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
尊重
有一次在愛荷華公園,見一婦女拿一件風雪衣與一個四歲的小女孩說話,著急又認真,說個不停。過去一聽,原來這件衣服一面是綠的,一面是紅的。她非要孩子自己確定是紅的朝外還是綠的朝外,她不替孩子決定,這是孩子自己的事。后來這小女孩決定穿紅面。穿上后,兩人快樂地走了,媽媽似乎比女兒還快樂。因為孩子已經(jīng)能自作主張了。
選擇是我的權(quán)利——這一觀念西方人從兒時起就深入心靈了。
老實
中國人對人的贊揚是老實。一個美國人對我說,他不懂老實的實質(zhì),是守本分,不欺詐,還是順從聽話?他往往聽中國人介紹張三人很老實,又介紹李四不錯,挺老實,可是相處一段時間,他發(fā)現(xiàn)張三和李四完全不同,于是便糊涂了。他說,老實好像一塊布,把人遮起來。又說,他們對人的最高評價是坦率,不管你的想法怎么樣,都說出來就好。
喜惡觀
我去一個美國朋友家,見他桌上多了一件彩繪陶器,小口大肚,傻傻的樣子,上面三條魚,中間一條尾巴歪著,眼兒斜睨,似在笑。我疑為古代印第安人制品,比大都會博物館陳列的那些罐子還精彩。朋友說,這是他前一天早上在一家“汽車房商店”花五美元買的。我問:“難道他們不認為這是件好東西?”他說:“你錯了。美國人對于任何東西,沒有好不好的概念,只有喜歡不喜歡的概念。這罐子他不喜歡,不就賣了?”
好壞是共同的標準,于是互相爭奪;喜惡是各自的標準,便很少沖突。
勇氣
任何想象都充滿個性。我在德國見到一座很怪的房子。從外邊看,房子是倒的,頭朝下,里邊的一切卻是正的。房上掛一塊牌子,寫幾句話,頗有趣。它說:“我是這世界上最美麗的房子。過路的一個人也許會說:不,這房子很難看。我說:你為什么不在我蓋這座房子之前說?現(xiàn)在請你滾吧。因為,每個人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蓋房子?!?/p>
驕傲
我在美國買了一張照片,是里根在當年影片中的一個鏡頭——他正在興致勃勃地數(shù)錢。好萊塢認為,里根算不上好萊塢的驕傲,而好萊塢應(yīng)是里根的驕傲。
(摘自(侃洋人》 ?西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