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認真對待“逢十大閱”
1959年,是新中國成立10周年。人民政權已經(jīng)鞏固,新中國經(jīng)濟得到很大發(fā)展,因此,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事力量也強大起來。當時,新中國的陸軍是世界上比較強大的,空軍和海軍雖然比其他世界強國有差距,但也初具規(guī)模。在此情況下,國慶閱兵,有一個對人民軍隊的現(xiàn)狀進行檢閱的任務。
1959年,世界形勢變幻不定,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進行封鎖,在國際事務中繼續(xù)孤立中國。中蘇兩國也已經(jīng)度過了“蜜月期”,中蘇兩黨關系已經(jīng)十分緊張,兩國關系也受到影響。因此,蘇聯(lián)對中國的軍隊建設的援助也“名惠而實不至”,中國軍隊建設只能走獨立自主發(fā)展的道路,并且已經(jīng)實踐了多年。在此時,需要檢驗新中國獨立自主進行人民軍隊建設的成果。
這一年,還是中國開展“大躍進”運動的第二年,加快建設的“熱度”,在全國沒有退。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熱情普遍高漲。雖然中央發(fā)現(xiàn)了“大躍進”中存在一些問題,但仍然認定“大躍進”的方向是對的。在這一年的廬山會議上,對于反對經(jīng)濟工作中一些“左”的做法的彭德懷,中央對其進行了批判。于是,從中央到地方開展了反對右傾機會主義的運動。在此情況下,中國正在掀起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高潮。
這些背景決定了,1959年的國慶大閱兵,規(guī)模更大。
在剛剛進入1959年時,中央就著手準備國慶閱兵。包括毛澤東在內(nèi)的中央領導人的一致意見是:1959年的國慶閱兵,要搞得大一些,有聲勢。對于這一點,在1959年上半年仍然擔任國防部部長的彭德懷也是贊成的,中央決定由他來領導國慶閱兵的籌備工作,他是高興的,并且對這項工作抓得很緊,要求也十分嚴格。彭德懷認為,我們這是“逢十大閱”,一定要搞得好一些。
“廬山會議”被剝奪閱兵首長資格
本來,早在1958年國慶閱兵之后,中央就決定由彭德懷全面抓1959年國慶閱兵的籌備工作。彭德懷在籌備中抓得也很嚴很細。到1959年中央開廬山會議時,國慶閱兵工作已經(jīng)基本準備就緒。在原來中央批準的閱兵方案中,也是由彭德懷來檢閱部隊。
但是,誰也沒有料到,在1959年夏季,在廬山會議上,彭德懷被打成了反黨集團頭子。8月16日,中共八屆八中全會通過《為保衛(wèi)黨的總路線、反對右傾機會主義而斗爭》和《關于以彭德懷同志為首的反黨集團的錯誤的決議》等文件,彭德懷被解除國防部長等職務。廬山會議后對彭德懷展開批判,同時在全黨開展了“反右傾”斗爭。
在這種情況下,中央決定,1959年國慶大閱兵,不再由彭德懷擔任閱兵首長。由已經(jīng)接替彭德懷擔任國防部長的林彪來擔任閱兵首長。
但是,到林彪擔任閱兵首長時,整個閱兵的組織工作,都已經(jīng)在彭德懷領導下基本完成了,實際上,林彪對于1959年國慶大閱兵,并沒有做更多的組織、準備工作。
其實,毛澤東并沒有忘記彭德懷的功勞和對于1959年國慶大閱兵所做的工作。有一個事實能夠說明這一點。據(jù)彭德懷的秘書景希珍回憶,1959年國慶前夕,中央辦公廳派人送來一份大紅請柬,邀請彭德懷參加天安門國慶觀禮。彭德懷對毛主席沒有忘記他感到欣慰,但一想到自己是不受歡迎的人,這種場合不去為好,便讓景希珍打電話告訴中央辦公廳,他不參加國慶觀禮了。景希珍問彭德懷怎么對中央辦公廳講,彭德懷說,就說我請假了。后來,彭德懷在材料中寫了這樣一句話:“在天安門上見了面,怎么說話呀!”這句話表明了他當時的心情。
被取消資格前曾為閱兵嘔心瀝血
由于這次閱兵算“大閱”,因此在這一年的年初,中央軍委就著手做準備。當時主持軍委工作的彭德懷仔細籌劃了受閱部隊的調(diào)動,武器展示類型,各軍兵種配備,乃至走什么方隊等等。
彭德懷的要求是很嚴格的,他親自到受閱部隊中去檢查,要求受閱部隊的指揮員,要嚴格訓練,一定要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新氣象,要體現(xiàn)出這支人民軍隊的威武雄壯來。
