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言
征文選簽
有句話說得好,書籍是人類進(jìn)步的階梯。中華上下五千年,多少文化待流傳,單靠網(wǎng)絡(luò)或許可以將這些無價瑰寶保存,但真正要發(fā)揚光大,讓文化滲透進(jìn)靈魂,還需要靠讀書思考來實現(xiàn)?!皭傋x改變?nèi)松?,閱讀助我成長”征文活動開展以來,許多優(yōu)秀文章讓小編受益匪淺。而這篇文章字里行間透出的憂慮,更是值得我們思考。
翻開一卷新書,淡淡的油墨味兒彌漫在空中,仿佛一聲幾不可聞的嘆息。
未接觸過竹簡,也未見識過古書。但能夠想象的是字里行間流淌的墨香,必定會裹挾著甜意融入涼薄的空氣,令人甘之若飴。
兒時愛書,理由卻分外可笑。父親說,你是世界讀書日那日出生的,所以應(yīng)該多讀書。雖是玩笑話,但并不妨礙一個孩子自小便對書有了莫名的親切感。其實父親并不是一個能夠靜下來讀書的人,可那時父親卻喜歡孩子對書深切的喜好,常在我睡覺前拿著《成語大集》,按著書中概括性的文言故事用白話將其演繹得驚心動魄。那時床邊的小臺燈光線尚暗,我窩在被子里,看不見父親,只看到白墻上會投下淡黃色的光影,父親半靠床頭,說到精彩處,墻上的影子會跟著手舞足蹈起來,像極了皮影戲。
可是父親往往講不到兩三個故事,聲音就會越來越弱,鼻音也越來越重,最后皮影戲結(jié)束了,只留下深深淺淺的鼾聲。我總是偷偷拿過滑落在父親手邊的大厚書,驚嘆文字的神奇。
我不是一個具有多高文學(xué)素養(yǎng)的人,只是在兒時囫圇吞棗地讀過幾本罷了。那時可以靜得下心,一本書,一個書店的小角落,一個下午,倒也頗有一番樂趣。那時八卦雜志、網(wǎng)絡(luò)小說還很少,可盡管沒有這些廣受歡迎的讀物,去書店的人依然很多。紙張翻動,紙墨留香,那時的讀者漫進(jìn)眼底的都是溫溫的笑。
其實于我而言,書籍并不是使我進(jìn)步的工具,也不是一個有著多么高尚品德的老師——這一切不過是因一個年輕生命對于世界的好奇,那些充滿希望的文字總讓人深深感動。或許是作為一個中國人吧,總以為水墨渲染的中國畫是最為精妙的存在。紙墨之間,點染勾抹,自成一派江山!字間漾開的淺淺墨韻,哪怕是最為沉痛時的哀鳴,也讓人迷醉。有時會懷疑,自己是否也不過是一本書中的一個小配角,就像看過的故事那樣,只不過存在于他人的臆想中。
聽上去有些玄乎,但這種思考帶給我的心靈沖擊總是令人享受。不敢說自己能達(dá)到與作者心靈交流的境界,但我欣賞他們的世界,而后再默默回過頭,看看自己尚顯單薄的世界,偷偷補上兩筆,使之更加精彩。
一個時代的變遷總會影響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精神。詩意的生活沒了,多了物欲;純潔的愛情沒了多了欲望;理性的思考沒了,多了利欲。當(dāng)一個孩子自一出生便受到熒屏的熏陶,或許所謂的書本,便會隨著時光淪為雞肋……
書柜里的典籍已落滿塵煙。難得安靜地坐在窗前,翻一本書卻在聽到窗外一聲國人特有的國罵后,一股悲哀涌上心頭——這千古江山濃墨承載的文化,原來真的只能由網(wǎng)絡(luò)、Wifi重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