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以24個字概括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以黨的十八大報告為主線,詮釋蘇州“德善之城”的建設被提上議程,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善美德,提高人們的德善價值觀備受蘇州市委重視,并大力提倡建設“德善之城”,力圖在響應國家號召的同時,加強德善及文化建設,弘揚美德,提升蘇州的居民素質,本課題正是從如何構建“德善之城”入手,研究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
關鍵詞:核心價值觀;德善;體系
何為德善?道德經(jīng)有云,所謂“德善”,就是一種上善、大善、大德之善。百姓歸于善德,天下人人皆善,無惡無邪,天下歸道,故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焙喍灾?,是一個品德高尚,心地善良的代名詞。
蘇州建設“德善之城”的構想是切實可行的,蘇州園林甲于天下。今之所存多為明清士大夫所建,即源遠流長如滄浪亭、環(huán)秀山莊等,亦經(jīng)明清兩代增修,余若拙政園、留園、藝圃、怡園、西園等,均明清名園,蘇州園林與儒家和道家的美學思想聯(lián)系密切,《莊子·知北游》云:“山林與,皋壤與,使我欣欣然而樂焉?!痹谇f子看來,人只有歸化于宇宙自然,回歸天地之境,才能游于至樂;《老子》三十七章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無為也就是自然,順自然也。順自然即順從萬物自己如此,本來如此的規(guī)律而不加干涉,這是“道”的根本性質。而這些思想都為蘇州居民樹德?lián)P善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1 主張漢學文化,提煉德善視覺元素,并廣泛應用各個領域
根據(jù)蘇州歷史文化名城的特點,挖掘現(xiàn)有書院,構建水鄉(xiāng)園林城市,將水墨及書法形式大量應用,文化需要引導,更需要延續(xù),將中式風格中的元素廣泛提煉并在文化產(chǎn)業(yè)中進行應用。例如,蘇州評彈的水墨形象、蘇州城區(qū)的小橋流水、蘇州園林建筑、繪畫作品和書法作品的藝術傳承、中式窗花及隔斷紋飾、參天古樹及城建雕塑。
提煉可以代表蘇州的傳統(tǒng)元素,加之統(tǒng)一的色彩,無論新建建筑、公共設施,還是改造工程,都加以應用,類似于企業(yè)的視覺傳達系統(tǒng),整個蘇州市要有統(tǒng)一的視覺規(guī)劃,應該具備蘇州市標、市標準色、市花、市服(可以慢慢推廣漢服,在重大傳統(tǒng)節(jié)日可以穿著,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完全可以成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亮點,若與傳統(tǒng)禮儀相結合,勢必對打造蘇州“德善之城”有著非常好的引導作用)等等。
2 加大綠色服務力度,大量投入公益廣告,加強機構監(jiān)管
“德善”機構要密切聯(lián)系服務行業(yè),在服務行業(yè)大力宣傳“德善之城”的舉措,并在相關場所設置宣傳標語和公益廣告,讓更多的人了解“德善之城”的舉措是利國利民,有益于社稷的大事,并需要所有人配合,努力做到與己德善,與人德善。主管部門要廣泛征集“德善之城”的標志和應用圖形,大力宣傳。
3 以教育為主要渠道,使“德善”禮儀深入人心
每個行業(yè)無論工作人員的受教育水平如何,所需要的人才都出自校園,近幾年來,從孩子入幼兒園開始就開始學習國學了,這是一件好事情,起碼看出來國家重視德育建設了。若講到傳統(tǒng)禮儀,中國素稱“禮儀之邦”之稱,“禮”在傳統(tǒng)社會無時不在,出行有禮,坐臥有禮,宴飲有禮,婚喪有禮,壽誕有禮,祭祀有禮,征戰(zhàn)有禮等等??芍两袢諊藚s變成了“無禮”,大部分人還在稱贊韓國重禮儀,豈不知韓國也好,日本也好,其禮儀均源自中國,只是我們沒有傳承好,中間拋棄了許多,所以現(xiàn)在要找回來,也需要從根基開始,從娃娃抓起。第一,幼兒入學遵從禮儀規(guī)范,研習國學。第二,青少年必須懂得長幼尊卑,做事謙和有禮。第三,與教育孩子相比,成年人更需要改變心態(tài),有時候向自己的長輩鞠個躬似乎還有點尷尬,卻不知,古圣人行禮大大多過常人。第四,建立健全詳盡完善的社會禮儀體系,如戒煙令一樣廣泛實施。
