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開放的學術(shù)對話平臺

      2015-05-30 23:07:43古遠清
      創(chuàng)作與評論 2015年14期
      關(guān)鍵詞:臺語麥穗詩刊

      古遠清

      王覓的臺灣詩人訪問記,共采訪了白靈、臺客、林煥彰、蘇紹連、楊小濱、楊宗翰、解昆樺、翁文嫻、李翠瑛、李癸云、林巾力、簡政珍、陳大為、唐捐、陳羲芝、陳政彥、丁旭輝、李瑞騰、林于弘、向陽、尹玲、林明理、孟樊、蕭蕭、須文蔚、鄭慧如、紫娟、金筑、向明、顏艾琳、張默、管管、碧果、隱地、羅門、蓉子、汪啟疆、廖亮羽、楊佳嫻、鴻鴻、許水富、余光中、麥穗、渡也、方明、林德俊、羅智成、洛夫、綠蒂等人,目前已在《創(chuàng)作與評論》“對話臺灣詩人”專欄發(fā)表了6篇。像這樣大規(guī)模對臺灣詩人作專案訪談,無論在臺灣還是在大陸,都沒人做過。這些訪問記提供了豐富的詩人創(chuàng)作檔案,其中有一些是從未公開發(fā)表的材料,這為后來者研究這些臺灣詩人乃至書寫臺灣新詩史,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此外,這些訪問記還涉及到臺灣新詩歷史及其發(fā)展現(xiàn)狀、臺灣詩社詩刊的評價、兩岸詩歌的異同、好詩的標準、現(xiàn)代詩人的公眾形象、詩的功用、創(chuàng)作與理論的關(guān)系、新詩的文體及詩體建設(shè)等諸多學術(shù)問題。

      一、如何看待兩大詩派語言的使用

      在臺灣外面的人,看到臺灣詩壇因詩學觀不同和小圈子眾多而不斷上演的“私人戰(zhàn)爭”——如紀弦與覃子豪關(guān)于詩的本質(zhì)是抒情還是主知的爭議,余光中和洛夫關(guān)于長詩《天狼星》評價的論辯,便質(zhì)疑臺灣高度自由化的文學制度是否合理;在臺灣里面的人,如重量級批評家張漢良在《七十六年詩選》序中卻說“不覺得‘門戶之見或‘黨同伐異等主張有何可恥”,并“一向不接受所謂‘兼收并蓄或‘有容乃大等陳詞濫調(diào)背后的偽道德意識”。當然也有的人因為“只緣身在此山中”,未必清楚這種爭議甚多的情況發(fā)生,對詩歌發(fā)展是有利還是破壞了詩歌生態(tài)的平衡及其和諧穩(wěn)定的局面。

      自由發(fā)展的確比權(quán)威時期臺灣當局所制定的文藝方針政策更能暴露出詩學觀的分歧:因為一切都透明,都可以在各種媒體上口誅筆伐展開論辯乃至火藥味甚濃的“罵”戰(zhàn)。比如臺灣出版的各種詩選,差不多都遭到不同派別的人批評乃至批判。幾乎沒有一本詩選完全被大家認可,因為這種詩選存在著偽裝性的公平及其帶來的小圈子傾向。

      就這樣,在經(jīng)過“分期付款式”的漫長的民主化過程后,當前臺灣詩壇終于分化為兩大派:“華語派”與“臺語派”。前者主張用純正的國語寫作,后者主張用所謂“臺語”即閩南話或客家話寫作,認為只有這樣寫才是道地的臺灣詩歌。這兩派所產(chǎn)生的困頓與矛盾,在訪問記中略有呈現(xiàn)。雖然這呈現(xiàn)遠沒有把事情的真實面目揭開,但還是可以看到在語言使用問題上兩大派的分歧。

      于是,王覓問麥穗如何看待臺灣泛起的方言寫作的詩潮時,華語詩人麥穗答:

      臺語詩,我一直都不以為然。因為要刻意地去強調(diào)臺語詩,你用臺語去念就可以了。臺灣以前念舊詩的時候,他們都是吟唱,用臺語吟唱,很好,每個字都可以念,你也可以去寫。但用臺語寫,沒人看得懂,用漢語寫了用臺語念,不是一樣的嗎?所以我一直不把臺語詩放在眼里。臺語詩也沒辦法推廣,只有幾個小圈子,一小撮人自己在看而已。

