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學少年闖江湖
醫(yī)藝精通振聲名
足跡過處留平安
三妻一妾專情漢
逃學少年闖江湖
黃飛鴻,原名黃錫祥,字達云,號飛鴻,1856年農(nóng)歷七月初九生于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他的父親黃麒英是廣東“十虎”之一,武藝十分高強。但黃麒英的家中貧窮破落,靠賣藝勉強度日。
黃飛鴻三歲起隨父親學武,但黃麒英并不希望兒子像自己一樣,靠著武藝維持生計,過貧困潦倒的生活,而是指望他有朝一日能考取功名,于是將賣藝得來的積蓄供給黃飛鴻念書之用。
誰知黃飛鴻志不在功名。他對念書全無興趣,反而對父親傳給他的武功格外上心,甚至不惜逃學,在路邊偷偷觀看父親賣藝。一直以來,父親都是他心目中的英雄,比起考取功名,他更想成為父親那樣的人。
黃麒英得知黃飛鴻逃學的事后十分生氣,可是黃飛鴻執(zhí)意不肯念書,要與父親一起賣藝走江湖,黃麒英也只得同意了。黃飛鴻學武的天份很高,黃麒英自己當年花了許多時間才練成的招式,黃飛鴻往往學一遍就會了。為此,黃麒英很為兒子的天賦感到驕傲,也不再強迫黃飛鴻念書了。到了黃飛鴻七八歲的時候,他正式開始跟隨父親闖蕩江湖,賣藝為生。
在黃飛鴻十二三歲時,佛山老百姓雖然不知道他的名字,卻知道街頭有一位賣藝少年,他表演時總能吸引許多人觀看。直到當時的武術大師鄭大雄當街擺下擂臺,黃飛鴻躍至臺上,以自己的四象標龍棍險勝鄭大雄的左手釣魚棍法,人們這才知曉了黃飛鴻的名號,并稱之為“少年英雄”。其后,黃飛鴻師從鐵橋三高徒林福成,習得絕技,武藝更上一層樓。
醫(yī)藝精通振聲名
黃飛鴻不僅武功超群,醫(yī)術也十分精湛,主治鐵打損傷,其駁骨療傷之技,堪稱當時一絕。
光緒年間,因著而立之年遭遇的種種意外,黃飛鴻辭去了廣州水師的教練一職,在仁安街開設了一家跌打醫(yī)館,名為“寶芝林”,這個名稱的由來則是他的弟子為他所題的一首詩:“寶劍騰霄漢,芝花遍上林”。
黃飛鴻的醫(yī)館,既授人武術,又為百姓看病。但百姓只知黃飛鴻武術精湛,卻不知他懂醫(yī),不敢前去就診。于是即便黃飛鴻愿意免費為百姓看病,百姓們也大多不愿就診,醫(yī)館一時門庭冷落。
正在這時,著名的黑旗軍統(tǒng)領劉永?;疾。喾角筢t(yī)不愈,黃飛鴻提出為他醫(yī)治。劉永福知道黃飛鴻聲名在外,十分信任他,放心讓他為自己醫(yī)治,結果黃飛鴻果然治愈了劉永福的傷病。為此,黃飛鴻得到了兩廣總督張之洞書寫的“醫(yī)藝精通”的牌匾,大力宣傳黃飛鴻的醫(yī)術,百姓們這才知道,原來黃飛鴻真的是一位技藝精湛的醫(yī)生。從此之后,前往寶芝林看病的人越來越多,甚至超過了來習武的人。
百姓們親切地稱呼黃飛鴻為“黃師傅”,黃飛鴻十分喜歡這個稱呼,為百姓看病從不馬虎,對于特別貧困者,甚至不會收取他的醫(yī)藥費。
之后,黃飛鴻被劉永福聘請為黑旗軍軍醫(yī)官和技擊總教練,以愛國之心投身于戰(zhàn)斗中。誰知1894年,劉永福在赴臺灣抗日的戰(zhàn)斗中失利,黃飛鴻不得不再次回到廣州。此時的黃飛鴻歷經(jīng)滄桑,心態(tài)變得平靜,不再開設武館收徒,僅繼續(xù)經(jīng)營寶芝林,懸壺濟世。
足跡過處留平安
