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岳
從兒子五歲多開始,我發(fā)現(xiàn)他只會想當然地接受,不懂得感激,更不懂得回報。比如,和我們一起吃東西,只要是他愛吃的,兒子會完全不顧我和他爸,獨自風卷殘云;有時我們在忙,他不管什么場合,只管提出他的要求,而且要盡快滿足,否則他沒完沒了……
可冷靜想想,我覺得不能全怪兒子:自他出生開始,我們在情感方面對他零要求,只要他身體健康,在幼兒園表現(xiàn)不錯,回家偶爾能跟我們唱幾首歌,我們就覺得無比滿足??商珶o私的愛,很可能養(yǎng)育出自私的孩子。因此,我決定,不再像之前那么大度,什么事都不跟兒子計較,我要變得“小心眼”,偶爾生生他的氣。
一個周六,我在公司加班,兒子和他爸被朋友邀約一起去釣魚。晚上,兒子興高采烈地回來了,告訴我:“爸爸釣了好大的魚,大家一起去飯店燒魚吃,還點了好多好吃的東西。”我露出羨慕的表情問:“那我的那份呢?”兒子有些懵:“你的那份?你不是上班去了嘛!”我有些失望地說:“我上班去了,就不應該分享美食嗎?”兒子不屑:“誰叫你去上班呢!”一聽這話,我火氣就上來了,指著家中一件一件的東西問:“誰叫我去上班?如果不辛苦掙錢,這些東西哪里來?”然后,我轉身去書房看書,晚上也不給他講故事。對于他爸,我同樣表現(xiàn)出不滿,因為作為爸爸,他應該提醒兒子如何做。
對于我的生氣,兒子開始不覺得有什么,可漸漸地,他感覺出了不爽,因為一向對他和顏悅色、疼愛有加的媽媽,如今卻板著臉。第二天早上,兒子走進廚房,說:“媽,對不起,你別生氣了,下次任何好吃的我都記得帶給你!”我連忙擁抱他,兒子走出了“有心”的第一步,我要給予足夠的鼓勵。
從那以后,果然不管在哪里,不管吃什么,他都記得給我?guī)Щ匾环?。有時我雖然很飽,有時雖然不是我喜歡吃的,但我都津津有味地吃,滿臉的滿足和幸福。由此,兒子懂得了牽掛和分享,不止對我,對爸爸,對爺爺奶奶,對老師,對周圍人,他都漸漸“有心”了。
有一天,我和他爸正在店里忙碌。他跑進來,說玩具壞了要爸爸修。我們讓他等一下,他氣得把店里的東西摔得啪啪響。我看了他一眼,說:“你的玩具重要,可爸媽現(xiàn)在的事更重要,你應該學會理解爸媽。”他嘴巴翹得很高,我和他爸都不理他,只管忙我們的。做完手中所有的事,他爸走過去,幫他弄好了玩具,說:“我們不會忘記你的事情,但你也要體諒我們的難處?!眱鹤涌戳丝次?,喊:“媽,我出去玩了?!蔽覜]理他。
這次,他出去沒玩多久便回來了,還悄悄看我臉色,沒話找話:“媽,今天晚上吃什么?”我還是沒理他。他有些按捺不住了,過來拉我的手:“媽,我?guī)湍阕鍪掳?。”我意味深長地與他對視了一下,說:“你今天的表現(xiàn)很不好,下不為例?!比缓螅椅橇宋撬念~頭,繼續(xù)說,“你自己想想吧!”我沒說我完全不生氣了,我的意思是說,我要看他以后的表現(xiàn),我只是不想讓他背太重的情感包袱。
從那以后,兒子漸漸學會了站到我們的立場體諒我們。比如,晚上他想去游泳,可看到爸爸還有許多事沒做完,他只是說:“爸,如果你明天閑一點,就帶我去游泳好不好?”他想要吃珍珠肉丸子,看到我已經準備好了當餐的食材,他會說:“媽,我們明天吃珍珠肉丸子吧。”如果換作以前,他會沒完沒了地嚷嚷著去游泳,要吃珍珠肉丸子,不可能等到明天,必須立刻滿足。
兩三年過去了,兒子已成為一名小學生,他善解人意,體貼家人,禮貌懂事,老師總喜歡把重要任務交給他做,說他心思縝密,能考慮到團隊隊員的感受,這一點同齡的小孩很少能做到。
其實,任何一個孩子都是深愛父母、家人的,是父母培養(yǎng)了他們的無所謂與木然,以及只管接受的單向思維。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同樣,也要讓孩子感受到你的“痛”。這樣,孩子接受的才是真實而完整的情感,他才能成為一個情感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