      外表樸實、謙和的麥穗,內(nèi)心細膩、敏感。在他心中的世界雷雨一直在嘩嘩啦地下著,風刮得呼呼作響,這充分表現(xiàn)在他拒排“臺語詩”“不以為然”的態(tài)度。這和作者的外省詩人身份及其詩學觀有關(guān)。作為上海人,他聽不懂也不愿意去學佶屈聱牙的“臺語”。他參與編輯《秋水》詩刊時所實行的是唯美路線,可“臺語”把眼淚寫成“目屎”,那還有詩美可言?

      不僅是華語詩人,而且是地道的本省詩人的臺客則這樣回答:

      在臺灣,尤其是南部一些詩人比較堅持用“臺語”寫詩。我的詩作中,早期也曾將一些“臺語”入詩,如國語“母親”,“臺語”要用“阮老母”,老母至少還有一個母親的“母”,讀者也可以大致知道你講的是母親?!稗I車”,“臺語”要用“黑頭車”,至少讀者知道它是指一臺車。這些用法都是有脈絡(luò)可循的。所以我早期寫詩,只是少部分語言用“臺語”表達。有時候詩人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尤其是寫鄉(xiāng)土的東西的時候,如果用方言來表達,感覺會比較貼切。有時甚至覺得寫這首詩非得用這樣的表達才能貼近鄉(xiāng)土,才能顯得親切。我覺得這完全是一種寫作的需要。這和全部用“臺語”入詩,對“臺語”不懂的人或?qū)Α芭_語”懂的人都無法順利閱讀是不同的,對于那些一意全用“臺語”創(chuàng)作的所謂“臺灣詩人”,如《笠》詩刊的一些詩人,堅持用“臺語”寫詩,甚至用羅馬字母寫詩,我想他們或有必要,我也不作評論。

      臺客的回答比麥穗婉轉(zhuǎn)一些,他主張適當運用方言寫作,因為這樣做可增強作品的生活氣息和鄉(xiāng)土色彩,但對《笠》集團的某些詩人主張全部使用“臺語”,他這位主張“寫明朗詩”的“臺客”反而不再“明朗”地表明自己的立場,而是含糊其辭“不作評論”。這是因為如他所說《笠》詩人堅持用“臺語”寫作,的確有其需要的原因,其原因之一是這樣做,系對臺灣當局當年過分壓制方言的一種反彈,如在獨尊華語的威權(quán)時期學生只要講方言,就會打手心或罰一元,這顯然過分了。至于另一部分“過于執(zhí)”的詩人想利用“臺語”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訴求,就涉及到敏感問題了,故訪者和被訪者都很禮貌地點到為止或略而不論。這種處理方法可以防止詩壇的“私人戰(zhàn)爭”再度爆發(fā),也顯示出了問者與答者的智慧。

      是用國語還是“臺語”寫作與地域有關(guān),還與詩人采取的藝術(shù)路線有關(guān),故王覓再問林明理同樣的問題時,林明理回答如下:

      《笠詩刊》近七年來發(fā)表了很多“臺語詩”。如莫渝用羅馬字或方言寫詩,只要是會說臺語的詩人,大多看得懂其內(nèi)容,但大陸來臺的學者大多看不懂臺語詩?!芭_語詩”大部分都發(fā)表于臺灣南部的詩刊物,有自己的詩圈的。其中,也有幾位是寫得還不錯的。只是用羅馬音或臺語發(fā)音,有時會讓人難懂其原意。

      這里不僅有懂與不懂的問題,還有能寫與不會寫的問題。大部分“臺語”有音無字,如要書寫,作者只能一邊寫一邊造字,造字時又要考慮這種字讀者能否猜得出或曰看得懂。這樣,作者寫起來辛苦,讀者讀起來更辛苦。林明理是女詩人,她奉行溫柔敦厚的創(chuàng)作路線,所以她的回答很溫和,認為南部許多詩人用羅馬字或方言寫詩,這是為了適應(yīng)南部讀者的需要,且這樣鄉(xiāng)土性才明顯,南部的許多讀者也不存在閱讀障礙,但對“大陸來臺的學者”還有她未論及的北部讀者,就不一定能讀懂了。

