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
【摘要】 本文首先概述了人防信息安全的內涵和外延;并對我國人防信息安全的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講述了在我國加強人防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最終對如何加強人防信息安全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希望能對提高我國的人防信息系統(tǒng)安全性起到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 人防 信息安全 重要性
一、人防信息安全的含義
人防信息化建設是在人防通信警報和指揮自動化建設的基礎上,伴隨著國家、軍隊信息化進程而發(fā)展起來的。人防信息安全中最重要的就是人防指揮網絡的安全性,包括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問題和信息安全管理問題等方面
二、我國人防信息安全現(xiàn)狀
人防信息具有復雜性、專業(yè)性強等特點,人防信息網絡安全管理及技術措施落后。由于我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落在了后面,計算機技術嚴重依賴外國,軟件、硬件甚至加密系統(tǒng)大部分都采用進口產品,其潛在的安全隱患可想而知。在人防網絡安全技術方面尚處在初級階段,現(xiàn)有的手段不能有效地遏止計算機竊密活動。極易遭受境外網絡攻擊等情況,這嚴重阻礙了我國自身信息安全防線的建設,引起人防泄密,造成嚴重后果。我國人防部門對網絡和信息安全性的認識不夠,信息安全系統(tǒng)法規(guī)建設滯后,信息網絡建設缺乏統(tǒng)一的標準,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一旦遭受黑客攻擊,泄漏國家機密,將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另外,普通民眾對信息安全的認識也不足,的哥被境外組織策反,打字員為了利益出賣軍事情報,這些紕漏暴露出人防信息安全存在的隱患,我國人防信息安全的現(xiàn)狀令人擔憂。
三、人防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1、人防信息安全是現(xiàn)代戰(zhàn)爭的需要。人民防空通信警報系統(tǒng)可以為軍隊作戰(zhàn)提供情報信息,必須保障通信安全,提供正確的情報信息,才可以成為作戰(zhàn)有力的幫手。人民防空可為軍隊提供必要的工程設施,為軍隊作戰(zhàn)提供大量的人力支援,如果敵方通過網絡攻擊我國的人防系統(tǒng),獲取我國防御工事的相關信息,那么我國就完全暴露在敵方的視線之中,必將受到強烈的攻擊,這將是一場噩夢,必須保障人防信息安全,才可以保存實力,為作戰(zhàn)提供支持。另外,人民防空可配合軍隊實施反空襲作戰(zhàn)。
2、人防信息安全是捍衛(wèi)國家利益的需要。人防信息安全直接關系到國家主權、社會公眾權利、國家和平和社會穩(wěn)定,經濟健康發(fā)展等重大問題,在國家安全保障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大的意義。人民防空是現(xiàn)代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在城市建設防空設施,有利于城市的和諧布局與發(fā)展,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的空間。城市人防信息是一個城市的命脈和潛在實力,必須嚴守城市人防信息的秘密,以免暴露在敵人的視線之中。
3、人防信息安全關系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人防的應用范圍很廣泛,從日常生活中的災害管理到應急救援,從地域自然災害(地震、泥石流等)、人為事故災害(暴力事件、踩踏事故等)、重大疾病疫情(非典、H5N1)到戰(zhàn)時防范和減輕空襲危害,處處都有人民防空的存在。人防的重要性也是顯而易見的,可以說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每時每刻都在密切地關注著人民的生命安全。那么,理所當然,人防信息安全關乎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與全體民眾的福祉密不可分,理應每個人都加入到人防信息安全的保衛(wèi)戰(zhàn)之中。
四、加強人防信息安全的措施
1、技術方面。加強人防信息安全最主要的還是靠提高技術水平,從技術上破解現(xiàn)有的一切難題,比如,建立檔案信息加密制度,利用密碼對計算機上儲存的數據進行處理。破譯新技術的應用,嚴防敵人的黑客攻擊,研制出新的網絡防御智能軟件,采用信道加密、終端加密、密碼通信等各種手段抵御來自網絡的攻擊,確保信息在傳輸過程中不泄密,提供高度保密的通信能力。
2、管理方面。人防網絡和信息安全長效保障機制的建立,是人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要制定嚴格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在人防系統(tǒng)內部設立專門的信息安全管理機構,適用人員應包括領導和專業(yè)人員,確定各自的職責和權限,不隨意打開來源不明的郵件,按照要求辦事。
3、加強宣傳教育。編寫人防信息安全手冊,提升人防內部工作人員關于電腦病毒方面的知識,提升內部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加強人防信息安全的自我保護意識。倡導廣大人防人員認真學習相關的法律文件和信息安全教材,培養(yǎng)人防信息安全的觀念,提高全體工作人員的安全素質,改善目前的人防信息環(huán)境。
從最近幾起間諜案可以發(fā)現(xiàn),我國民眾的保密意識薄弱,有時候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別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我國人防部門應該加強對民眾的保密教育,提高民眾的保密意識,拒絕境外的利益誘惑,提升人防信息的安全性。
參 考 文 獻
[1]殷偉.計算機安全與病毒防治[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8(3):34—35.
[2]《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密法》
[3]曹鵬.網絡安全認證技術研究[C].武漢大學碩士論文,1998.6(3):32—37.
[4]孫若敏.人防通訊信息安全與保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17
[5]冀哲.試論人防指揮網絡信息安全的問題與對策[J].《山西青年》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