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偏愛女人沉魚落雁的容顏和婀娜多姿的身影,而日本服裝設計大師山本耀司偏偏對此毫無感覺。他只熱愛工作中的女性專注又堅定的背影,行走間超大廓形的衣服和身體之間若隱若現(xiàn)的縫隙。
這都是源于山本耀司的母親影響。由于幼時父親參軍戰(zhàn)死,母親為了養(yǎng)家不得不以縫紉為生。當時在日本裁縫地位極低,進出客人家甚至不能通過正門。母親即便夜以繼日地趕工也只能賺到微薄的薪水,自然無暇照顧山本耀司。所以山本耀司的童年記憶里,只有葬禮般沉重的黑色孤獨和母親忙于縫紉的秉燭剪影。他后來在采訪中坦言,“那些即將離去的女子的背影,既讓我感傷又讓我癡迷,像是能喚起我童年難以愈合的創(chuàng)傷和回憶,是我眼中無可比擬的美麗。內(nèi)心總會有一個聲音在吶喊,‘請等等我吧,請別離開?!?/p>
很多人是因為學習不好,甚至于走投無路才不得已踏入服裝領域來試一試運氣。而山本耀司并不是,即使家境貧寒,母親也忙于生計無暇管教,山本耀司還是考入了慶應大學法律系。但是畢業(yè)之后他卻無法說服自己按照家人和朋友的期待,做一個高薪卻無趣的律師。在游歷了歐洲半年之后,他終于拋下慶應大學法學高材生的身份,進入東京文化服裝學院系統(tǒng)的學習時裝設計。
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他都只能按照當時東京的審美為別人制作成衣,做一個地位低下的裁縫。但正是從這些苦日子中參悟的禪學和執(zhí)拗,造就了山本耀司獨一無二的設計風格。
有評論家如此評論:“西方的著裝觀念往往是用緊身的衣裙來體現(xiàn)女性優(yōu)美的曲線,而Yohji Yamamoto則以和服為基礎,借以層疊、懸垂、包纏等手段形成一種非固定結(jié)構(gòu)的著裝概念,以兩維的直線出發(fā),形成一種非對稱的外觀造型。這種別致的意念是日本傳統(tǒng)服飾文化中的精髓。在山本耀司的服飾中,不對稱的領型與下擺等屢見不鮮,而該品牌的服裝穿在身上后也會跟隨體態(tài)動作呈現(xiàn)出不同的風貌?!?/p>
當然,山本耀司的人生,打破的也不只是這一點世俗。當其他設計師都恨不得雇傭身材最好、面龐最俊逸的模特來為自己走秀時,山本耀司偏偏出其不意地使用胖子、中年婦女等一系列市井形象來突出真實感,而他也確實有這樣的實力,即使使用這樣的模特,也還是贏得了全場掌聲雷動。
山本耀司承認自己并不是一個精明的商人,2009年公司曾申請破產(chǎn)保護,后被一家叫做Integral Corp的投資公司接手,山本耀司覺得這樣更好,可以完全專心做設計,同時他并不認為自己是打工的,因為他對設計有百分百的話語權(quán)。這位68歲的設計師還不想退休,并表示死去的理想狀態(tài)是在工作中,“當我在做衣服時,我突然倒下?!?/p>
達人探微:
1. 潮流善變,風格永存。山本耀司不喜歡快時尚,甚至對其出言不遜。他對女性的美有著獨到的發(fā)現(xiàn)。他挖掘出專注工作的女性的美感,并用時裝來體現(xiàn)那個美的瞬間。因為他深深地知道,時尚轉(zhuǎn)瞬即逝,美卻是永恒的。
2. 不畏偏見,執(zhí)著理想。一直到山本耀司的青年時代,裁縫的地位還十分低下。但他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興趣在于設計,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考慮之后,就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名校的法律專業(yè)。對他來說尤為困難的是,他還背負著自己含辛茹苦的母親的期待。這也體現(xiàn)出了山本耀司堅定的心志。
3. 認識自己。在經(jīng)過自己的公司破產(chǎn)之后,山本耀司明白了自己不適合做商人,轉(zhuǎn)而專心做設計。失敗之后能認清自己,并迅速轉(zhuǎn)換角色,這也是一種難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