      可見,對“臺語詩”的評價,不同立場和主張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們大可以寬容的態(tài)度允許它的存在,不能因為有些人極端地主張“只有用臺語寫作”才配做臺灣詩人而將其全盤否定。

      二、兩岸詩歌交流的評價及其差異性問題

      臺灣詩人創(chuàng)作和評論不受條條框框的束縛,不聽從“長官”的指揮,其文學生產(chǎn)力與創(chuàng)造力得到空前的解放。雖說他們是“無為而治”,給了詩人很大的生存空間,但仍有諸多問題,如詩刊和詩社資源短缺、經(jīng)費緊張。在選舉的喇叭聲和鞭炮聲不斷在寫字臺前爭吵的情況下,部分詩人投入選戰(zhàn),用文學乃至以詩的形式為候選人“站臺”,也有詩人用詩的形式諷刺選戰(zhàn)中出現(xiàn)的“斬雞頭”“拜菩薩”等傷風敗俗現(xiàn)象,如余光中的《拜托,拜托》。這是大陸詩歌沒有的景觀。

      《創(chuàng)世紀》在臺灣詩壇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兩岸文學交流開展后,它迅速成為兩岸詩歌交流的橋梁,卻遭到某些人的攻訐,認為該刊已“失守”,淪為大陸在寶島的詩歌分店;更有甚者說:《秋水》開設(shè)大陸詩人作品專欄,成了“收容大陸劣質(zhì)詩歌的垃圾桶”。

      做訪問記的通常有兩種類型:一是具有強烈的編輯理念,他主動引導被訪者,而不被采訪對象所左右;二是走市場路線的掮客型。王覓顯然屬于前者。對兩岸交流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到底應(yīng)該如何評價?事前經(jīng)過精心設(shè)計提問的王覓,一再提及這一問題,臺客表示不贊成政治操控詩刊和詩歌創(chuàng)作。兩岸詩人同根同種同文,互相間進行交流有益于彼此了解,有益于兩岸創(chuàng)作的互補。臺客在主編《葡萄園》詩刊的20年間,“每年至少2到3次前往大陸參加各種會議,或組團參觀訪問交流,我就會為他們制作專輯介紹。這只是兩岸交流的一種方式。和大陸詩人交流經(jīng)驗一向十分愉快。”但是因為兩岸政治制度及意識形態(tài)、生活方式不同,也曾發(fā)生過不愉快的經(jīng)歷?!霸谝淮涡略妼W術(shù)會議上,我朗誦了一首詩,主辦方認為不合適。這種經(jīng)歷無所謂對錯,所以即使產(chǎn)生了一點誤會,也很快就能溝通。”臺客素來把神州大地當成他的第二故鄉(xiāng),所以他能包容大陸對其詩作的不同評價和相關(guān)處理方法。

      這種碰撞,的確道出了兩岸詩壇存在著差異,如臺客認為:“臺灣詩人寫詩純粹是自己的喜歡,所以在臺灣寫詩一般都是自己組團體,自己出錢出力出詩集或出詩刊。大陸很多詩刊都是國家來支助的,所以大陸的詩人寫詩要考慮的東西就比較多,不像臺灣的詩人寫詩沒有什么顧慮。但是大陸的詩人寫作越來越自由了,大陸的開放程度越來越高了,所以兩岸的詩歌交流也越來越頻繁,越來越方便。”臺客看到了大陸詩歌寫作環(huán)境的變化,而不像某些對大陸存在敵意的人那樣認為大陸沒有絲毫創(chuàng)作自由,這是可貴的。至于臺客說臺灣詩人寫詩純是個人興趣,不會去為政策“背書”,這符合戒嚴后臺灣詩人的基本寫作實際。但在戒嚴時期尤其是50年代,臺灣詩人寫作顧慮頗多,生怕踩了當局埋伏的“地雷”,另有許多人多為高額獎金而寫作。就是解除戒嚴后,也有的詩人用詩的形式為其參加的政黨發(fā)展壯大造聲勢。但王覓對這些問題不甚明白,就是明白了也不感興趣,故臺客只說了一些無關(guān)政治及族群問題的話。

