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成
摘 要:文章對《左傳》中表示“安定”義的單音節(jié)同義詞群進行統(tǒng)計考察,揭示了上古漢語中“綏”“靖”“億”“燕”這四個單音節(jié)詞在“安定”義上的同義關(guān)系,探究了這些詞在《左傳》中使用的不同特點,并對這四個詞的詞義進行了比較,反映了上古漢語中“安定”義同義詞使用的特點和情況。
關(guān)鍵詞:左傳;安定;同義詞群
《左傳》是一部重要的上古漢語文獻,有關(guān)它的研究對于考察漢語最初的面貌有著極大的價值。自漢代以來研究《左傳》者就不少,先后出現(xiàn)了一大批研究《左傳》的著作,二十世紀尤其是近四十年來,對《左傳》的研究更加深入。楊伯峻的《春秋左傳注》,陳克炯的《〈左傳〉詳解詞典》等開始細致地探討《左傳》的詞匯價值。本文打算沿著前人開辟的研究道路,以《左傳》中表“安定”義單音節(jié)同義詞為研究對象來探討上古漢語中“安定”義詞的使用情況。對這一課題的研究有利于加深對上古漢語專書中詞匯的了解,認識到上古漢語常用詞的一些重要現(xiàn)象。
一、“安定”義單音節(jié)同義詞的確定
在確定《左傳》中單音節(jié)同義詞之前,首先要給“同義詞”下一個定義。張永言《詞匯學簡論》(105頁)給“同義詞”的定義是:“同義詞就是語音不同但是有一個或幾個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同義詞通常屬于同一個詞類。”蔣紹愚《古漢語詞匯綱要》(94頁)又說:“一個詞包含若干義位,所謂‘同義,是指一個或幾個義位相同,而不可能是各個義位都相同。”綜合以上觀點,我們在考察同義詞時,不能籠統(tǒng)地以詞作為研究的對象,而應(yīng)以義位作為確定詞是否同義的基本單位。至于幾個詞在義位上是否具有同義關(guān)系則以《左傳》的文獻材料作為主要依據(jù),輔以杜預《春秋經(jīng)傳集解》中提供的同訓詞為線索。同訓詞就是用同一個訓釋詞訓釋不同的詞。王寧先生說:“同訓如果其中沒有文意訓釋,也可以判定在這一個義位上同義?!庇纱?,對于沒有文意訓釋的同訓詞就是同義的。當然,同訓并不一定同義,王寧認為“使用狀態(tài)的詞也就是個人言語的詞……它不但有固定的含義而免除了詞的多義性,還有了具體的所指?!保ā队栐b學原理》37頁)這也就是說不能因為多個詞訓釋相同就簡單地認為兩個詞是同義的,在確定同義詞的時候,還應(yīng)該細致分析每個同訓詞。
經(jīng)過筆者測查,《左傳》杜注中同訓為表“安定”義的單音節(jié)詞有“綏”“靖”“億”“燕”四個。
二、“安定”義單音節(jié)同義詞出現(xiàn)的具體情況
1、“綏”
“綏”在《左傳》有“安定、安撫”、“挽以上車的繩索”、“退卻”三個義位。表“安定”的“綏”共出現(xiàn)9例,安定的對象主要是諸侯、戎等。如:
以德綏戎,師徒不勤,甲兵不頓,四也。(《左傳·襄公四年》)
杜注:“康,綏皆安也?!睆亩抛⒖芍敖棥睘閯釉~,義為“安定”。
2、“靖”
“靖”在《左傳》中有“安定”、“安于”、“安靜”三個義位。表“安定”義的“靖”共有22例,主要涉及安定諸侯、人民等。如:
離外之患,而天不靖晉國,殆將啟之,二也。(《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杜注:“靖,安也”,此處言“靖”就是“安定”義。
3、“億”
“億”在《左傳》有“安定、安撫”、“表數(shù)詞”兩個義位。表“安定”義的“億”共出現(xiàn)3例,如:
心億則樂。(《左傳·昭公二十一年》)
杜注:“億,安也”。
4、“燕”
“燕”在《左傳》有“安定、安撫”、“指燕這種候鳥”、“燕國”三個義位。表“安定”義的“燕”只有1例。如:
詒厥孫謀,以燕翼子。(《左傳·文公三年》)
杜注:“燕,安也。”
同訓為“安也”的詞可以歸納出一個由“綏”“靖”“億”“燕”這四個單音節(jié)同義詞構(gòu)成的同義詞群,其共同的義位是“安定”,因此我們把它叫做“安定”義單音節(jié)同義詞群。
