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照允
提起書寫,我的記憶中充滿溫馨和幸福。
上世紀七十年代,生產(chǎn)隊分東西常常抓鬮兒。戴著老花鏡的會計很認真地在紙片上寫大寫數(shù)字——壹貳叁肆伍陸柒捌玖拾,而不寫阿拉伯數(shù)字。字寫得剛勁有力,令人稱羨。農閑的時候,老會計和其他幾位讀過私塾的老先生把各家各戶的門卸下,在正面刷上黑漆,在正中央留下空間,涂上紅漆,再用黃漆寫對聯(lián)。寫的大都是楷書,典雅規(guī)范,色彩鮮明美觀。在他們看來,字是讀書人的臉面,字寫得不好是讀書人的恥辱。看他們寫字能愉悅身心,漢字自此在我心中埋下了美麗的種子。
最難忘的是上小學時每天都要寫一篇大字(毛筆字)。首先是臨摹字帖,一寫就是五年。每次大字本發(fā)下來,大家都在比一篇大字中誰得的紅圈兒最多,因為被圈住的字是老師認為寫得規(guī)范美觀的字。大字作業(yè)被貼到光榮榜里的優(yōu)勝者,心里自然美滋滋的。我參加中考那年,寫毛筆字是中考試卷的一道題,占10分。后來讀師范時,“三字(毛筆字、鋼筆字、粉筆字)一話(普通話)”成了必修課,必須過關。字如其人,能寫一手好字是文化素養(yǎng)高的重要標志之一,這些都是社會共識。那時我覺得練字是一種精神享受,寫好字是一種人生收獲……
現(xiàn)在人們再談到書寫,話語中多是無奈與焦慮。
從教20多年,從初中教到高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書寫能力每況愈下,危機重重。上學期我校組織了一次書法比賽,近7000人的高中參賽的毛筆字作品寥寥可數(shù)。結果一等獎空缺,因為實在沒有像樣的作品。硬筆字書寫現(xiàn)狀堪憂。在紅紅火火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很多選手雖不是提筆忘字,但字寫得并不美。
很多中學生書寫不工整、不規(guī)范,遑論美觀。筆順和間架結構都有問題。大小不勻、重心不穩(wěn)、筆畫扭曲、不成方塊是很多中學生書寫的通病。字寫得潦草,甚至難以辨認,是治學態(tài)度不嚴謹?shù)谋憩F(xiàn),是對讀者的不尊重。我曾找出他們寫的最丑的10個字,分別是“一”、“人”、“大”、“之”、“了”、“不”、“已”、“?!?、“言”、“反”。往往越是筆畫少的字越寫不好。有針對性地練字搞了一個學期,以期達到書寫方正、又好又快、美觀實用的目的。結果有收獲但也有反彈,看來讓高中生練好字任重道遠。
“以字育德,以字啟智,以字修身,以字促美”是時代的呼喚。中考和高考都明確要求書寫規(guī)范,且字跡工整會增加卷面分,為何中學生的書寫會出現(xiàn)這么多問題呢?
導向錯誤。書法教育是民族素質的基礎工程,是素質教育的必修課。但應試教育只講分數(shù)的錯誤導向讓中小學書法課形同虛設,導致很多中小學生沒能掌握正確的書寫方法,沒能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把書法教育納入中小學教學體系,多年來口號喊得山響。干打雷不下雨,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作業(yè)過多。一方面是應試的需要,學生在題海里掙扎,書寫難免潦草;另一方面是受利益驅動,學校過度使用教輔資料,故意加大作業(yè)量,加重書寫負擔。榜樣失范。很多教師浮躁懶惰,不能苦練內功。尤其是一些語文教師,書寫水平不高,無法輔導學生寫好字。很多教師濫用多媒體而少板書,企圖掩蓋書寫缺陷。環(huán)境影響。各類校園文化活動中少有書法氛圍,連校名、校訓都是電腦制作的。有人自以為是權貴,胡亂題詞,影響市容,有礙觀瞻。一些報刊趨炎附勢,胡亂發(fā)表劣質書法作品,導致中學生審美混亂。
書寫是漢字傳播的前提,是文明的傳遞,觸屏和鍵盤永遠不能取代書寫。
語文教學應回歸本真,拯救書寫是未雨綢繆,不能到找不到書法教師的那一天才幡然醒悟!
★作者單位:安徽界首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