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是一位偉人。他有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膽略,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氣概。同時,他又是一個富有感情的人。他對他的戰(zhàn)友、身邊工作的同志充滿了眷戀和懷念;他對基層的干部既嚴格要求,又十分關心和愛護。
坐落于濟南市南部的英雄山,古稱赤霞嶺,又名四里山。英雄山之名,則緣于毛澤東主席的一次追憶和緬懷。
1952年金秋時節(jié),毛澤東的足跡深深地印在了這座埋葬著1500多名英靈的山上。他的到來,是為看望曾經(jīng)朝夕相處長達4年之久、一年前剛剛遇刺身亡的黃祖炎烈士的墓地的。
黃祖炎,江西省南康縣人,他曾兩度任蘇維埃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同時任毛澤東主席的秘書,在毛澤東主席身邊工作了4年之久,因而兩人也結(jié)下了深厚的情誼。
1938年,毛澤東派黃祖炎去贛南協(xié)助陳毅等組建新四軍。臨別前再三叮囑黃祖炎要好好工作,注意身體。
1951年3月13日,時任山東軍區(qū)政治部副主任的黃祖炎,在參加山東軍區(qū)文化工作座談會觀看演出時,遭反革命分子王聚民在黑暗中槍擊,不幸犧牲。時年僅43歲。
黃祖炎遇害的消息,迅速由中共山東分局、山東軍區(qū)報告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主席。毛澤東聞訊非常震驚和悲痛,立即指示由羅榮桓、羅瑞卿等組成調(diào)查組赴濟南調(diào)查;從3月18日至4月19日,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nèi),毛澤東主席連續(xù)三次就此事在有關報告上作出批示,這在我黨我軍的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
1952年10月26日,毛澤東第一次踏上了濟南這片熱土。他的這次山東之行,除聽取工作匯報,察看山東各地,座談了解情況,還有一項重要的日程,那就是憑吊黃祖炎烈士。
當日下午,在聽完山東分局安排的視察活動計劃后,他通過詢問山東軍區(qū)司令員許世友得知,黃祖炎的墓地在南郊的四里山上。
毛澤東說:“我想去看看。自1938年初延安一別,他去贛南接陳毅下山組建新四軍,到如今已經(jīng)14年了。沒想到那一別竟是永別?!泵珴蓶|的話語充滿了惆悵和悲傷。
10月27日,四里山紅櫨似火、松柏肅然。毛澤東和許世友同乘一輛轎車,沿著蜿蜒跌宕的山路匆匆向黃祖炎烈士的墓地行進。
在途中,毛澤東對許世友說:“祖炎同志是個難得的人才,能文能武,為人厚道。他有很強的組織觀念,工作兢兢業(yè)業(yè),從未出現(xiàn)過差錯。他對自己要求嚴格,對同志團結(jié)友愛。我很懷念他?!?/p>
談話間,汽車到達了半山腰處,毛澤東下車步行。黃祖炎的墓地在烈士陵園的最高處,墓為拱形圓頂,花崗巖石修葺,正前方的墓碑上鐫刻著“中國人民解放軍山東軍區(qū)政治部副主任黃祖炎之墓”的字樣。
毛澤東快步來到墓前,表情凝重地默默致哀,并深鞠一躬。許久,他輕撫著墓碑深情地說道:“祖炎同志,我來看你了!”此時,淚水已順著他的臉頰慢慢地流下,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不禁也潸然淚下。
毛澤東又緩步繞墓地一圈,滿意地點點頭說:“墓修得很好。山東軍區(qū)的烈士撫恤工作做得不錯。”許世友介紹說,濟南戰(zhàn)役犧牲的將士基本上都埋葬于此,有不少烈士連姓名都沒有留下。
毛澤東又環(huán)顧四周,看到青山翠柏中遍是烈士陵墓,深有感慨地說:“青山有幸埋忠骨啊!有這么多人民英雄長眠在這里,乃此山之幸也。四里山就是英雄山啊。你們要搞好烈士事跡的宣傳,用以教育廣大干部,幫助他們進步……”
由此,四里山又有了一個新的名稱英雄山。此后不久,由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的“革命烈士紀念塔”七個金色大字鐫刻在山頂?shù)募o念塔上。
毛澤東的這次悼念之舉,不僅為英雄山增添了厚重的人文氣息,更展示出他那崇高的人格魅力。
當時,剛剛誕生3年的共和國正百廢待興,抗美援朝運動正如火如荼,而他這位舉世矚目的舵手,正日理萬機地引領著共和國這艘巨輪的航向。他于百忙之中,不辭勞苦,悼念英靈,充分體現(xiàn)出這位歷史偉人的樸素情懷和對死難烈士的深情厚意。
(據(jù)《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