自古武行中人,并不一定都品行高尚,而黃飛鴻,則是德才兼?zhèn)涞拇砣宋铩K缟形涞?,推尚“習武德為先”,從不恃強凌弱,堅持以德服人?/p>
一說黃飛鴻的絕技“鐵線拳”和“飛砣”其實是林福成傳授給他的。當年,他隨父親一起助鐵橋三愛徒林福成打退追殺者,林福成為表感激之情授予他獨門絕技。
黃飛鴻武藝高超,對待百姓慈心仁厚,也從不向惡勢力低頭服軟。不到二十歲時,他曾在廣州以一人之身,擊退了夜襲店鋪、企圖打劫的十多名賊人。這件事在廣州一時被傳為佳話。
身在廣州數(shù)年,黃飛鴻的俠義之名漸漸傳開,而他自己則懷揣著一顆志在四方的少年之心,輾轉來到了香港。
當時香港有一英國人,帶著一頭牛犢大小的狼狗,設擂向華人邀斗。許多人上前比試,卻都被碩大的狼狗咬傷。而黃飛鴻挺身而出,一舉擊斃狼狗,并打敗了英國人,自此名揚香港。在港闖蕩期間,黃飛鴻還不懼黑社會勢力,以拳腳替攤販搶回攤位。當他俠名遠播時,父親卻將他喚回廣東,娶妻生子。而開設“寶芝林”,也是在此之后的事了。
黃飛鴻一生行俠仗義,雖數(shù)次打抱不平時都寡不敵眾,他卻依然義無反顧。而他的二兒子,卻因武藝出眾遭妒而被暗算,英年早逝。受此打擊,黃飛鴻不再向其余的兒子傳授武技。只是不知這時的黃飛鴻,想起年幼時將父親當做大英雄膜拜的情景,會生出怎樣的感慨。
三妻一妾專情漢
黃飛鴻一生娶三妻一妾,共有四個兒子。他的第一任妻子,正是剛從香港回到廣東時,家人為他安排的親事。對于這樁父母之命的婚事,黃飛鴻既不高興,也不反對。不料三個月之后,妻子病逝,黃飛鴻又先后娶了兩任妻子,皆是不久即病卒,這兩位續(xù)弦分別為他生下了兩個兒子。
1911年,已經(jīng)五十五歲的黃飛鴻在一次舞獅表演時不慎將布鞋舞掉,正好擊中了在臺下觀看的十九歲的莫桂蘭,卻因此成就了一樁老少姻緣。然而當時迷信黃飛鴻克妻,因此迎娶莫桂蘭時,只以納妾為名,并沒有給她正式的名分。而這位“妾室”,正是陪著黃飛鴻走到生命盡頭的人。
莫桂蘭并不是弱質女流,她自幼喜好練武,性格有些像男孩。當黃飛鴻的鞋子砸中她時,她甚至跳上臺掮了這位頗負聲名的大俠一耳光。而黃飛鴻修養(yǎng)極好,反而當眾向莫桂蘭道歉。幾天后,莫桂蘭的家人又親自上門向黃飛鴻道歉,如此一來二去,才成就了一段姻緣。
黃飛鴻晚年不收弟子,他真正的關門弟子,卻正是莫桂蘭。黃飛鴻將一身絕技對她傾囊相授,甚至包括當時只有男子才可染指的舞獅技。
獅子是吉祥物,當時人們普遍不接受女子輕易去碰。但黃飛鴻主張男女平等,并組建了第一支女子舞獅隊,莫桂蘭自然也在其中。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表演之后,大家逐漸接受了女子舞獅。
莫桂蘭不讓須眉,成就了一世英名。許多人說莫桂蘭就是影視中黃飛鴻紅顏知己“十三姨”的原型,但在采訪中,她表示,黃飛鴻對她情感一般,兩個人之間更多的是陪伴,并沒有什么浪漫。其實,夫妻之間最重要的就是陪伴,當年黃飛鴻的愛妻馬氏去世的時候,想必“陪伴”二字,是他最為渴求的。后來莫桂蘭的出現(xiàn),可說是他人生中莫大的幸運。
黃飛鴻從二十多歲奉父母之命成婚,到生命的最后,經(jīng)歷了四位伴侶,每次都是妻子去世后再娶。雖說當時男子可娶三妻四妾,但他卻堅守著一夫一妻的原則。經(jīng)歷了三次喪妻之痛的他,終于在最后的十余年時光里,得以與愛人相伴終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