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長平
【病文】
一次主題班隊會
江蘇省海安縣李莊小學五(2)班 張佳
望著捐款箱里的500元,同學們議論紛紛。有的說:“這次慶六一,給留守兒童捐款獻愛心真順利。”“那不是,這還要靠這次表演呢!”我這排練節(jié)目的編導人在一旁聽著,雖然臉上沒有表情,可打心眼里卻高興得比吃了蜜還甜。
聽說省里的同學要來捐款,老師又讓我排練這套慶?!傲弧笔掷只顒訒r,可把我急壞了。一會兒要買彩條,一會兒訂圖釘、掛花環(huán),還要賣氣球、端桌椅,非把教室打扮成小舞廳一樣美麗才完成一項任務。不這樣,那別人來了不是就沒有了參觀的地方,也許他們還會小看我們呢!
在節(jié)目排練中,最難訓練的要算得上相聲和小合唱。先說小合唱那一次,正唱不唱,不唱又唱,有時讓他們練《歌唱祖國》,可卻哼起了《天仙配》,什么“樹上的鳥兒成雙對,我給娘子把花戴”。要讓這伙人規(guī)矩,得讓班主任出馬才踏實點。相聲要逗人笑,就必須選班上最有“淘氣藝術”的調(diào)皮鬼。當然訓練這兩位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能讓他們規(guī)矩就了不起了。總會出現(xiàn)平時的老毛病,不是一會跺跺腳,就是背不熟,動作不到位,要讓他們完全正確,就難字上頭加難字嘍!現(xiàn)在看到表演那么成功,捐款人還增加好幾倍,真是出乎意料。這次捐款活動在歡樂的歌聲中順利結束。
怪不得老師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p>
【診斷】
用“倒敘”方法寫文章,最重要的是必須把時間概念交代清楚。因為文章的開頭就是事情的“結局”,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都必須用“回憶”的手法敘述,這就形成了一個“時間差”。文章中忽略了時間的順序,整個結果就會雜亂無章了。本篇習作中就存在時間概念沒交代清楚的毛病。文章開頭點明了事情的結局:運用表演節(jié)目的形式召開主題班會,為留守兒童捐款;500元的捐款成績很大,同學們紛紛贊嘆;由此引出“我”的“回憶”。開頭一段是很好的,但從第二段開始,小作者的敘述失去了“回憶”的特點,因此文章層次感減弱,“倒敘”特點沒能充分顯示出來。
另外,原稿的語言也有許多要修改的地方。如第二段的開頭一句,讀來就很費解。“省里的同學”是什么意思?可能是“省城的同學”吧?全句太長,表述不清,可盡可能運用短句敘述表達。其它各段,不通暢、句子成分殘缺的毛病也不少。
【出院】
一次主題班隊會
江蘇省海安縣李莊小學五(2)班 張佳
望著500元捐款,同學們議論開了:這次慶“六一”,為留守兒童捐款獻愛心活動大獲成功,功勞應該屬于主題班會的主持人和節(jié)目表演者??!
是啊,作為這次主題班會的“編導”,面對500元愛心捐款,我的心里比吃了蜜還甜。早在“六一”前夕,老師就把這次活動的“編導”任務交給了我。那些日子,我可急壞了,列計劃、編節(jié)目、買道具、指導編排、布置會場、安排來賓席……嗬,簡直跟拍電影差不多!
就說排練節(jié)目吧,那讓我這個“導演”傷透了腦筋。小合唱那一伙人,個個都是“自由主義者”,該唱的不唱,不該唱的哼哼;正練著《歌唱祖國》,有人卻哼起了《天仙配》,什么“樹上的鳥兒成雙對……”我急了,請班主任出馬,才總算壓住陣腳。相聲“演員”就更“油”了,他們是班上的調(diào)皮鬼,油頭滑腦,怪相百出,訓練時不是撓頭,就是拍屁股,有時還即興穿插一套“猴拳”……唉,“導”住他們,我可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不管“導演”付出多少,班會的成功就是最大的欣慰。這不,節(jié)目一個接一個,掌聲一陣接一陣。捐款一位接著一位,連來賓都紛紛解囊獻愛心,捐款人多出全班同學總數(shù)的好幾倍。500元錢,也許數(shù)目不大,可卻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啊!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崩蠋煂ξ疫@個“導演”的評語,讓我好自豪喲!
【簡評】
修改稿注意到了“倒敘”特點?!霸缭凇磺跋Α焙汀澳切┤兆印本桶褧r間概念交代清楚,讀者一看就知道“我”是在“回憶”這場主題班會的組織、排練過程。全文語句流暢,層次清楚,效果比原稿好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