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佟才錄
90歲開始也不晚
文/佟才錄
詹姆斯·亨利出生于葡萄牙,4歲時隨父母移民到美國,后來父親染上酗酒和賭博,家庭一時陷入困境。于是,6歲的亨利走上街頭賣報紙貼補家用。長大成人后,亨利干過建筑工,當(dāng)過面包師,為了賺到更多的錢,他甚至還從事了一段時間的拳擊運動員。
亨利攢一些錢后,便買了一只漁船,到海上以捕撈龍蝦為業(yè)。雖然他不識一個字,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但這并不妨礙他把龍蝦生意做大做強。數(shù)年后,他又買了幾艘大船,雇用了很多工人。漸漸地,亨利成了當(dāng)?shù)赜忻摹褒埼r大王”。然而,雪球般越滾越大的巨額財富,并沒能讓他感到絲毫的快樂,他反而感到很自卑。自卑源于他是一個文盲。
一次,亨利買了一輛豪華轎車,在申請駕照時,工作人員遞給他一支筆,讓他在資料表格上填寫資料。他抓著筆,臉上火燒火燎,窘得滿頭是汗。幸好他的老朋友——駕校的校長幫他解了圍,幫他填寫了資料。
還有一次,亨利獨自到一家餐館用餐,因為看不懂桌上的菜單,又不好意思說出口,他就坐在那里等。終于等到鄰桌的菜上齊了,他指著鄰桌對服務(wù)生說,照著鄰桌上的菜給他再上一份。他因此遭到了餐館服務(wù)生的嘲笑。那以后,他寧可餓肚子,也不愿單獨到餐館里就餐了。
亨利也曾多次打算學(xué)習(xí)識字,可因為整天忙于生意,故而一拖再拖,沒想到,這一拖竟拖到了90歲。
一天,他的外孫女馬爾麗薩為他讀了美國作家喬治·道森的《生命如此美好》中的一個片段,講的是一個奴隸的孫子98歲通過學(xué)習(xí)“脫盲”。亨利的心弦再次被撥動了,決定學(xué)習(xí)生字。兒女們都勸他:“你都這么大年紀了,還學(xué)什么識字?。俊边€安慰他說,你一個字不識,不也把生意做得很大,把兒女們都培養(yǎng)成才了嗎?亨利卻說:“我可不想一字不識地去見上帝。”
從那天起,已經(jīng)90歲高齡的亨利,從一個一個字母開始學(xué)起,再借助兒童字典查閱單詞,時常學(xué)習(xí)到深夜。有時,不知不覺地睡著了,書從手里滑落到地板上,咣的一聲響。他被驚醒后,彎腰拾起書繼續(xù)學(xué)習(xí)。再后來,亨利認識了69歲的掃盲志愿者馬克·霍根,他的識字速度突飛猛進。
隨著識字越來越多,亨利的“野心”也越來越大,他想把自己一生的傳奇經(jīng)歷寫成書。亨利把這個想法說給了馬克·霍根,霍根鼓勵他勇敢地向自己發(fā)出挑戰(zhàn)。于是,他每天伏案奮筆疾書,案頭上擺滿了字典、辭典等工具書。外孫女負責(zé)他的營養(yǎng),保證他身體健康。
一年半后,在亨利100歲時,他的自傳《以一名漁夫的語言》出版了,書中用大量篇幅描寫了他文盲時的痛苦經(jīng)歷。如今,這本書已經(jīng)被美國的十幾所小學(xué)列為小學(xué)生閱讀課本,好萊塢制片人也打算將其拍成電影。
“學(xué)習(xí),任何時候都不晚,”亨利接受采訪時說,“90歲開始人生精彩,我行,你一定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