三、《左傳》“安定”義單音節(jié)同義詞比較
同義詞群即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同義詞構(gòu)成的集合。同義詞群類聚的基礎(chǔ)是相同的核心義位?!鞍捕ā绷x單音節(jié)同義詞群類聚的共性就是“安定”義,盡管這四個詞都表示“安定”義,但它們使用中都表現(xiàn)出各自的特點,因此,筆者打算對這四個詞表“安定”義的差異進行探究。
1、“綏”之分析
筆者對《左傳》中“綏”的用例分析得出:“綏”通常出現(xiàn)在“以+N1+綏+N2”這一句法格式中,其中N1為“綏”所憑借的工具,在一定的語境下可以省略;綏和N2構(gòu)成動賓關(guān)系,N2為受事賓語,即安定的對象?!耙浴痹谌魏吻闆r下都出現(xiàn),表明“綏”在表示“安定”時,都是有所憑借的,而且憑借的工具N1通常都是正面的,如“德”;N2即“安定”的對象既可以是主語所屬的勢力范圍,如“諸侯”;也可以是主語所屬勢力范圍以外的,如“戎”。由此得出:“綏”表“安定”時是有所憑借的,且憑借的工具往往正面的,積極的;安定的對象既可以是主語所屬的勢力范圍,也可以是主語所屬勢力范圍以外的。
2、“靖”之分析
“靖”通常出現(xiàn)的句法結(jié)構(gòu)則是:以+靖+N,“靖”和“N”是動賓關(guān)系,在這一結(jié)構(gòu)中“靖”表“安定”時憑借的工具不出現(xiàn),且“以”可省略,同時安定的對象N通常都是主語所屬勢力范圍的,如“國人”。這就表明“靖”表“安定”時并不注重憑借的工具,表義上更側(cè)重終止以前的紛爭、戰(zhàn)亂等以達到主語所屬勢力范圍內(nèi)的“安定”。因此“靖”表“安定”時并不注重憑借的工具,表義上更側(cè)重終止以前的紛爭、戰(zhàn)亂等以達到主語所屬勢力范圍內(nèi)的安定。
3、“億”之分析
“億”在《左傳》全部用例中,通常出現(xiàn)在“(N1)+億+(N2)”這一句法格式中,N1和N2不能共現(xiàn)。在第一種結(jié)構(gòu)“N1+億”中,形成主謂關(guān)系,N1是句子的主語,“億”是謂語動詞,通常不帶賓語。在第二種結(jié)構(gòu)“億+N2”中,構(gòu)成動賓關(guān)系,N2是“安定”的對象。從出現(xiàn)的3次用例來看:“靖”側(cè)重強調(diào)“安定”的結(jié)果,即“使其安定,和諧共處”。由此得出“億”表示“安定”義時側(cè)重強調(diào)“使其安寧,和諧共處”,“安定”的對象往往是同宗族人或神靈。
4、“燕”之分析
在《左傳》全文中“燕”表“安定”義的只有1例,構(gòu)成動賓式的“以+燕+N”句法格式,N是“安定”的對象,整個句式有“以”,可知“億”表示“安定”時也是有所憑借的,從僅有的一例“詒厥孫謀,以燕翼子”來看,“燕”表示“使……安順”義,主要用來祈禱或者祝福平安。
四、結(jié)語
通過對《左傳》中“安定”義單音節(jié)同義詞群的進行窮盡性的統(tǒng)計考察,細致地描寫了“綏”“靖”“億”“燕”這四個單音節(jié)同義詞在《左傳》中使用的具體情況,并對這四個詞的詞義進行比較,揭示了各自使用的特點。
《左傳》中同義詞群的研究對于深化上古詞匯的研究有著重大的意義和價值,但由于個人能力所限,論文還存在一-些不足:例證較多,難免會有錯誤疏漏的地方,對《左傳》表“安定”義同義詞的辨析挖掘得還不夠深,這些都有待在今后研究中改進。
參考文獻:
[1]張永言.《詞匯學簡論》[M]. 湖北:華中工學院出版社,1982.
[2]蔣紹愚.《古漢語詞匯綱要》[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5.
[3]王寧.《訓詁學原理》[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6.
[4]杜預.《春秋左傳集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