      作為資深詩人的麥穗,當王覓問“您認為大陸詩人和臺灣詩人有何差異” 時,有“森林詩人”之稱的麥穗說:大陸詩人的詩風比較雄壯,因為大陸有大山大水,所以視野比較開闊。“我們臺灣詩,有一段時間,幾乎都是寫咖啡館的。詩人坐在咖啡館里面寫,寫出來的詩,比較狹窄。大陸詩人看臺灣詩人寫的詩,會感覺比他們寫得更美,但是比較空虛,沒有大陸詩歌那種氣派。整體而言,大陸詩人寫詩要比臺灣詩人大氣。他的接觸面廣,看的比較廣闊。臺灣到底是一個小島,除非你到國外去走。”麥穗這里談兩岸詩歌的差異:一個“站”著寫,一個“坐”著寫,顯得形象生動。不過他沒有直截了當說“臺灣詩人有小島心態(tài)”,這體現(xiàn)了他說話謹慎有分寸,否則會引起“臺語派”的強烈反彈。

      關(guān)于兩岸詩歌的不同景觀,王覓還從文學制度與文體形式方面進行考察。楊宗翰回答王覓所問的問題時說:大陸有很多專業(yè)作家,而臺灣幾乎沒有專業(yè)作家,更沒有專業(yè)詩人。大陸公辦詩刊都給作者發(fā)稿酬,可臺灣的所有詩刊均無稿酬。臺灣不流行“現(xiàn)代漢詩”的提法,且臺灣的詩一直沒有讀者。麥穗則說大陸詩人喜歡用“組詩”投稿,可臺灣沒有“組詩”的概念。

      無論是臺客、麥穗,還是汪啟疆的回答,其具體指向都牽涉到兩岸文學現(xiàn)狀如何評價及兩岸詩歌不同之處,體現(xiàn)了認識臺灣詩壇現(xiàn)狀的前衛(wèi)性與人文意識的真切性相融合的特色,這是王覓的訪問記值得我們思考和珍惜的地方。

      三、散文詩是否是一種獨立的文體?

      王覓向臺灣詩人提問時多次提到格律詩、自由詩、小詩、長詩、圖像詩、網(wǎng)路詩以及散文詩問題。

      就泯滅文類界限,讓詩與散文均變形的散文詩而言,大陸的這類創(chuàng)作空前繁榮,“散文詩專號”“散文詩頁”四處開花,《中國散文詩選》等各種選本魚貫而來,散文詩團體及其刊物也有好多種,這些都說明散文詩只能拜托詩和散文“代管”的局面在逐步改變??膳_灣的情況不像大陸那樣熱熱鬧鬧,而有點冷冷清清。

      詩是什么?怎樣表現(xiàn)才是詩?仍有很多人觀念不一致。所以散文詩是怎樣的文體,臺灣詩人的看法也有分歧。主要有四種不同觀點。

      一是否認散文詩的存在。麥穗認為這種非驢非馬的文體“讓人搞不懂。我寫的短小的散文,被說成是我寫的散文詩,收到散文詩專集里。我自己寫這些散文時,完全沒有寫詩的念頭。很多所謂的散文詩,我都認為只是小品文,是散文”。 麥穗以自己的創(chuàng)作實踐質(zhì)疑“散文詩”概念的科學性,這自然是一家之言。

      二是肯定散文詩是一種獨立文體,這里又關(guān)聯(lián)到兩岸詩歌的差異問題。林明理認為:“臺灣寫散文詩的人畢竟少一些。這是風格差異的重要原因。臺灣多是著名詩人在寫散文詩,如商禽、蘇紹連?!敝劣谏⑽脑娛欠袷切略娭歇毩⒌奈捏w?她認為在臺灣稱為“分段詩”的散文詩,是一種獨立的存在,其特點是不分行,“形式上有如散文,卻重視詩的美感”。

