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宇 王月飛 趙紅曄 王玉閣 趙堃 李雪 王濱
摘 要:該教研室對2012級精神醫(yī)學專業(yè)生理學教學實施了包括修訂教學大綱,開展案例教學和PBL教學,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在內(nèi)的一系列教學改革。教學過程結束后對參與學習的54名學生進行了相關問卷調查和針對性訪談。結果顯示,教學改革得到了多數(shù)學生的認可,學生普遍認為自己的學習熱情、自學能力以及綜合素質都有所提高。該文旨在通過總結和分析問卷調查結果,了解學生對教學改革的意見及建議,以探索出更有益于學生成長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生理學 教學改革 意見 反饋
中圖分類號:G642.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2(c)-0123-02
自開設精神醫(yī)學專業(yè)30余年以來已為我國的精神衛(wèi)生行業(yè)輸送了近2000名專業(yè)人才。為加強我院特色專業(yè)建設,進一步提高精神醫(yī)學專業(yè)學生的綜合素質,在精神醫(yī)學專業(yè)生理學教學過程中進行了大幅度的教學改革,主要包括:重新修訂教學大綱,在教學過程中開展案例教學以及TBL教學,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在教學實施后對參加課程學習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以了解學生對生理學教學改革的評價與意見,探討改革后生理學教學模式是否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以及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1 調查方法
以問卷調查為主,訪談作為輔助。在參考parmelee[1]等問卷調查表的基礎上我們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包括學生的出勤情況,對教學改革的評價和學生的感受等方面共10個條目,每個條目分6個等級(5完全認同,4基本認同,3不清楚,2基本不認同,1完全不認同,0棄權)。另設1個開放式問題,征集學生對生理學教學改革的其他意見或建議。由作者解釋研究目的和填寫方法后發(fā)放問卷,學生采用不記名方式填寫,當場回收。共發(fā)放調查問卷54份,回收54份,有效回收率100%。隨后,針對一些具體情況進行訪談調查。
2 調查結果
經(jīng)過統(tǒng)計分析,97.75%的學生認為改革后的教學方法能提高生理學課堂出勤率;89.46%的學生認為能夠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85.62%認為教學內(nèi)容豐富,課堂氣氛活躍;85.4%的學生認為有助于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73.41%的學生認為增強了師生間的交流互動;70.37%的學生認為有助于提高資料收集和整理能力;69.44%的學生認為能夠增強團隊合作意識;68.47%的學生認為有助于提高表達和溝通能力;61.11%的學生認為有助于培養(yǎng)臨床思維和實踐能力;61.03%的學生認為能提高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3 討論
從以上調查結果來看,生理學教學改革得到了多數(shù)學生的認可。對提高課堂出勤率,學習積極性,以及培養(yǎng)自學能力等幾項內(nèi)容的認同度超過70%??梢姼母锖蟮慕虒W模式在豐富課堂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資料搜集整理能力等方面具有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
重新修訂的教學大綱學時有所減少,主要介紹重點內(nèi)容,并突出與精神醫(yī)學相關的生理學基礎知識,既減輕了學生學習的負擔,又讓學生能夠有的放矢。增設的神經(jīng)生理學選修課更加貼近精神醫(yī)學的專業(yè)領域,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熱情。在授課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課件制作中插入相關圖片、音頻、視頻,讓學生有更好的視覺、聽覺感受,使枯燥乏味的基礎知識變得形象、生動。我們還穿插開展了案例教學和TBL教學,一方面將基礎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生理學作為連接基礎與臨床紐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使傳統(tǒng)單一的講授式課堂形式變得靈活多樣,增強學生的新鮮感。以上幾方面因素都極大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學習積極性。改革后的教學模式采用了形成性評價方式,結合學生的出勤情況、課堂表現(xiàn)、階段性測試成績、PBL教學成績以及最后期末考試成績幾個部分,對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綜合能力進行全面的評價,更好的促進了學生知識的積累和教學質量的提高。避免了“平時松,考前緊,考后忘”的不良現(xiàn)象[2]。
在實施案例教學和TBL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根據(jù)教師給出的提綱進行課前預習,在課堂上還要進行小組討論,還有部分問題需要學生課后自行查閱資料,這些都是自主學習的過程。學生在課前預習的過程中會遇到大量的問題,在團隊討論中會產(chǎn)生不同的觀點和爭論。面對這些問題和爭論,學生必須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尋找各種解決途徑去達到自己的目的。這些過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把學生培養(yǎng)成真正的終身學習者[3]。團隊協(xié)作意識是當代教育需要培養(yǎng)的能力之一,以團隊為單位的各種活動都能培養(yǎng)這種能力。在小組預習測試中,同學們必須相互信任,相互合作,才能提高小組的成績。在小組討論時不僅需要合理分工,而且成員之間還要做到知識共享,合理有序的討論,才能對開放性問題做出深入,合理的解答。另外,在自主學習和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搜集和整理課外資料的能力,語言表達和人際溝通能力都有所提高。
教學改革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束縛以及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的影響教學改革具體實施方案還有待調整。問卷調查結果中學生對于培養(yǎng)臨床思維和實踐能力和知識靈活運用能力的認同度不是很高。經(jīng)過整理開放性問題的結果發(fā)現(xiàn),要求增加案例教學和TBL教學學時;教學用案例應該跟加貼近精神醫(yī)學專業(yè)領域;在案例中要適當涉及醫(yī)德培養(yǎng)醫(yī)患溝通等非專業(yè)技術知識是學生的集中意見和建議。針對學生的反饋意見,今后在提高案例編寫質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培養(yǎng),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等幾方面進行積極的探索。
參考文獻
[1] Parmelee DX,Stephen DD,Borges NJ.Medical studentsattitudes about team-based learning in a preclinical curriculum[J].Med Educ On line[serial on line], 2009,14:1.
[2] 向征,曾瑾,李翠英,等.形成性考核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中的作用[J].高校醫(yī)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12,2(2):25-27.
[3] 胡兆華,鄭霞霞,方仙桃,等.TBL教學法的學生反饋意見調查與分析[J].西北醫(yī)學教育,2010,18(6):1143-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