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譚小嬌(1992.03-),女,遼寧大學,社會工作專業(yè)。
摘要:目前,我國已經基本進入到了老齡化社會,由此所帶來的問題也逐漸顯現(xiàn)出來,老年人以弱勢群體的形式存在,老年人受虐待的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的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狀況,使得老年人受虐待問題成為急需解決的課題。本研究首先對老年人受虐的相關概念做了闡述,分析受虐老人的受虐情況、受虐類型、受虐原因等,社會工作者以個案工作方法介入到具體的案例中,以受虐者和施虐者為調查對象,運用個案訪談、觀察法等研究方法,幫助老年人擺受虐所產生的心理困境。
關鍵詞:個案工作方法;老年人;受虐老人
一、研究背景
(一)政策理論背景
有關老年人受虐問題,我國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對其進行保護。1996年,我國頒布了針對老年人權益保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該法律規(guī)定:若是有子女侵犯了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或者虐待老年人,老年人可以向子女所在組織或當?shù)鼐游瘯笳{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若是對于老年人人身、財產造成損失的,須由子女承擔民事責任,并加以賠償。關于虐待老年人情況比較嚴重的,《繼承法》嚴格規(guī)定其喪失繼承權,若構成刑事犯罪的,要依刑法追究刑事責任?!稇椃ā返谒氖艞l第3款明確規(guī)定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以上相關法律文獻的出臺,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老年人的狀況。但是,各種老年人受虐待新聞的不斷爆出說明我國虐待老人的狀況令人擔憂。
(二)現(xiàn)實社會背景
目前,在我國針對老年人利益與需求相關的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險等項目還不是很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夠完善。尤其是農村和偏遠地區(qū)的老年人群體,基本上還處于國家社會保障體系覆蓋范圍之外。老年人由于生理的特征、身體的衰老、自身能力受到限制與約束,利益及需求易受到忽略,使老年人在社會中屬于弱勢地位。在傳統(tǒng)的家庭養(yǎng)老模式中,絕大部分子女們能盡到贍養(yǎng)老人的義務。然而,隨著社會變遷與經濟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道德文化底線受到沖擊,加之生活中的各種壓力,現(xiàn)如今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虐老行為。
二、研究意義
(一)理論意義
本文通過對個案工作方法治療受虐待老人的心理問題的案例進行研究,分析老人與照顧者之間的關系,從社會工作視角分析產生虐待的原因,這對于解決受虐待老人的心理問題,社會工作方法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具有理論意義。將社會工作與老人受虐待問題結合起來進行系統(tǒng)研究,為有效提高受虐待老人的生活質量提供了新的理論視角和工作思路。為今后老人受虐待問題的研究提供相關的經驗理論,有利于多角度的研究受虐待老人的心理問題。
(二)現(xiàn)實意義
面對虐待行為時,很多老人選擇忍氣吞聲、逆來順受,為的是維護家庭和睦,認為家丑不可外揚,不懂得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老年人受虐待的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不利于社會穩(wěn)定與發(fā)展。因此,運用個案工作方法介入到老年人受虐待心理問題之中,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對于解決老人的困境、促進地區(qū)的和諧發(fā)展以及提高社會道德風氣,都起到重要作用。
三、相關概念
(一)老年人。不同國家的歷史文化對老年人有著不同的定義,有的從人的成長過程定義,有的從社會扮演角色進行定義。但是,通常我們比較認同國際上對老年人的劃分,國際將老年人的年齡分界點界定為60周歲,我國將60及其以上的老年人群體稱為老年人。
(二)受虐老人。虐待就是指不正常、不公平、非正規(guī)的對待,這種對待會在平時的生活環(huán)境出現(xiàn)或者來自于他人。受虐老人,就是平時生活中遭受嘲諷、辱罵以及毆打等行為的老年人。
(三)老年個案工作。老年個案工作是指以老年人為工作對象,通過一對一的方式解決老年案主所遇到的問題。在與老年案主接觸的過程中,充分了解案主所面臨的問題,幫助案主調整心理狀態(tài),改善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從而適應老年生活。
四、研究老年人受虐待問題的重要性
我國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下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群的相關保障方面還不夠完善,老年人的權益得不到保障。而隨著科技和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的同時壓力也隨之而來,照顧者可能有意或者無意地就對老年人出現(xiàn)了言語的不尊重、謾罵、毆打、疏于照顧等身體或是心理的攻擊行為。這在一定程度上給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和心理狀況帶來了傷害,也影響了家庭的和諧和社會的穩(wěn)定。關于老年人受虐待的問題必須要引起重視,并加以妥善處理。對老年人受虐的問題的研究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到該問題的迫切性,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對問題的解決有著重要作用。
五、個案工作方法介入受虐待老人心理問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個案工作方法介入受虐待老人心理問題的必要性
第一,個案工作能夠有效幫助個人或家庭戰(zhàn)勝困境,形成與社會的良好適應。幫助受虐老年人解決心理出現(xiàn)的問題,走出困境。第二,個案工作能夠幫助個人或家庭妥善利用各種社會資源,解決問題。個案工作方法與其他工作方法相比能夠節(jié)省資源,更高效、有針對性地對受虐老年人出現(xiàn)的相關心理問題進行介入,效果更顯而易見。
(二)個案工作方法介入受虐待老人心理問題的可行性
第一,老年人在受到虐待以后大多數(shù)選擇忍氣吞聲,尤其不愿意像他人吐露心聲,所以選擇個案工作方法,可以讓老年人更容易打開心扉,更容易接受社會工作者對他的幫助。第二,個案工作中社會工作者與案主進行一對一地、面對面地進行交流,直接探討存在的問題。能夠充分地了解案主內心的真實想法,讓案主更加信任工作者,比較容易建立比較親密的工作關系,有助于問題的解決。第三,對于大部分個案工作方法來說,其所涉及的案主問題相對比較簡單,涉及面比較小,工作者在工作中對情況的掌握和了解比較容易,節(jié)省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
六、建議
第一,國家相關部門要加強對老年人受虐待問題的重視程度。在我國大多數(shù)老人由于生理及其社會等原因都在受到不同程度的虐待,但是相關部門對此問題關注比較少,所以此問題才會越演越烈。
第二,加強社會非正式支持系統(tǒng)與社會工作之間的聯(lián)結作用。老年人心理問題的解決,一方面,要運用社會工作專業(yè)知識理論幫助老年人舒緩心理壓力,改善抑郁情緒。另一方面,正確利用非正式支持網絡。把兩者有效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幫助老年人解決問題,走出困境。
第三,加強社會工作者關于老年人受虐待所產生地負面情緒方面的學習。對老年人抑郁情緒深入了解,掌握足夠的專業(yè)知識、方法與技巧,以便更好地幫助老年人改善所面臨的抑郁情緒和心理困惑。(作者單位:遼寧大學)
參考文獻:
[1]仝利民.老年社會工作[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02).
[2]隋玉杰.個案工作[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03).
[3]朱東武,朱眉華.家庭社會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7).
[4]張大勇,梁盛勝.家庭養(yǎng)老在當前農村養(yǎng)老保障中的地位與作用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03).
[5]張敏杰.美國學者對虐待老年人問題的研究[J].國外社會學,2002(01).
[6]馮瑞新,劉學琴.照顧者虐待老年人評估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測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09).
[7]孫瓊如.贈權:受虐待老人社會工作新理念[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