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榮恩
內容摘要:新課標強調在語文教學中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但是,長期以來,語文課堂教學偏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忽略了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致使一些學生“后天性聾啞”。針對目前高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普遍薄弱這一問題,筆者就性格養(yǎng)成,課內為活動,把握交際情境等方面切實提高高中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口語交際 性格養(yǎng)成 活動 交際情境
口語交際能力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尤其重要的一種溝通手段,“能言利齒安天下,說退群雄百萬兵”,“一言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边@正說明了語言的魅力、語言的威力,語言功用由此可見。它不只是一種表達技巧,而且是一種思維的藝術,是智慧與情趣的閃光。它諧趣無窮,奧妙無窮。在現代社會的交際活動中,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越來越凸顯出它的重要地位。課程標準科學地、有序地、清晰地定位了“口語交際”,使之與識字、寫字、閱讀、寫作、探究性學習,共同構成了課程的目標體系,成為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一.從性格入手改變內向不善言談的行為習慣,塑造良好友善的態(tài)度。
有些學生經常為自己不善言談和交際、性格內向而苦惱。俗話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边@話其實并不完全對?!半y移”,并不等于不能移。人是發(fā)展變化的,隨著社會的改革開放、個人交際的頻繁和社會實踐的增加、知識面的拓寬,個人的觀念、意識以及性格都會有大的變化。只要你有意識地注意改變自己的性格,則會收到好的效果。另外,要確立信心,擺正位子,尋找自我,正確估價自己,不可盛氣凌人,也不可妄自菲薄,不可沒有自尊心,也不能被自卑感壓倒。應該謙虛謹慎、不卑不亢地生活在人們中間。改變內向性格、學會交際,開拓視野,注重豐富自己的業(yè)余生活。
在性格塑造方面,首先,要使自己讓人喜愛,并希望成為其他人的好朋友。(1)遇上煩惱時不妨假設正處在快樂逍遙的狀態(tài),久而久之,自然可養(yǎng)成樂天的性格。(2)盡量利用空閑時間作自己喜愛作的事,參加不同的活動,這樣可以擴大交際圈子,增長見識。(3)將日常感受、愿望和夢想寫在一本“秘密日記”內,這不但有助于解除煩惱,還有助于學習如何表露內心感受。(4)對自己不奢求十全十美。另外還要注意本身的幽默感。
其次,于他人建立友誼,(1)要持友善態(tài)(2)接納他人的性格和觀點,不可強求改變他人(3)注重個人風格,不可一味向朋友作出奉獻,朋友相交要以互助為原則(4)向朋友敘說你的感覺和想法,但因注意彼此相交的深淺程度,以免出現尷尬局面(5)要明白真正的朋友有這樣一些特點:不會貶低你來抬高自己;會保守你的秘密;不會惡言中傷你,不會介意你的衣著如何;不會斷然斷交(6)要有樂于變化的心態(tài),時時準備變化、變革,要有伸縮、創(chuàng)造性,要有民主、平等的性格和守法、守諾的精神;要使人個技能不斷提高和善于自處。
二.在課堂內外上利用好課程資源,有效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
(一)在閱讀教學中,注重穿插口語訓練
根據新教材教學內容,密切聯系課文閱讀和名著導讀,相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利用“梳理探究”綜合性、探究性的特點,加強口語表達與交流的實踐活動;設置口語交際專題活動,使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系統(tǒng)、有序;充分利用教材的特點,發(fā)揮教材的價值功能,全面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組織學生辯論會,課前三分鐘演講,詩詞朗誦會,課本劇改編等,總之,教學中,有機地將復述、朗讀、演講表演、辯論、點評、總結有機地結合起來,見縫插針,創(chuàng)造一些可以利用的時機,使得閱讀和口語表達齊頭并進。
(二)課外活動中學生可以充分展示時機
參加學校社團組織詩歌朗誦會、演講比賽、話劇、模仿秀等群團活動,課外小組討論或口頭話題辯論等學生可以全身心投入,自由靈活發(fā)揮,效果會很明顯。
三.把握好交際中的環(huán)境,領悟社交情境。
在社會交際中運用語言交談的同時,還有一種不可忽視的因素,就是非語言因素。何為非語言因素呢?是我們交談和交際過程的動作、表情、環(huán)境等,這些因素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我們的交際。
對于高中生來說口語交際是一門藝術,是一種交際手段,它不僅可以開發(fā)智力,豐富知識,鍛煉技能,還是提高文學素養(yǎng)的有益活動。只要我們做有心人,機會無處不在,只要持之以恒,相信我們每一個學生都會不斷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
(作者單位:甘肅省甘南州合作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