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
不要拿果汁當水喝,白開水才是寶寶度夏的最佳飲品。
對于寶寶,夏季喝果汁至少有三大好處:
一來果汁口感好,較白開水更樂為寶寶所接受,可及時補充流汗導致的水分流失;
二來果汁養(yǎng)分豐富,含有較多的糖類、維生素與礦物質;
三來可增加寶寶的進食品種,培養(yǎng)其食物品種多樣化的健康進餐習慣,防止日后出現(xiàn)偏食或挑食等不良飲食行為。
不過,果汁也非完美無缺,一旦飲用量等細節(jié)把握不當,亦有招致麻煩之虞,甚至可能誘發(fā)疾病。
缺銅性貧血 果汁富含果糖,攝入過多可影響寶寶對礦物元素銅的攝取。銅是人體內許多金屬酶的重要成分,功能之一就是促進鐵元素構成血紅蛋白。故過量喝果汁,可使寶寶與貧血、中性白細胞減少、生長緩慢等營養(yǎng)不良性疾患掛上鉤。
降低血鈣 市售果汁中添加有枸櫞酸,枸櫞酸可在體內與鈣結合成枸櫞酸鈣,造成寶寶血鈣濃度下降,重者可能誘發(fā)驚厥。
色素之害 市售果汁中的色素也不少,其危害勝過枸櫞酸,容易沉積于寶寶未發(fā)育成熟的消化道黏膜上,引起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干擾體內多種酶的功能,誘發(fā)多動行為,在寶寶體格、智力與心理發(fā)育上拖后腿。
損傷腎臟 果汁含糖分多,既是優(yōu)勢也是缺陷,因為寶寶過量飲用果汁會吸收過多的糖分,一旦超過身體的利用度,便會從腎臟排出,醫(yī)學稱為“果汁尿”。長此以往,可能損傷寶寶稚嫩的腎臟。
誘發(fā)肥胖 美國有研究發(fā)現(xiàn),一杯果汁所含的糖分,折合成卡路里甚至高過“肥胖飲料”可樂,比如一杯240毫升純果汁,就含有100卡左右熱量。由于果糖比葡萄糖更容易被肝臟轉化為脂肪,所以也更易使寶寶變成小胖墩,并進而增加罹患高血壓、心臟病和糖尿病等成人病的風險。
那么寶寶要怎么喝果汁才科學呢?父母要牢記以下要點:
適齡喝果汁 雖然從消化系統(tǒng)與功能發(fā)育的角度看,出生后兩個月左右就可以喝果汁了,但權衡利弊,還是不要過早添加為妙。原因在于過早加喂水果汁,一可擠占寶寶對母乳的攝入量,而母乳才是小寶寶的最佳主食;二可因為奶瓶的橡皮奶嘴孔大易吸,影響寶寶吮吸主動性,增加吸吮母乳的難度。
一般原則是確保寶寶有4~6個月的足量母乳喂養(yǎng),故果汁添加最早也應放在半歲以后。
自己制作最好 果汁最好由父母在家親自制作,可避免前文提到的色素、枸櫞酸等添加劑之害,而且更新鮮。
選購需“三看”如果你嫌麻煩或沒時間,需要到市場購買成品,一定要擦亮眼睛,選擇健康品種。市面上的果汁有果味飲料、含一定比例的果汁飲料與純果汁三種。選購技巧可歸納為“三看”:
一看純度。果汁濃度越高,就越接近原果汁;故100%的純度肯定優(yōu)于10%或者其他純度。至于果味飲料,基本上與水果沒什么關系,應盡量避開。
二看成色。天然果汁易氧化,久置后顏色會變得醇厚,甚至黯淡,但無損營養(yǎng)和口味。而那些始終保持透亮鮮艷的果汁,很可能添加了色素或者防腐劑,對健康有害。
三看分層。原漿果汁一般有果肉沉淀,保留了較多的纖維素,更適合寶寶飲用。
控制飲用量 絕對不要拿果汁當水喝,因為白開水才是寶寶度夏的最佳飲品,不可讓果汁“喧賓奪主”,影響甚至代替日常飲水。
不同年齡段的果汁建議飲用量如下:
4~6個月寶寶即便要喝,每天也不應超過10毫升,且要加開水稀釋,加水比例約為1:10;
6~12個月每天不超過100毫升;
1~6歲每天不超過180毫升;
6歲以上每天不超過300毫升。
不能用果汁代替水果 水果榨成汁后,維生素可大量丟失,有些水果的維生素流失率高達90%;同樣流失嚴重的還有纖維素,纖維素在促進寶寶消化、防止便秘、控制肥胖等方面功效獨到。
所以,寶寶喝果汁要與果渣一起喝,更不可只喝果汁而不進食水果。
飯前半小時飲用 寶寶喝果汁宜在兩餐之間施行,尤以飯前半小時為佳,此時飲用果汁,其中富含的維生素C可使正餐中鐵的吸收率提高3~6倍。