      三是認為散文詩是詩的一種。在臺灣繼商禽之后寫散文詩最有影響的詩人蘇紹連,他的回答更具權(quán)威性。他認為:“散文詩就是詩。臺灣和大陸的散文詩不太一樣,大陸的散文詩是與詩分開的。但是臺灣的散文詩就是詩,沒有分開?!敝劣谏⑽脑姷奶卣?,蘇紹連認為它“只是分段但沒有分行。雖然寫下來就像散文一樣,但是它注重詩的本質(zhì),如音韻、意象,尤其重視想象空間。所以散文詩本質(zhì)上是詩”。蘇紹連還談到:散文詩可以借鑒小說的對話,對話可以產(chǎn)生沖突?!叭伺c人之間,本來就是對話的結(jié)構(gòu)?!碑斖跻拞柤霸凇芭_灣是最優(yōu)秀的詩人才寫散文詩,在大陸散文詩幾乎成為通俗文體,人們通常是先寫散文詩再寫詩,您如何看待這種現(xiàn)象”時,蘇紹連回答: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xiàn)象,臺灣不會先寫散文詩才寫詩。臺灣的散文詩不會稱為“美文”。“美文指的是語言的美和情感的美,美字反而是對散文詩的羞辱,像“文句詞藻很美、景物描述很美、情感形容描寫很美……”這樣的“美”都令人作嘔。“散文詩寫不好的人,才會把‘散文詩和‘詩分開看?!碧K紹連提到的“美文”概念,與大陸不甚相同。此外,他談及的散文詩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很值得大陸同行參考。

      四是認為散文詩身價很高,其地位在詩之上。軍中詩人汪啟疆的看法不同于上述三人,他認為:“我們不能把詩用散文來寫,變成散文詩。我個人覺得散文詩是在詩之上的。詩之上的那一層是散文詩。因為它能夠把很多自由的意識,甚至是潛意識的,觀察到的非表象的內(nèi)涵,把它給弄了出來,而且用一種很流暢的,不是用詩的分段形式的那種割劃和切割能夠表達出一個整體內(nèi)容,我覺得對我是挑戰(zhàn)?!蓖魡⒔@種看法,大陸的詩評家均沒有注意到。

      由此也可見,具有現(xiàn)場感的“對話臺灣詩人”欄目,不走“考據(jù)——評析”的套路,而注意點的分散,然后將名家“碎片化”意見集合起來,成為相對完整的論述體系。這表現(xiàn)了訪談?wù)咄跻拰ふ覍W術(shù)資源和依據(jù)方面,注意不同身份和各種不同文學觀的人,從而表現(xiàn)出建構(gòu)文體理論體系、探求散文詩審美特征的學術(shù)意圖。

      (作者單位: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責任編輯 ? ?張韻波

      猜你喜歡
      臺語麥穗詩刊
      五月麥穗金燦燦
      輕音樂(2022年11期)2022-11-22 12:56:18
      訂閱啦 星星詩刊
      鴨綠江(2021年17期)2021-10-13 07:06:12
      詩刊
      鴨綠江(2021年17期)2021-10-13 07:06:04
      《星星》詩刊,快來訂閱吧!
      鴨綠江(2021年20期)2021-08-18 09:10:04
      彩虹色的雨
      詩刊
      鴨綠江(2021年35期)2021-04-19 12:24:12
      臺當局擔心“臺語生存危機”
      麥穗穗
      民族音樂(2018年5期)2018-11-17 08:20:00
      揀麥穗
      趣味(語文)(2018年7期)2018-06-26 08:13:52
      大化| 英超| 南投市| 延庆县| 西充县| 延吉市| 四平市| 鄂托克前旗| 新绛县| 渑池县| 郯城县| 海盐县| 合山市| 定远县| 依兰县| 陇西县| 年辖:市辖区| 土默特右旗| 拉孜县| 靖远县| 临潭县| 平罗县| 江油市| 土默特右旗| 临海市| 中宁县| 恩平市| 松滋市| 岫岩| 益阳市| 五指山市| 鸡西市| 乐至县| 齐齐哈尔市| 留坝县| 京山县| 宝鸡市| 玛曲县| 两当县| 安丘市| 文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