早在1958年國慶閱兵結束不久,中央軍委就開始準備此次閱兵了。按照中央軍委的要求和彭德懷的指示,這次閱兵,由總參謀部先拿出方案??倕⒅\部一方面組織人員,在調(diào)研和認真總結以前閱兵經(jīng)驗基礎上,研究閱兵方案,并且命京津衛(wèi)戍區(qū)司令部擬訂詳細方案。京津衛(wèi)戍區(qū)司令部于1958年12月擬制了《1959年國慶首都閱兵方案》,上報國防部和總參謀部批準通過。國防部和總參通過這個方案后,報送彭德懷處。彭德懷看了這個方案后,很滿意,立即報送給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副主席劉少奇、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審定批準。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看了這個方案,也很滿意,就批準了這個方案。
參加閱兵的部隊開始訓練時,就是嚴格按照上述計劃進行的。在彭德懷的統(tǒng)一領導下,閱兵籌備領導班子加強了閱兵部隊的干部配備,對于參閱戰(zhàn)士,也進行了嚴格挑選,務使參閱者,都是政治上比較好,技術上過硬,身材、長相都比較標準的人。
閱兵方案最終定下
經(jīng)過細致準備和嚴格訓練,到1959年4月時,國慶閱兵的訓練就已經(jīng)告一段落,各項指標都已經(jīng)達到要求。在此情況下,為了使1959年國慶閱兵經(jīng)受考驗,在規(guī)模和質(zhì)量上都超過以往的閱兵,中央軍委在1959年4月16日,專門召開第169次會議,討論閱兵問題。
會上,1959年閱兵指揮部的領導人向中央軍委領導匯報了此次擬訂的閱兵規(guī)模和組織領導情況,匯報了此前的訓練和準備情況,匯報了參加閱兵的軍兵種以及調(diào)來參加閱兵的各部隊的情況。中央軍委領導同志聽了匯報后,對于前一段的閱兵準備情況很滿意,同意了閱兵方案。對于閱兵時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也作了估計,提出了應對的方針。這次會后,中央軍委以總參謀部的名義下達了《1959年首都閱兵工作指示》,對閱兵規(guī)模、編組、組織指揮以及各項準備工作,作了明確規(guī)定,制定了實施方案。由中央軍委直接研究、批準閱兵方案,表明中央對1959年國慶閱兵的重視。
經(jīng)過中央軍委批準后,1959年國慶閱兵方案算是最后定下來了。這次閱兵方案,與以往不同:一是規(guī)模大:二是兵種全;三是體現(xiàn)人民軍隊能夠戰(zhàn)勝一切侵略者的意志;四是體現(xiàn)中國獨立自主建設現(xiàn)代化軍隊的精神。
退居幕后成為無名英雄
1959年10月1日上午9時55分,毛澤東、劉少奇、宋慶齡、董必武、朱德、周恩來、林彪、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城樓。登上天安門城樓的還有蘇聯(lián)領導人赫魯曉夫等社會主義國家的主要領導人。這次外賓來得多,規(guī)格也高。由于外賓來得多,天安門城樓檢閱臺第一排的位置都被外賓站滿了,工作人員只好招呼著中國的一些領導人向兩側(cè)平臺上疏散開來,避免擠在一起。
參加這次國慶典禮的赫魯曉夫十分引人注目。這一天,他表面上顯得很高興,也十分活躍,一會兒主動和中共中央領導人談幾句,一會兒又和其他來參加中國國慶典禮的歐洲某些國家的黨和國家領導人說上幾句,讓翻譯們很是忙了一陣子。但是,赫魯曉夫自己,以及當時參加國慶典禮的中共中央領導人心中都清楚,中蘇兩黨之間的意見分歧已經(jīng)很大,兩國關系向著破裂方向發(fā)展。赫魯曉夫此次來參加中國國慶典禮,很大程度上是來看閱兵式的。他早就得知,中國正在努力獨立自主搞軍事現(xiàn)代化,但不知道中國搞到什么程度了。他想通過中國此次國慶閱兵,看一看,如果蘇聯(lián)不再援助中國,中國能否自己實現(xiàn)軍事現(xiàn)代化。
1959年10月1日這一天,從早上9時起,天安門廣場上就一直奏響著當年流行的歡慶樂曲。這次國慶典禮由北京市市長彭真主持。10時整,彭真宣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10周年國慶典禮開始!”隨后,舉行盛大的閱兵式。
在天安門廣場上閱兵式進行時,身居京郊掛甲屯的原國防部長彭德懷閉門悶坐,他從電視中收看了閱兵式現(xiàn)場轉(zhuǎn)播。對這次本是由他親自策劃部署的閱兵式,他看得很仔細,但他看完后未作任何評價。
晚上,彭德懷偕夫人浦安修到房外觀看國慶焰火。天下雨了,警衛(wèi)參謀把雨傘撐起在彭德懷頭頂上,彭德懷不滿意地把雨傘推向一邊,凝望著天空中的禮花,站立在雨絲紛紛的夜幕中,久久不語……
(摘自《黨史博采》2009年第10期,人民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