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瑩
讀完《晚安小熊》的故事后,女兒有了一個甜蜜的習(xí)慣——跟我索要每天的晚安吻。
“媽媽,今年我六歲,你每天應(yīng)該給我六個晚安吻。”
我反問她:“寶貝,媽媽給你晚安吻,你是不是也應(yīng)該給媽媽晚安吻呢?”
“好啊,額頭一個,嘴巴一個,眼睫毛兩個,鼻子一個,嘴巴一個,一共六個,我也給媽媽六個晚安吻。”女兒邊說邊笑。
于是,在女兒的督促和要求之下,每天晚上的時間,除了和女兒一起運動、彈琴、讀故事、聽音樂之外,晚安吻也成為必不可少的睡前“點心”。如果少了它,就感覺似乎虧欠女兒什么。
“媽媽,你怎么不給姥姥晚安吻呢?你看,我都給你晚安吻了?!庇幸淮危畠和蝗粏栁?。
我頓了下,回道:“因為媽媽和姥姥之間……似乎擁抱更合適呢。”
事實確實如此。我跟女兒的相處方式更為融洽,女兒不羞澀于愛的表達,而我也毫不吝嗇我的溫暖和擁抱;可是我和母親,明明彼此都在為對方著想,但表達這種“著想”時,卻總是會用最犀利的方式。
不過有一點,她倆卻一個樣:我的高興與否,對她們來說都是重要的。
“媽媽,你今天心情好,你看你眼角的小細紋都在微笑?!边@是大大咧咧的女兒。
“你呀,不要太累,好好休息,錢不是人生的全部,你看你那臉色……”這是犀利的母親大人。
我開始認真思考女兒的提議——抱抱她的姥姥,我的媽媽。
我們高喊著要讓父母幸福??墒钱?dāng)物質(zhì)條件被滿足,當(dāng)父母不再為金錢所困,也許他們需要的幸福,只是一個簡單的擁抱。
既然未來不可知,何不活在當(dāng)下?像一個六歲女孩一樣簡單:“我只是需要媽媽每天的晚安吻”,或者“我只是想給我的父母一個溫柔的擁抱”。
這樣做最大的價值和意義在于:我在擁抱我的媽媽、她的姥姥的同時,等于給她做了一個最好的示范。女兒會漸漸地長大,我們會漸漸地老去,但是這樣的方式必定會無休止地被傳承下去;親人之間的相互依靠、相互慰藉,無疑是一個家庭、一個家族最值得被留住的神圣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