫的詩也有一種空靈之氣,很有自己的特色。詩評家多認為無可的詩很少有對禪理的直接描述,而多是通過他獨特的景物描寫闡述富于禪思的情感。再就是他的詩風不見凄苦之色,且時出雄句,表露出塵世俗人難以企及的硬朗和超逸,符合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雅正之風??梢钥闯?,后人對無可詩歌的評價還是很高的。其實在當時,無可與賈島的詩名不相上下,有“島可”之稱。
汲古閣刊《唐人八家詩》中的賈島詩集《長江集》,卷后附有《題閬仙贊》二首,其中一首是這樣說的:“維可與島,交情合道,吟水望月,不知其老。島可興清,句句詩精。流行此集,四時代成?!边@說明無可曾參與賈島詩集的結集,時人已并稱二人為“島可”。宋代大詩人蘇軾有《贈詩僧道通》一詩,尾句為:“為報韓公莫輕許,從今島可是詩奴。”這里的韓公是韓愈,賈島與韓愈的故事就是我們熟知的“推敲”一詞的由來。元代的方回認為無可的詩不如賈島,在《瀛奎律髓》一書中說:“無可稱島為從兄,詩遠不及之。而世人多稱為‘島可,何耶?”
我們知道,賈島的僧名叫“無本”,是韓愈賞識賈島的詩才,令他還俗取仕的。那么無可即是賈島的從弟(即族弟、堂弟的意思),俗姓也應姓賈。那他姓賈名何呢?史書無明確記載,今說也多認為不可考。但還是有學者進行了有意義的考證。比如吉林大學教授張固也的《中晚唐詩人于武陵考》中認為,無可就是武陵的好友賈區(qū),即無可俗名“賈區(qū)”。目前學術界普遍認可這一說法。比賈島稍晚的詩人貫休《禪月集》中有《讀賈區(qū)賈島集》詩:“區(qū)終不下島,島亦不多區(qū)。冷格俱無敵,貧根亦似愚。青云終嘆命,白閣久圍爐。今日成名者,還堪為爾吁?!笨梢娯炐菔亲x過賈氏師兄弟的合集的,并認為賈區(qū)和賈島的詩不相上下。賈區(qū)和賈島都是貫休的前輩。詩中“白閣久圍爐”中的“白閣”,所指的就是無可,因為無可在終南山白閣峰出家,自稱白閣僧。無可的書法見于著錄的,還有《僧頂尊勝佗羅尼經(jīng)序》,即署名“白閣僧無可書”。說無可俗名賈區(qū),基本上是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