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世紀時,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還是西方的殖民地,南海周邊國家中只有中國是主權國家,并對南海最早宣示了主權。不過當時的情況卻是“有邊無防、有海無防”。
公雞加口袋,才是完整的中國疆域
幾千年來中國是一個農耕型的內向型國度,國人觀念普遍重陸輕海,只是把陸地邊緣看成是國境終端,對祖國還應有浩瀚的南海作為“海洋國土”缺乏認識。中國漁船最早到達并開發(fā)了南海島嶼,清朝政府最早在那里宣示了主權,卻長期無兵、無人駐守,讓外國人在那里侵犯中國權益有了可乘之機。
若是仔細端詳中國地圖,可看到包括中國大陸以南170萬平方公里的廣大海域,上面有著東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島,共有島、礁、沙、灘二百多個。根據(jù)民國年代地圖留下的“U”形線即常說的“九段線”,這些島礁應屬中國領土,這片廣大海域自然應算中國的專屬經濟區(qū)。中國的疆域除了陸地上的“大公雞”形狀,還應再加上南海一個“大口袋”。
南海上的島嶼雖多,對顯示中國海洋主權意義重大,不過對華夏大陸的人來說,從古代到近代的中國漁民和南巡水師,在那里大都難以長期居住生活,因而主要將其作為往來航道上的臨時落腳地。主要是南海島嶼面積都很小。如西沙群島最大的永興島只有1.8平方公里,南沙最大的太平島不過0.45平方公里。這些小島上又是一片平地,連個小山包都沒有,不要說無險可守,簡直是無陣地可守。
近代中國缺少能遠航的海軍,長期對南海島嶼鞭長莫及。海上列強屢屢入侵那片海域,周邊相距較近的國家也以“近水樓臺”之便占島侵權。中國地圖上雖將南海那個“口袋”劃入版圖已過百年,對許多海域卻長期沒有控制。
最早宣示南海主權,卻長期無法維權
中國有句俗語是“先入為主”,這在國際間領土歸屬的爭執(zhí)中也適用。進入20世紀時,如今的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還是西方的殖民地,南海周邊國家中只有中國還算是主權國家,并對那里最早宣示了主權。不過遺憾的是,當年國人的“入”未能變成“守”,正如對舊中國形容的那樣是“有邊無防、有海無防”。
20世紀初期,法國、日本便不斷派人入據(jù)東沙、西沙群島并掠奪資源。此時剛經過甲午慘敗的清王朝對海權有了些認識,于1909年派廣東水師提督李準率軍艦到西沙群島考察,在永興島升起黃龍旗并鳴炮,并對西沙、東沙、南沙群島進行了測量。
1912年民國成立時,出版的《中華民國邊界海岸及面積區(qū)劃圖》繪出了南海疆界線,正式將此海域劃入中國版圖??上У氖?,當年中國政府因海軍力量薄弱,對他國的入侵南海只能抗議而無力驅逐。
1930年到1933年,法軍占領了南沙群島較大的島嶼南威島、太平島、中業(yè)島、西月島等島嶼,驅逐了島上中國漁民,并宣布將其“合并”到了安南(越南舊稱)巴地省,成為引發(fā)中國對法國抗議的“九小島事件”。此時中國忙于招架日本,只采取了標定南海疆域詳細地圖來對抗法國。
1935年4月,《中國南海島嶼圖》出版,標定了最早出現(xiàn)的南海疆域線,成為后來“九段線”的雛形。在地圖上宣示主權,雖然在法理上重要,卻畢竟代替不了實力控制。
菲、越狐假虎威,竊占南沙島嶼
新中國成立后,繼續(xù)宣布對南海島嶼擁有主權。1950年4月解放軍解放了海南島,國民黨軍將駐太平島的一個連撤回臺灣。此時解放軍在南海方向還沒有建立海軍艦隊,對遠海諸島一時處于失控狀態(tài)。從50年代至60年代,中國沿海面對著美國的威脅,國防建設重點是“兩彈”和陸軍,放在末位的海軍只能以建造快艇、潛艇為主。解放軍海軍的北海、東海、南海這三個艦隊中,防御京津的北海艦隊又是重點,面對臺灣的東海艦隊為次,南海艦隊在多年間裝備最差,其小、舊的艦艇很難遠航。
當年世界上兩大陣營“冷戰(zhàn)”,美國為“遏制”新中國,不僅派海軍進入南海,還鼓勵一些國家侵犯中國的海洋權益。美國支持的南越政府于1956年5月26日宣稱對全部西沙群島、南沙群島擁有主權,并繼法國后又派兵入侵占領西沙永樂群島的珊瑚、甘泉、金銀島。當時中國政府提出強烈抗議,并宣布派海軍艦艇到西沙巡邏。