緊密結合教育渠道,力求打造“書香江南,德善江南”,在校園大力推廣尊卑禮儀,研習國學,安排藝教課程,將蘇州特有的曲藝形式進行推廣,重點統(tǒng)一新興城鎮(zhèn)的文化特色,力求江蘇省版圖的每個城鎮(zhèn)都有統(tǒng)一的視覺及文化特色?!胺N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yǎng)其心?!彪S著一系列公民道德活動的不斷開展,道德的內(nèi)涵也會隨之不斷深化。我們用自己的方式,在全市人民心中播撒道德的種子!蘇州人的道德實踐也會讓他們在文明城市的創(chuàng)建過程中享受到美德帶給自己的快樂與愜意。
4 組建“德善之城的管理機構”
蘇州市文明辦2014年1月發(fā)出聲明,“建設‘德善之城,積極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德善之城的管理機構,權責明確,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確保機構穩(wěn)定,將德善之城建設有序開展。
5 制定“德善之城”的制度與規(guī)范
首先,公益廣告的發(fā)布與管理,力求彰顯正氣,發(fā)揚孝道,愛家愛國,奉公守法,睦鄰友好。其次,公益書院的授課內(nèi)容及時間管理,助推國學著作,邀請國學大師公益講學,詳細講解其內(nèi)容并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將國學經(jīng)典著作及禮儀操守深入民心。第三,發(fā)揚民族文化特色,鼓勵漢服,加強民族符號的應用。
6 建立“德善之城”的服務管理體系
(1)蘇州特有的傳統(tǒng)曲藝形式,公開授課,公益演出:評彈是蘇州當?shù)靥赜械募矣鲬魰?、市民喜聞樂見的曲藝形式。蘇州市把評彈和先進典型的事跡相嫁接,開創(chuàng)性地探索了一條用地方特色文藝開展公民道德教育的新路,把身邊好人、道德模范的先進事跡改編成評彈節(jié)目加以說唱。聽眾聽了評彈節(jié)目后,既要評,還要談感受、談心得。這種互動性、參與性強、寓教于樂、寓情于美的教育形式已經(jīng)成為蘇州市道德教育的一道“招牌菜”。(2)借助書院,打造蘇州的城市名片:蘇州目前已有多家書院,如“德善書院”、“淑女院”、“靜思書院”等等。2013年4月,蘇州市在千年文脈——蘇州文廟崇圣祠建立了“德善書院”?!暗律茣骸杯h(huán)境布置典雅、道德教育氛圍濃厚。一進書院,崇德尚善之風撲面而來。書院既是面對市民開展道德教育的一所道德大講堂,也是為廣大未成年人傳習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大課堂。書院成立以來,每周都有道德講堂活動或經(jīng)典誦讀、國學傳承教育班??梢越柚@些書院將“德善之城”的思想與國學經(jīng)典、禮儀禮貌的課程相結合傳授給大眾。(3)成立“德善之城文明創(chuàng)建促進會”:匯聚建設“德善之城”的強大社會正能量。蘇州市“德善之城”建設,不僅有政府推動,而且也有社會力量的積極加盟。2013年年底,蘇州市418家各行業(yè)、各領域的文明單位發(fā)起成立“德善之城文明創(chuàng)建促進會”,以點及面,以星星之火激發(fā)道德建設的燎原之勢。(4)打造“道德明星”,形成“德善之城”建設的人文氛圍:蘇州市注重發(fā)揮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領作用,開展“造星行動”,把道德模范打造成市民心目中的“明星”。以道德模范為主角,攝制播出公民道德建設的公益宣傳片;在報紙上開設“道德明星”專欄,宣傳“明星”先進事跡;以道德模范先進事跡為題材,發(fā)布系列公益廣告。
注釋:①《建立“德善之城的”服務管理體系》引自《江蘇文明網(wǎng)》。
②《中國江蘇網(wǎng)12月21日訊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報告》引自《中國江蘇網(wǎng)》。
③本文參考了相關網(wǎng)絡評論及政策法規(guī)。
參考文獻:
[1] 蘇州編委會.蘇州/當代中國城市發(fā)展叢書[M].
[2] 唐力行.明清以來蘇州城市社會研究[M].
[3] 居閱時.蘇州園林的文化涵義[M].
作者簡介:張洪梅(1979—),黑龍江人,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