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細華
作為我國高校進行實踐教學的一項重要環(huán)節(jié),實習實訓的質量將會把參與實訓活動學生具有的職業(yè)品質和專業(yè)技術水平全面的展現(xiàn)出來。而實訓質量評價作為學校和企業(yè)對在實習學生表現(xiàn)情況的具體展現(xiàn),其評價體系質量的高低,將會對學生實習實訓成果的好壞以及學校組織此種實踐教學活動是否具有較高的現(xiàn)實意義產生直接影響。對此,本文以學生的實習實訓質量為立足點,就該質量評價體
系的構建以及其實際應用情況進行簡單的講解和分析。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高校實習實訓的評價質量已經逐漸的成為當前影響我國高校教育教學質量評價結果的一項重要因素。但是,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影響,我國各大高校對于實習實訓這種實踐性教育模式并不是十分的重視,這就使得該評價工作的進行受到了一定的阻礙,從而對其評價質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此,構建一套科學合理、可行性較強的評價實習實訓質量的體系,對于幫助我國高校改善其當前使用的實習實訓方法,為其營造良好的實習實訓環(huán)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構建質量評價體系的原則和意義
實訓實習的評價體系構建原則
科學合理。對實習實訓的過程進行評價體系的構建主要是因為這一做法與我國目前的高職類人才培養(yǎng)目標相適應,可以比較全面的分析學生所掌握到的實際應用技能,所以評價的相關標準以及各類權重就一定要對真實的情況進行反映。除此之外,對實習實訓可以產生影響的因素也較多,有一部分因素是不能利用簡單的評價指標進行衡量的[1]。所以,我們進行評價指標的構建時一定要對這一點進行充分細致的考慮,多方位、多角度的采集指標點,做到將點與面有機的結合,盡量的排除人為因素與行為,使得高職類的實習實訓可以依據(jù)客觀公正的評價指標體系進行。
可操作性強。按照高職類學生進行建設的實習實訓評價的指標體系應該具有簡單易操作的特點,操作性要強,對于評價的過程應該采取分期式,要分為初期、中期以及終期評價。對學生的實習實訓過程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與評價。
權威性。關于實習實訓的評價結果與監(jiān)督過程都應該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只有做到權威性才可以真正的激發(fā)起學生與指導教師的積極性,才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高職類學校的辦學質量。學生實習實訓的指標評價結果不僅僅是學生掌握知識能力的衡量結果,也對教師的年底績效考核以及職稱的評定有著一定的影響。
實訓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
構建要求。要想構建出高效率的質量評價體系,相關部門在進行此方面的架構時,需要以系統(tǒng)性、代表性、目的性和可測性為構建質量評價體系的原則,以提高我國高校實習實訓的質量,滿足我國人才市場對中等職業(yè)人才的需求量為根本目的,通過系統(tǒng)性的反映出當前影響我國人才培訓結果的因素,并以收集到的相關數(shù)據(jù)資料為依據(jù)來進行模型的構建,這也是保證構建出的質量評價模型可以滿足實訓評價現(xiàn)實需要的要求[2]。
構建過程。 首先,建立結構模型并劃分層級。對此,我們需要通過以實際問題的深入分析結果為基礎,篩選出實訓過程中的主要問題,以此為依據(jù)來制定出質量評價的標準和內容;而后,以層次分析理論為依據(jù),將這些問題劃分為指標層與目標層。其次,構建模型結構[3]。對此,我們需要先明確一個評價目標,將該目標歸為目標層,并在該層中設立四個一級指標;其中,每一個一級指標下需要設立二到五個二級指標、每一個二級指標下設立一到三個三級指標,并將三級指標作為評價對象。其次,構建矩陣,通過確定權重的方式對評價體系進行一致性檢驗。對此,我們需要建立矩形比較陣,并通過分析各種關聯(lián)因素的方式來確定權重,最后對質量評價結果進行一致性檢驗。
質量評價體系實際應用情況
關于高職學生的實習實訓質量指標評價體系在經過實踐教學的試用之后,再次利用問卷調查以及座談會的形式進行了微量的調整,并且將試用之前與使用之后的相關結果進行了一系列對比,相關情況見表1-1~1-3。
表1-1 學生在實習實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存在問題 試用前(%) 試用后(%)
沒有端正學習態(tài)度 78.9 40.3
溝通交流能力弱 79.1 67.8
專業(yè)知識缺乏 90.4 84.5
缺乏安全意識 91.3 41.2
注:試用前學生總數(shù)為198,試用后學生總數(shù)為187
表 1-2 教師在實習實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存在問題 試用前(%) 試用后(%)
缺乏責任心 73.2 30.8
重視數(shù)量輕視質量,重視使用輕視培養(yǎng) 82.1 46.9
缺乏實訓經驗 53.8 51.0
邊緣知儲備量少 73.2 64.3
注:試用前教師總數(shù)為93,試用后教師總數(shù)為95
表1-3 實習實訓過程中管理上存在的問題
存在問題 試用前(%) 試用后(%)
缺乏先進的教學管理理念 73.1 32.4
缺乏先進的實習實訓設備 81.2 83.7
師資力量小 54.1 41.2
缺乏合理性的教學安排 75.9 30.4
注:試用前總數(shù)為305,試用后總數(shù)為282
經過教學應用的實踐,指導教師與學生都認為該評價體系系統(tǒng)的涵蓋了關于學生實習實訓的全部過程與內容,通過科學的方法以及量化法,使得該體系擁有極好的實用性與操作性,可以對進行衛(wèi)生職業(yè)的教育實踐以及教學產生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由于使用的實踐不長以及一些其他的原因,新型的評價體系在培養(yǎng)學生的溝通能力方面以及專業(yè)知識掌握等方面并沒有較之前的評價體系有太大的改動,以及指導教師的經驗與邊緣知識理論的儲備方面、實習實訓所使用的機器設備方面仍有一些小狀況,還需要進一步的觀察與改進[4]。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政策的不斷深化,實習實訓質量評價的重要性也隨之不斷提升。因此,本文從構建該質量評價體系的原則出發(fā),就其構建要求以及具體的構建過程進行簡單的介紹,并對其應用情況進行簡單表示。
(作者單位:武漢城市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