此后南越當局雖從甘泉、金銀兩島撤出駐軍,卻仍在珊瑚島上留兵盤踞,臺灣當局則派出一個連重返南沙太平島駐扎。雖然當年解放軍海軍力量很弱,仍然在南海采取了維權行動。
1959年3月,解放軍南海艦隊派出一艘日本遺留的護衛(wèi)艦和一艘獵潛艇赴西沙海域,并運載部隊進駐了西沙群島最大的島嶼永興島,從此同西面的南越駐軍形成長期對峙。
1961年美國在南越發(fā)起“特種戰(zhàn)爭”,其海軍控制了南中國海大部。擁有世界最強??樟α康拿儡娫谀现袊M行,南越偽軍靠其掩護又擴大了對南沙島嶼的控制,對美結盟的菲律賓則乘機占據(jù)了中業(yè)島等南沙東部幾島??梢哉f,越南戰(zhàn)爭又給了美國盟友狐假虎威侵占南海島嶼一次機會,加大了中國收復南海權益的難度。
錯失越南政權崩潰的機遇
70年代初,中國方面在西沙永興島開始建設碼頭,準備增加南海艦隊的力量。不過因“文革”干擾,多數(shù)艦艇因失修和故障不能出航,航空兵也缺乏戰(zhàn)備。當時中方的預案,是以“群眾斗爭”的方式將西沙南越偽軍擠趕出去。后來西沙海戰(zhàn)前在第一線斗爭的不是軍人而是民兵,就是因他們作為老百姓屬于“群眾”。
1974年1月15日,南越海軍編隊抵達西沙永樂群島,驅趕并開炮威嚇中國漁輪。1月17日南越軍隊又從珊瑚島出發(fā)侵占甘泉島、金銀島,同上島的中國民兵發(fā)生沖突。1月19日,想尋釁的南越海軍先向中國海軍開炮,中方堅決還擊,擊沉南越護航艦一艘,其余三艦帶傷逃竄。第二天解放軍陸??杖姾兔癖鴧f(xié)同,一舉收復珊瑚、甘泉、金銀三島,至此完全控制了西沙群島。
歷史的機會,往往是稍縱即逝。西沙海戰(zhàn)第二年南越政權迅速崩潰,1975年4月越南人民軍南下占領西貢,同時又登陸占領了南越偽軍原先占領的南沙六島。在這一短暫過程中,中國方面沒有及時做出反應,錯過了一個重要機會。究其原因,一是南海艦隊力量仍很弱,二是國內“文革”動亂影響了注意力。
看到南海局勢復雜化,馬來西亞也從1978年起陸續(xù)進占了彈丸礁、南海礁和光星仔礁。隨后,文萊也非法控制本屬中國的3000平方公里的傳統(tǒng)海域,并聲稱對南沙群島西南端的南通礁擁有主權。越南統(tǒng)一后擴大對南沙島礁的占領,又是利用了中蘇對立。越南向蘇聯(lián)提供了南海西側的金蘭灣作為基地,蘇軍太平洋艦隊進入南海并協(xié)助越軍,這就對??哲娧b備技術嚴重落后的中國形成技術優(yōu)勢。中國政府雖然一直發(fā)表聲明和抗議,申明了在南沙群島的主權,卻很難到那里以實力維權,甚至西沙都受到威脅。
國力強才有話語權
1992年美國從菲律賓撤軍,過去依仗其勢力的菲海軍失去靠山。1994年12月,中國漁政船進駐了美濟礁,隨即又堅決粉碎了菲方驅走中方人員的企圖。這樣,中國在南沙終于控制了七個礁盤,過去的言辭抗議變成了實際的軍事存在,這是在南海維權的一個重大戰(zhàn)略意義的勝利。
“冷戰(zhàn)”結束后,和平與發(fā)展已成世界的主旋律,以武力改變領土現(xiàn)狀的辦法已難以讓國際上普遍接受,南海島礁被多國分占的形勢也固化成為僵局。幾十年來,東沙群島主島由臺灣當局控制,西沙群島完全由解放軍控制,中沙群島因系水下暗礁還無人居住,南沙群島及其海域則一直處于被“五國六方”(中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及中國臺灣)分別控制并聲稱擁有主權。
由于有日益增強的軍事力量作為后盾,近年來中國在南海維權力度不斷加大。近兩年來南海出現(xiàn)糾紛增多,有些人錯誤地認為是中國“軟弱受欺”,實際上主要原因是我國擴展維權引發(fā)侵權者恐慌而出現(xiàn)的反彈。當然,美國和日本、印度也插手南海,無疑鼓勵了南海周邊一些國家來叫板。當然,中國一直希望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對南海的爭議也是如此。但強國才有強有力的話語權,我國在今后進一步增強綜合國力,也將會為在南海取得有利地位提供最好的保證。
(《國家人文歷史》 201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