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改善個人衛(wèi)生、勤洗手并保證飲用水潔凈,這些方法能有效保護人們遠離傳染病,但無論環(huán)境多么清潔,許多傳染病依然能夠傳播。疫苗是預防許多疾病最有效的辦法,如果停止免疫接種計劃,通過接種所預防的疾病就會卷土重來。
疫苗是意圖通過刺激產(chǎn)生抗體對一種疾病形成免疫力的任何制劑。疫苗包括滅活或減毒微生物的混懸液,或者微生物制品或衍生物。使用疫苗最常見的方法是注射,但也有一些口服或鼻霧劑。
接種疫苗是我們預防流行病最有效的方法,但很多人卻對疫苗抱有誤解或者偏見。最嚴重的誤解之一是,1998年的一項研究引發(fā)了人們對麻疹-腮腺炎-風疹(麻風腮)疫苗與自閉癥之間可能存在聯(lián)系的關(guān)注。這項研究后來被證實具有嚴重錯誤,發(fā)表該研究論文的雜志也撤回了論文。不幸的是,論文的發(fā)表引發(fā)了恐慌,導致疫苗的接種率下降,并隨之出現(xiàn)了相關(guān)疫情。沒有證據(jù)表明麻疹-腮腺炎-風疹疫苗與自閉癥之間存在關(guān)聯(lián)。
可還是有人認為疫苗少打為好,除了必須接種的強制疫苗,流感之類的小病,根本沒有必要接種疫苗??墒聦嵤?,每年在全球流感導致30萬至50萬人死亡。孕婦、幼童、健康狀況欠佳的老人以及患有哮喘或心臟病等慢性病的人群受嚴重感染和死亡威脅的風險更高。為孕婦接種流感疫苗的另一個好處是能為新生兒提供保護(目前還沒有針對6個月以下嬰兒的流感疫苗)。疫苗能使人們對在任何季節(jié)都流行且流行性最高的三種流感病毒產(chǎn)生免疫。它是幫助人們降低嚴重感冒的患病和傳染幾率的最好方式。避免感冒意味著能節(jié)省額外的醫(yī)療費用,也能避免因請病假產(chǎn)生的收入損失。
那么,一些已經(jīng)“消失”的疾病,就不用再打疫苗來預防了吧?這也是一種誤解。盡管疫苗可預防的疾病在許多國家已經(jīng)不再常見,但引發(fā)這些疾病的傳染性病原體依然還在世界的某些地方傳播。在交通發(fā)達的當今世界,這些病原體可以跨越地理疆界,感染缺乏保護的人群。例如在西歐,自2005年以來,麻疹疫情就曾發(fā)生在奧地利、比利時、丹麥、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瑞士和英國的未接種人群中。因此,選擇疫苗接種的兩個主要原因是要保護我們自己和保護我們身邊的人。
有的人很重視給孩子打疫苗,但卻忽略了成人疫苗。其實,成人接種疫苗也十分重要。相比兒童,老年人更需要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即使是成年人,也可能因為工作環(huán)境等因素成為某些疾病的高危人群,所以也應該接種相應的疫苗。成年人接種疫苗,其實也是對兒童的一種保護。例如,6個月以下的嬰兒不適合打流感疫苗,但如果與其接觸的成年人都打了,那就會降低嬰兒被感染的幾率。
成功的疫苗接種計劃猶如成功的社會,依靠每個個體的通力合作,才能實現(xiàn)全民的福祉。我們不應依賴由身邊的人來遏制疾病傳播;我們自己也應盡到個人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