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治
《漫談攝影造型12字法》其主要內容是:拍、力、景,要、求、定,虛、調、言,感、光、性。
全篇以上述12個字為綱,提綱挈領,舉一反三漫談開來。本期開始漫談“性”字。
“性”字代表的是主題性、技術性和藝術性。三者是有機互溶的關系,主題性靠藝術性來體現(xiàn),藝術性靠技術性來保證,主題性反作用于藝術性和技術性。
“三性”是支撐或構成優(yōu)秀“作品”的基本骨架;是體現(xiàn)攝影人藝術“表現(xiàn)力”的基本內容;也是鑒賞和評判作品優(yōu)劣的著眼點。因此,攝影人亦可以其“三性”為標準來審讀自己的作品是否完美,是否算得上是上乘之作。
什么是好作品?評判條件有許多,人們看法不一。我認為:凡是具有“三性”的作品都是好作品。攝影人應該恪守作品必須要體現(xiàn)“三性”的觀念去創(chuàng)作。
一、主題性
攝影作品的主題性是指畫面的所有構成要素的視覺感情語言都具有一定的指向性,闡明作品的主題思想和作者的創(chuàng)作目的,使讀者能夠明顯地感覺到主題價值所在的性質。
1. 什么是主題
主題是作品中所表現(xiàn)的中心思想,是統(tǒng)領畫面構成內容的核心。對于攝影藝術而言,作品構成要素的立意是什么,其作用何在,想告訴讀者什么,都要清晰明白地體現(xiàn)出來。攝影圖片之所以能夠被稱之為“作品”就是因為它具有一定的主題,而且其主題能夠滿足一定的社會需要,進而才有了價值。沒有主題的“作品”就喪失了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因此說,主題性是所有攝影作品價值的生命之本。
2. 怎樣確立主題
事實證明:一幅攝影作品如果沒有主題將失去價值,一個攝影人如果沒有專題計劃和主題目標,是很難拍出成就。所以在攝影創(chuàng)作之前,事先確立拍攝主題是十分必要的。
一是先搞清楚“為什么拍”,確立一個大體的主題思想范圍和基本概念。有了一定的范圍和基本概念也就曉得“拍什么”了,等于已經(jīng)確定了目標方向。
二是通過“觀察力”和“想象力”結合主題范圍內的概念來選擇所要表現(xiàn)的題材。
三是根據(jù)“求值”原則來構思具體的作品主題,并選擇出能夠呈現(xiàn)主題思想的具有典型性主體、陪體和環(huán)境。
3. 如何表現(xiàn)主題
攝影的主題語言,來源于構成畫面內容的物語組合、表現(xiàn)形式和作品的標題三個方面。選擇哪些物象構成畫面,采用什么樣的表現(xiàn)形式,以什么立場、方法和風格給作品命題,都直接關系到主題思想表現(xiàn)的強弱。在如何表現(xiàn)主題上,以下三個要領需要重視:
(1)命題要準確。標題是詮釋作品內容的簡短語句,是作品主題思想的導語。因此,給作品命題要,與畫面所表現(xiàn)的內容要相符,還要言簡意賅,充分發(fā)揮標題應有的作用(詳見標題語言章節(jié))。需要注意的是:主題思想的表現(xiàn)形式,無論是直觀的還是含蓄的都要鮮明易懂,不能令人費解,尤其引用詩詞要恰如其分,不能牽強附會。
(2)方法要靈活。可以先命題后拍攝。這在藝術攝影和商業(yè)廣告攝影領域應用較多,其做法是圍繞命題去尋找和安排畫面的構成要素。也可以先拍攝后命題。一般是在紀實攝影領域應用較多。其做法是根據(jù)大方向的主題思想和創(chuàng)作思路到目標地采風,有感而發(fā)地拍攝,然后再酌情為所拍攝的畫面命題。
如果單幅作品不足以表達主題思想,亦可以拍攝多幅照片,用組照的形式來表現(xiàn)作品主題思想。
拍攝組照一般以4~6幅為限(如果畫面再多那就是攝影連環(huán)畫),每幅作品都應該是構成主題內容的一部分,內容不能重復,要有新的情境來敘事表意,構成一個完整的事物情節(jié)。組照的表現(xiàn)形式有兩種:
一是內容對比式組照,其畫面景別相同,內容不同,有明顯的變化和對比。如圖12-315《地球日的記錄》組照,主題性鮮明,證明了目前生態(tài)環(huán)境不容樂觀,水源短缺的情況十分嚴重,包括人類在內的地球生靈面臨危機。
二是連續(xù)敘事式組照,其表現(xiàn)形式不強調畫面景別必須一致,可大可小,通常適用遠全景交代事物的時空狀態(tài),用中近景表現(xiàn)事物內容的情節(jié),用特寫描寫事物的重點細節(jié)。如圖12-01《灰白鷺》組照。
另外命題是寓情于景的手段,可以根據(jù)需要或思想認識上的調整與變更,隨時修改作品標題,從而使作品情景交融。
(3)物語要集中。攝影作品的主體、陪體和環(huán)境是構成畫面及其主題思想的三要素。畫面中的物像感情語言表現(xiàn)是否與主題思想相關聯(lián),直接關系到作品主題的表現(xiàn)是否鮮明。
在取景構圖時要明確:主體是主題思想的代言體,是攝影畫面的視覺中心,所以主體一定要突出。
陪體的作用在于能夠補充說明主題思想和啟發(fā)讀者延伸思路。但是,在現(xiàn)實的客觀環(huán)境中,陪體物象往往是多元化的,需要攝影人加以篩選,從而保證陪體在畫面中產(chǎn)生的感情語言應該集中在主題思想上。因此,一定要強調陪體應該有用的構圖原則。
環(huán)境背景的功能是以其或典型或單純或對比的形式來凸顯主體,渲染主題。因此,如果背景無法形成典型環(huán)境,那就越簡潔越好??傊?,要求畫面構成要素要應景,并能夠以簡單準確的物語表達出主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